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週年特刊】福音與社福之聯結

文|謝明宏牧師

刊登日期/ 2009.01.01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福音的好處。

「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廿四14)

「⋯⋯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羅一16)

天國的福音,超越時間、空間,放諸四海而皆準,要救一切從心裡相信耶穌的,使他們心中生出從神來的新盼望和力量;社福(社會福利)著重於以社會資源幫助人走過生活的困境,如疾病的治療、獨居者的照顧、弱勢族群的扶助、飲食的供應、學業的完成⋯⋯等。

透過福音與福利 拉近與人的距離

第一次聽到雙福(福音與社福)的聯結是在921地震發生後不久,伊甸基金會與靈糧堂不約而同到南投市共用一個地方,作為雙方的辦公室及教會的所在。許多災區的兒童及成人到伊甸庇護工廠,學習簡單的技術並實際進入生產或以工代賑,賺取基本生活所需,而教會則把握機會把福音傳給他們,使他們靠著耶穌除去心中憂傷,走出生命的黑暗期。

教會一般都設立於人群聚集之地或社區中,傳福音並領人歸主是教會必要的工作。而透過成立宗教色彩較低的社團法人如:愛鄰協會來聯結教會內外的資源,使用它們來改善社區居民的生活、關心居民的家庭,卻能實際拉近教會與居民的距離,在無形中消弭福音與台灣民間信仰之間的張力。

在教會內,可舉辦合適的社區課程,如致福益人學苑舉辦的成人教育課程,或是針對學生的課輔班。在教會外,透過國中的得勝者課程、國小的彩虹生命教育,都可以用來與社區建立良性互動。更可運用巧思,使用眾所熟悉的母親節、爸爸節、端午節、聖誕節來做社區、育幼院、安養院的關懷。未來,教會除了要有傳道人,也需要配備專職的基督徒社工人員,在政府、社會資源及社區的需要上擔起橋樑及聯結的工作。

為福音主動出擊

教會可以主動出擊,差派有負擔的會眾,進入不同的族群中,關心他們的生活和生命。舉例而言,萬華有一個多年供應街友餐點的據點,教會的弟兄姊妹組隊進到該據點把福音傳給街友,並已帶領多人信主受洗,此外教會也選擇在週末較少供餐機會的時候,主動提供食物給街友並附上祝福。

某牧者曾說:「光是對社區居民發放白米不能真正解決他們的問題,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好的信仰。」若有人問我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預備,以溫柔的心回答各人。我們可以從事各樣社會服務,把福利帶進社區,但最重要的是如哥林多前書九章23節所言:「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福音的好處。」(作者為萬華靈糧福音中心負責人)

相關文章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
2025.03.20
21天禁食禱告見證:回到與神的連結中,從新開始、美好事正在發生!
21天禁食禱告會將邁入第三週,在場場禱告會中,眾人領受聖靈的澆灌。來看三位弟兄姊妹的見證: 回到與神的連結中,更深認識神的話 台北靈糧堂成人牧區/邱彥彰 21天禁食禱告前的一個主日,周巽正牧師說,禁食最重要的核心是,回到與神親密的連結中,所以我以此為目標,開始每天一餐的禁食,並成功禁食了前三天。在第四天晚上,忍不住吃了東西。不過當晚,小組有例行每週一次的線上讀經,跟著教會進度一起讀創世記一到三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