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週年特刊】擁抱恩主 得地為業

文|范正成牧師

刊登日期/ 2014.01.01

牧區概況

客語區成立於2003年10月25日。是由當時擔任主任牧師的周神助牧師催生,區牧長施淵泉牧師推動,劉淑卿傳道擔任負責同工。現由牧養處處長林德安牧師督導,並由區牧范正成牧師及林常文傳道牧養。 本牧區主要是以大台北之客家族群為傳揚福音及牧養造就的對象。本牧區之會眾約為100人。每週聚會人數60至70人,目前計有7個小組。主崇的時間在週六早上10時至12時,敬拜及證道以客語及國語雙語進行。

牧養理念

由於客家族群特別重視祖先及孝道,且固守傳統和文化;在傳福音時必須靠著神的話和神的靈打破偶像權勢的攔阻。 會眾信主之後,首重生命的建造。這段期間主要事工是聖經的教導、小組的牧養及生活的關懷,並藉著禱告網將小組成員編織成屬靈的家庭。隨著弟兄姊妹生命的成長,引導進入裝備及成全的階段,鼓勵兄姊成為同工,加入傳揚福音及建造教會的行列。 為使客語區穩健成長,在事工方面,以禱告、關係及異象為主軸。因為禱告是事工的動力,關係是事工的基礎,異象是事工的方向。在推動事工時,要有聖靈的感動,同工的共識以及牧長的祝福,才能在主耶穌基督裏同心同行。

感恩見證

客語區成立至今將近十一年。神與客語區同在,有人罹患癌症仍滿有喜樂,堅心服事主;有夫妻離婚多年後,重新復和且在教會重立盟約;也有人在財務上由極其匱乏變成非常富裕,神的恩典真是數算不盡。牧者同工在服事中,常經歷神奇妙的作為,茲舉數例如下:

1.彭媽媽外孫於2013年3月因交通事故嚴重骨折,康復情形不甚理想。彭媽媽帶他來客語區,請牧者為他禱告。禱告之前,得知二十年前彭媽媽女婿離開家庭,杳無音訊。經過連續四個禮拜的禱告,神蹟發生了。彭媽媽外孫發現他父親以前裝護照的空套子,其上有旅行社的名稱和電話號碼。他打電話到馬來西亞的旅行社,詢問他父親當年的電話。一切就是這麼順利,當電話接通時,那端傳來他父親的聲音,真是感謝讚美主。彭媽媽外孫信主受洗,骨折之處也漸漸康復。

2.葉媽媽的兒子因做生意失敗,遠走他鄉,十年來不知去向。葉媽媽信主受洗後,請牧者同工拆除家中偶像,常和弟兄姊妹一起為兒子禱告。一段時間之後,葉媽媽女兒被公司派往上海出差,竟然在那裏遇見哥哥,感謝讚美主。如今,葉媽媽的兒子已經信主受洗且回到台灣。

3.劉弟兄原來承襲父親擔任一貫道的壇主,他吃了28年的齋,並經營素菜餐館。然而,他和家人並沒有平安。後來因著女兒和女婿的代禱和引領,他和妻子不但信主受洗,也把家中三個樓層的偶像完全拆除,神真是在客語區做新事。

未來展望

大台北地區約有一百一十萬客家人,全台灣有四百多萬,全球(包含台灣、大陸、東南亞……等)約有八千萬,客家宣教禾場是如此之大。客語區正在禱告尋求聖靈的帶領,企盼成立「台北客家靈糧福音中心」。期待在牧長的祝福及遮蓋下,能夠學習迦勒的榜樣,懷著信心,專心跟從神。擁抱恩主(HUG GOD,與客語發音之「客家」相同),得地為業。

相關文章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
2025.03.20
21天禁食禱告見證:回到與神的連結中,從新開始、美好事正在發生!
21天禁食禱告會將邁入第三週,在場場禱告會中,眾人領受聖靈的澆灌。來看三位弟兄姊妹的見證: 回到與神的連結中,更深認識神的話 台北靈糧堂成人牧區/邱彥彰 21天禁食禱告前的一個主日,周巽正牧師說,禁食最重要的核心是,回到與神親密的連結中,所以我以此為目標,開始每天一餐的禁食,並成功禁食了前三天。在第四天晚上,忍不住吃了東西。不過當晚,小組有例行每週一次的線上讀經,跟著教會進度一起讀創世記一到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