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週年特刊】銀髮門徒 老當益壯

文|史雲光

刊登日期/ 1999.01.01

益人學苑成立於民國八十四年十月,在教會設立益人學苑之目的有二;第一、台灣社會已進入高齡化,許多銀髮族賦閒在家,有些甚至兒女均在國外,僅其本人獨居或與配偶二人共居;平時除閱報、逛街,晨間運動外,實缺與人交流,或參予正常學習之管道。第二、教會設立於社區中,應對社區之居民有關懷及教育之責任,並且教會一向的主張是愛神愛人,益人學苑之設立,使許多社區的居民藉由課堂上的認識,得以展現基督的愛,可以愛鄰舍,而進入社區中。學苑之宗旨即是擴大生活領域,增進生活情趣,推動社會善良風氣。
益人學苑分校達30餘間
在教會中設立益人學苑,已被許多的教會接受,目前全台灣益人學苑之分校已達30多間,學生總數每學期已達數千人;本堂之益人學苑由84年至今已五年,參與上課人數已達3500人,地方社區人士已由對教會不清楚或不認識轉變成清楚且誇讚教會帶給社會的貢獻。
撒母耳團契增長快速
團契成立於民國七十四年,當時即因教會年長者逐年增多,實有必要成立一專案之同質性的團契來造就並牧養這些年長者,團契於是成立,定於每周三早上9:30~11:00為團契固定的聚會時間,因參加者大部分為已信主受洗之信徒,故其聚會內容多以聖經課程、禱告、見證分享、講道為主。初成立時,發展多處老人院的傳福音事工,後因老人院多備有自己的傳道人,現今乃停止事工。團契人數由初成立時之30多人到目前的200多人,實在看到神大大的恩典。
年長牧區宣教動力強
在一九九六年教會轉型成地區性小組時,曾考慮將年長者的一些團契一併轉型,當時姊妹會的媽媽們即願意融入地區性小組。撒母耳團契也嚐試在團契中依地區分成小組來落實牧養的工作,感謝神,如今神的時間到了,於一九九九年四月初,撒母耳團契結合益人學苑成立一特殊牧區──年長牧區,其目的是落實牧養及裝備現有的一群年長者,成立有組織、有動力的精兵,為主得人,為主得著大台北地區的銀髮族成為門徒。我們的策略是藉著各組有計劃的探訪、禱告、牧養、關懷來得人,並藉著接觸、探訪、禱告得著益人學苑上課之銀髮族。
(作者為台北靈糧堂年長牧區牧師)

相關文章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
2025.03.20
21天禁食禱告見證:回到與神的連結中,從新開始、美好事正在發生!
21天禁食禱告會將邁入第三週,在場場禱告會中,眾人領受聖靈的澆灌。來看三位弟兄姊妹的見證: 回到與神的連結中,更深認識神的話 台北靈糧堂成人牧區/邱彥彰 21天禁食禱告前的一個主日,周巽正牧師說,禁食最重要的核心是,回到與神親密的連結中,所以我以此為目標,開始每天一餐的禁食,並成功禁食了前三天。在第四天晚上,忍不住吃了東西。不過當晚,小組有例行每週一次的線上讀經,跟著教會進度一起讀創世記一到三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