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週年特刊】效法榜樣 學習成全

文|張瀚心、謝慧霓夫婦(東西中區帶職區牧)

刊登日期/ 2024.01.01

我廿四歲初信主時正在義大利學習提琴製作,當時神預備了一對台灣夫婦,成立米蘭團契,牧養接待了許多台灣留學生。求學四年中因著他們全然的付出,使我在信仰與真理上被建造,這對剛信主的我來說是極美的榜樣,於是我也立下心願將來回台灣,我也要開放我的家,與妻子一起來服事主。

我們於1996年來到台北靈糧堂,第一年便承接了小組長的職務。牧養初期有許多的喜樂與感恩,也有許多淚水和挑戰,面對遭遇各種艱難,情緒障礙,甚至有暴力傾向的組員們,我們的生命也不斷被擴張。我們學習接納陪伴,並在服事禱告中經歷醫治更新與成長。看見許多生命被成全,願意委身跟隨主、服事人,心中充滿感恩。

現在我們成為帶職區牧、與小組長們同受生培的裝備,一起經歷豐富的屬靈歷程,也一起喜樂的參與國內外的短宣服事。

我們的生命初有繼忠、光英牧師的遮蓋、幫助及成全,這些年有明宏牧師及胡毅牧師忠心愛主的生命榜樣。盼望在未來的日子,我們能成全更多的弟兄姊妹,透過宣教擴張屬靈眼界,看見禾場的需要,並幫助他們找到命定,進入服事與宣教的行列。

相關文章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
2025.03.20
21天禁食禱告見證:回到與神的連結中,從新開始、美好事正在發生!
21天禁食禱告會將邁入第三週,在場場禱告會中,眾人領受聖靈的澆灌。來看三位弟兄姊妹的見證: 回到與神的連結中,更深認識神的話 台北靈糧堂成人牧區/邱彥彰 21天禁食禱告前的一個主日,周巽正牧師說,禁食最重要的核心是,回到與神親密的連結中,所以我以此為目標,開始每天一餐的禁食,並成功禁食了前三天。在第四天晚上,忍不住吃了東西。不過當晚,小組有例行每週一次的線上讀經,跟著教會進度一起讀創世記一到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