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週年特刊】得著更多印尼百姓

文|禤美恩傳道

刊登日期/ 2014.01.01

感謝神!使我們有機會在這裡見證神豐富的恩典和帶領。台北靈糧堂印尼語區一開始是由幾位印尼留學生組成的小組,一直到1988年聚集了大約有30位的印尼弟兄姊妹。由於看見人數漸漸增長,因此在1989年8月28日正式成立了印尼語區。從一開始成立到今天,神差來許多忠心的神僕人牧養關懷我們。前後有Lidya Tantri傳道、Elferin Lie牧師、Tjahyadi Chandra傳道,以及目前在任的林玉華牧師。

2013年12月22日聖誕佈道會全體同工合影

如今,印尼語區每週在全台已有5個聚會點:台北、萬華、桃園、新竹、彰化。另外,我們也成立許多校園小組來關懷在台的印尼留學生:台北小組,板橋僑中小組、林口僑大小組、台北台科大小組和台中東海大學小組。

因著神的恩典,我們得以穩定健康地成長,也看到許多原本在印尼未曾聽過福音的穆斯林族群,因著來台工作就有機會與我們接觸。所以,在2006年我們也成立了在愛鄰協會之下的印尼外勞關懷中心。透過社會關懷的服務,我們可以直接接觸這些穆斯林外勞朋友。我們從2009年開始提供給外勞朋友許多多元化的服務,如:中文班、英文班、電腦班,還有不定期舉辦的婚姻講座、親子講座、一日遊等等。除此之外,我們的團隊每週也會固定到仁愛醫院探訪那些照顧病人的外勞朋友,向她們分享福音,為她們禱告,有不少人因此而得救受洗。

感謝神!賜給我們智慧,知道如何克服牧養上各種障礙。比如牧養無假日的外勞朋友時,我們就藉著電話來牧養。每天早上她們在同時間以電話連線,十幾位外勞小組的組員們透過群組連線的功能,照樣可以一起敬拜禱告,分享神的話;我們稱他們為「空中小組」。她們雖不能出門,但仍然很渴慕神並且照樣可以參加服事。我們鼓勵外勞朋友們,雖然不能自由的出入,但仍然可以藉著代禱來加入服事團隊。就如神的話所說的一樣,在信的人凡事都能!阿門!

2014年4月外勞關懷中心會員和同工合影

我們牧養的族群除了印尼留學生、外勞朋友,還有社青和外籍配偶。來自印尼各地的弟兄姊妹雖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到台灣之後可以同心合一地服事神、宣揚福音,這是神極大的恩典和祝福。我們渴望未來可以擴大帳幕,接觸更多未得救的靈魂,使他們在台灣能接受福音,並且將福音帶給他們在印尼的家人。過去曾經有一位姊妹有非常美好的生命見證:因著來台工作而認識耶穌,當合約到期回到她的家鄉之後,影響了全家人來認識耶穌,他們家就成為那個村子第一個基督徒家庭。相信再過不久,她的村子就會有更多的人認識耶穌。這就是我們的異象,也是靈糧堂宣教的DNA。

我們渴望藉著台灣的自由傳福音的環境,可以影響更多印尼百姓,以至於他們回到印尼之後,可以向更多的人傳講神的福音,建立神榮耀的國度。

相關文章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
2025.03.20
21天禁食禱告見證:回到與神的連結中,從新開始、美好事正在發生!
21天禁食禱告會將邁入第三週,在場場禱告會中,眾人領受聖靈的澆灌。來看三位弟兄姊妹的見證: 回到與神的連結中,更深認識神的話 台北靈糧堂成人牧區/邱彥彰 21天禁食禱告前的一個主日,周巽正牧師說,禁食最重要的核心是,回到與神親密的連結中,所以我以此為目標,開始每天一餐的禁食,並成功禁食了前三天。在第四天晚上,忍不住吃了東西。不過當晚,小組有例行每週一次的線上讀經,跟著教會進度一起讀創世記一到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