【55週年特刊】培育國度的人才

文|曾惠南牧師

刊登日期/ 2009.01.01

培育成熟的國度人才是教會完成大使命的關鍵。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裏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祂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於是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太九35∼38)

「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後二2)

「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1∼12)

培育成熟的國度人才是教會完成大使命的關鍵。國度人才的基本挑戰,就是能有效地透過各種方式將福音傳給人,使人體會福音的大能,進而樂意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主,讓神能更完全地在個人的生命裡工作,經歷生命的更新轉化,直到主可以完全掌管我們的生命,釋放更大的祝福,影響更多人的生命。

因此,要完成大使命的託付,人比謀略更重要。一般教會的迷思,總是在不斷尋找可帶來突破增長的策略。殊不知,能讓神感動的是「人」,而不是方法;神所使用的是器皿,而不是策略。甚至策略執行的成效,也會因人而異。器皿的合用性,永遠先於策略與架構的擬定。

神在各世代一直在尋找可用的人,就如祂尋找到亞伯拉罕、摩西、大衛、彼得與保羅等人,直到有人能即時回應神,神的心意與作為便能不斷顯明。因此要完成大使命,每一位基督徒都要開始對人的生命有對的感受,要重視生命、寶貴生命,要以生命做為服事的焦點,運用各樣的資源來吸引、建造並祝福生命。培育合乎主用的工人,除了建造他們與神的關係,首先,就是要得著他們對人的感動。必須要讓他們摸著主的心,認識到主是怎樣看世人、主怎樣愛罪人,並且親身經歷這份來自上頭的愛。所以保羅說:「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並且祂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林後五14∼15)並且他向提摩太承認:「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祂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祂得永生的人作榜樣。」(提前一15∼16)對主的體會愈深,愈能向人見證神的大能。

然而要體認神的真實,不是只有被人服事的時候才能體會到。往往當我們倚靠主服事別人的時候,更能擴張我們對主更多不同的體會。這幾乎也是許多短宣隊一致的領受──短短幾週的集訓加上幾天的實際服事,常常帶給隊員生命極大的翻轉。

因此為了完成主的託付,國度人才的培育實在刻不容緩。在過去這幾年更新的過程中,我們得著不少寶貴的經驗:

1.領受啟示性的宣教異象:傳福音宣教是基督徒信仰的活化劑!當我們不斷禱告並回應神的呼召與引導時,會看到許多隱藏的器皿被主興起在各領域中。

2.在實做中落實門訓關係:只有聽講的門訓是「半套」的門訓,真實的門訓來自於邊看邊學邊做,有遮蓋有肢體相伴,在錯誤中學習成長,讓生命經歷修剪煉淨,方能結出更多的果子,讓信仰化為行動。今日的門徒,就是來日建造教會的棟樑。

3.以多元方式活化裝備系統:隨著宣教型態的改觀,教會裝備人才的概念也必須更新,才能滿足「前線」人手的需要。一線領袖培訓學院、生命培訓學院、職場特會、各種恩賜事奉中階進階訓練、主崇講題靈活配合季節性的裝備主題做帶動等⋯⋯,由以上策略來填補以往基本裝備跨到神學院中間的空缺,以至於有更多兄姊的生命與事奉都被挑旺起來,開始進入主對他們的呼召。

4.致力事奉平台的開發建造:有了方向目標,仍需要服事團隊加以成全。當團隊的異象開始挑旺負擔,合宜的事奉平台能適時架構起來吸收人才的投入委身,這是非常關鍵的步驟。絕不能有戰士,卻沒有戰場。萬華福音中心之所以帶來萬華地區福音上的大突破,原因之一即在於,在有效的領導規劃下,許多組員在此一宣教行動中找到自己可以發揮的空間。傳統的教會事工運作模式需要好好改善,以便讓各種恩賜的人都可以委身於使教會成長的總目標。教會領袖必須更致力於恩賜與需求的「媒合」,好啟動國度人才的興起。

5.持守恩賜導向五重定位:事奉要有果效必須尊重神在恩賜上的帶領,個人的領受不盡相同,能帶出來的影響也就不同。有的強在實做,有的強在教導、傳遞恩膏。有的強在先知性,有的強在牧養性或其他方面,各有不同。但定位錯誤、彼此期待錯誤,加上不懂得如何配搭知所進退,至終都會白白耗損服事者的熱心。教會必須訓練領袖具備欣賞鑑定恩賜職事的能力,讓肢體在不同的組合或條件下,都可以發揮個體的功用,帶給團隊相得益彰的祝福。事奉有果效,信心會增強,事奉的境界才會開展,打造出真正的國度人才。(作者為北區區牧長及宣教植堂訓練處副處長)

相關文章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
2025.03.20
21天禁食禱告見證:回到與神的連結中,從新開始、美好事正在發生!
21天禁食禱告會將邁入第三週,在場場禱告會中,眾人領受聖靈的澆灌。來看三位弟兄姊妹的見證: 回到與神的連結中,更深認識神的話 台北靈糧堂成人牧區/邱彥彰 21天禁食禱告前的一個主日,周巽正牧師說,禁食最重要的核心是,回到與神親密的連結中,所以我以此為目標,開始每天一餐的禁食,並成功禁食了前三天。在第四天晚上,忍不住吃了東西。不過當晚,小組有例行每週一次的線上讀經,跟著教會進度一起讀創世記一到三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