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週年特刊】前進歸鄉路

文|陳曙明

刊登日期/ 1999.01.01

移民,不是遊子,因遊子有家鄉,而移民已選擇離鄉,多的是家園夢遠,歸鄉路斷!
移民,不是浪子,因浪子漂泊無方,移民雖也漂泊,但總有個前途未卜的天涯歸宿!
不是移民, 不識移民!
這些天涯行客,家家多有令人動容但不欲人知的故事!
「為什麼移民?今夜夢歸何處?他日魂歸何方?」
「不要問我,請你!不要逼我追念昨日、或者想像明天!」
在移民的笑語或淚痕中,甚至在看似堅毅的眼神深處,你可以細心的讀到心酸訊息!因著不同的因素離鄉,如今一致的是:同有個不確定的命運和未來!
華髮憑添,幾經滄桑,贏得些許老練:如果你的生命不能或不願揹負他人擔子,就不要問他家園故事,縱使明日別過,一步天涯!

移民中見撒瑪利亞婦人身影
約翰福音第四章,記載了巴勒斯坦地,雅各井旁,曾經來過幾位行客:
正午炎陽下,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被其他排斥,也帶著對等排斥與防衛的心,孤單的前來打水。她生命中前後擁有的愛情,不能填滿她寂寞的心;對於祖先的光榮、宗教認知的淺薄,使她的信仰偏差、敬拜流於形式,以致生命枯乾;面對耶穌基督,她顯出自以為是的信仰對話……。環境似乎已把她訓練得獨立與堅強,其實,在堅毅外表下,難掩其信仰的空洞貧乏與人生的孤單寂寞。
從這裡許多移民中,你不難看到昔日撒瑪利亞婦人的身影!
然而,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主動親近她,給予真實的關懷與靈魂的拯救!
我們從主的榜樣中領受呼召:對於華人移民,如同那位撒瑪利亞婦女,惟有真正認識主耶穌基督、得著生命活水、經歷聖靈的工作(主耶穌以知識的言語點醒她)、真實的敬拜、合一的肢體生活,並公開的見證、傳福音….,才能滿足其人生的真正需要、生命才有積極的意義與目的!
於是我們回應主的呼召,開始在奧克蘭的撒瑪利亞服事!
開始時不斷有人強烈質疑:這裡已有多間華人教會,你們為何還要成立新教會?甚至有不實的指控,我們默默承受,沒有回答。我們一方面深刻醒悟某些教會的荒涼;另一方面卻看到一貫道、佛堂迅速蔓延,吞噬靈魂
。我們哭了,不能不哭,人們需要主!教會需要復興!需要有聖靈恩膏、有神的榮耀同在的教會;需要有真正憐憫人、散播神的愛無牆教會!
因此我們全力以赴,在奧克蘭建立第一個以華人為主的小組化的教會!
有人善意的提醒我們說:紐西蘭政府已收緊移民政策,福音工場也被糟蹋過,現在不是成立新教會的時候!是的,革尼撒勒湖邊,彼得也曾質疑主:現在不是打魚時刻,為何你要我下網?然而當彼得遵主所命,下網打漁,結果得著滿船漁獲!(路五:1-11)而這正是我們的經歷:
主帶領我們,1997年11月,成立第一個小組;1998年元月即開始首次主日崇拜,人數17人;同年底,主日崇拜已突破100人,建立6個小組;1999年3月, 主日崇拜人數約120人,建立10個小組;目前(6月) 主日崇拜約140人,預定7月再拓殖4個新的小組。教會成立迄今一年半,受洗歸主的人正好是50位。
奧克蘭像革尼撒勒湖,面積廣闊(比大台北還大),移民像湖裡的魚,迴游來去。我們成立新教會的時機,從人看確實並不合適,因近期紐西蘭政府公佈調查資料,奧克蘭華人移民數43,644人,且仍呈淨流失趨勢。在會友不斷因再次移出而流失的情況下,教會不但發展迅速且穩定增長,就像彼得遵主命而下網,漁獲滿船。然而一如彼得在漁獲滿船後的反應:「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我們也一樣,在主的榮耀中,反照出人的無知與驕傲,在牧會的艱難中,蒙主光照。懂了!一切都是主的愛!主的恩典與作為!也因著合一,才能漁獲滿船。今天,我們把這樣的成果呈報母堂,做為靈糧山莊獻堂禮物之一,乃是用以告慰愛我們的周神助牧師、師母;全力幫助我們的植堂處同工群;和不斷為我們禱告、鼓勵我們的母堂兄姊;更是要將一切榮耀和頌讚,單單歸給我們共同用心靈和誠實所事奉的全能上帝!

迎向廿一世紀華人普世宣教時代
而我們,只有像彼得上了岸,把驚訝和漁獲留給眾人,沒什麼足以自得意滿的見證,僅沉靜與堅毅的回應主的呼召:「不要怕!來跟隨我!」從今以後,縱使長路漫漫,已無所懼!
以前在和撒那事奉中心服事的時候,不太能體會章啟明長老和曾國生曾哥對於教會復興的熱切渴望,迷惑他們的淚為何如此的多?如今終於明白那種似乎是在骨頭裡熾烈燃燒的靈裡感受!去年底,我們得到翟辛蒂姊妹(Cindy Jacobs)去年七月在美國Colorado Springs所作對紐西蘭教會的預言,謂:主定意在紐西蘭,興起橫掃全島的屬靈復興,並要成為主手中寶劍的鋒刃,聯結來自於亞洲的宣教勢力,開展北緯10/40窗的宣教工作!
我們流淚、我們興奮、決意更沉穩的跟隨主,回應靈糧世界宣教異象,建造教會,迎向廿一世紀華人普世宣教時代的來臨!
來十一:15,16:「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我們在世上,不過是客旅、寄居的,不管主呼召我們的福音工場在何處,讓我們攜手,前進歸鄉路,不是台灣,不是紐西蘭,也不是泰北或巴黎,而是天上主為我們預備的地方!
(作者為紐西蘭奧克蘭靈糧堂負責長老)

相關文章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
2025.03.20
21天禁食禱告見證:回到與神的連結中,從新開始、美好事正在發生!
21天禁食禱告會將邁入第三週,在場場禱告會中,眾人領受聖靈的澆灌。來看三位弟兄姊妹的見證: 回到與神的連結中,更深認識神的話 台北靈糧堂成人牧區/邱彥彰 21天禁食禱告前的一個主日,周巽正牧師說,禁食最重要的核心是,回到與神親密的連結中,所以我以此為目標,開始每天一餐的禁食,並成功禁食了前三天。在第四天晚上,忍不住吃了東西。不過當晚,小組有例行每週一次的線上讀經,跟著教會進度一起讀創世記一到三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