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合一的要訣

婚姻是上帝對夫妻的祝福,而領受上帝對婚姻生活祝福的關鍵,就是夫妻的合一。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二:24)。」這是聖經討論婚姻中夫妻關係最重要的一節,也是最直接建立婚姻核心信念的經文。首次出現的地方,就是世紀婚禮中上帝的祝福──創世記第二章,用豐富的方式記錄了亞當、夏娃的被造及婚姻設立的過程,當上帝為他們主持婚禮時,只用了這一句話祝福他們,也成為他們建立婚姻生活的最高指導原則,而這原則就是夫妻的合一。
        當耶穌在世傳道時,法利賽人質問他關於休妻的事(太十九、可十),現代的學者則把研究焦點放在耶穌對離婚事件的看法;當時法利賽人質問耶穌,給耶穌一個兩難的問題,好讓他們得到控告他違反律法的把柄;現代人研究耶穌的教訓,希望從耶穌的話裡找到可以離婚的理由,或是除外條款,筆者不願以「是、否」的回答來決定離婚的問題,這也不是本文希望討論的重點。筆者想要說的是,耶穌如何回答那些法利賽人?祂的立場根據是什麼?

婚姻是極慎重的事

        耶穌提到起初(上帝設立婚姻之時)是怎樣,祂再次引用創世記二章24節,因為那是婚姻的最高指導原則;當耶穌的論說告一個段落前,門徒似有所悟的說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話:「人和妻子既是這樣,倒不如不娶(太十九:10)。」耶穌說:「這話不是人都能領受的……(太十九:11)」;筆者對這段對話的了解是,門徒聽懂了耶穌對法利賽人的回答,按他們的了解,從摩西的律法中看見,似乎有一些但書條款,給了妻子休書,就可以休妻;但是耶穌的解釋完全不一樣,第一,耶穌重申婚姻制度設立之初的原則(太十九:4、8);第二,耶穌把一般人認為可以離婚的原因都列為犯罪行為(太十九:9),可見耶穌的標準非常嚴格,難怪門徒會說,這麼麻煩,還是不要結婚比較輕省。
        今天有非常多人,害怕婚姻變質、出問題、害怕不再有愛的感覺,問了許多「如果……」的問題,但是,仍然迫不及待的結婚;筆者夫婦在情愛工作坊(單身課程)中,三不五時的提醒、鼓勵弟兄姊妹,不論年紀多大,結婚之前一定要上婚前輔導;去年,情愛工作坊「成果豐碩」,十一月課程結束,到現在為止,已陸續有七、八對訂婚、結婚了,心中一則以喜,一則以憂,人家的喜事我為什麼要擔憂呢?前年,離婚的人當中有四分之一結婚不到兩年。

建立面對困難的法則

        筆者多年累積的經驗發現,有許多婚姻問題是可以預防的,預防的時機就是在婚前,上婚前輔導。筆者的婚前輔導學員中,結婚後遇見困難、挫折的也不在少數,這樣是否「婚前輔導」就沒有效果了呢?筆者認為婚前輔導的效果不在於他們不遇見困難,在於他們在困難之中,如何生存、如何渡過、如何得勝;因為我們應用了上帝設立婚姻的最高指導原則──二人成為一體(合一);在婚姻關係中的所有事情,都可以放在「合一」這最高指導原則下檢視一番。
夫妻若自結婚以來,要朝向「合一」邁進,必需要正視兩件事:

第一、離開父母
        「離開父母」是影響夫妻能否「合一」的第一個關鍵因素;若是沒有離開父母,年輕人就沒有成長的機會,就沒有自己承擔決定後果的機會,當然,他們就需要放棄一些既得之利益,諸如,住在家裡、吃在家裡,不必負擔任何費用也沒關係,或生了孩子之後,請父母照顧,還可得到半價優待,甚或費用全免。這似乎忘了生兒育女是父母的責任,而不是祖父母的責任。
        若從長輩的角度來看,父母愛孩子常是無條件、無保留的給予,但卻忽略了孩子們是否想要、需要?對兒女(大人)的生活不放心,事事垂詢、件件關心,但卻不一定得到感恩的回饋。筆者鼓勵長輩,當你的兒女成家後,你需要自我心理建設──(1)上帝託付你的責任已了(2)兒女需要一個成長的空間及機會(3)他們需要學習承擔自己行為、承受決定的後果(4)辛苦多年,現在應可以好好享受自己夫妻兩人的關係,有所謂少年夫妻老來伴,不是嗎?
        多位屬靈前輩都提醒準新人,或家有長輩的夫婦,不要忘了對父母親的照顧,及怎樣的照顧、回饋父母是合宜、恰當的,這就是在考驗夫婦間關係的成熟度與合一了。

第二、與妻子連合
        「連合」原意就是黏在一起,若我們從反面來思考,有那些因素使夫妻不能黏在一起呢?有那些因素會讓合一關係產生裂痕,甚至被破壞呢?我們常會注意許多嚴重的事,但筆者在此卻要舉件小事來說明。
        在婚姻生活裡,有許多生活的經驗若沒有妥善的面對,常會在彼此心中留下陰影,而這陰影漸漸會成為地雷,侵蝕二人的關係。地雷區的特徵是什麼呢?最明顯的就是:那是兩人不能談、不能碰的話題,怎麼知道不能談呢?因為一談就吵架,一談就無名火起,一談氣氛就僵了、壞了,所以就不談,繞道而行,漸漸夫妻間已沒有能談的話題了,因為彼此之間到處是地雷。

學習處理衝突與差異

        有些夫婦的地雷區是他們的錢財問題,夫妻兩人生活背景、成長習慣都不一樣,對金錢的看法、用錢的習慣自然有異,而「錢」這議題卻是婚姻中非常敏感卻是需要好好面對的,也許是因為怕麻煩,也許是因為自己的不安全感,也許是因為不知道如何處理衝突,或不知如何面對彼此的差異。
        許多人都用簡單的方法處理夫妻間錢財的問題,只要彼此不干涉,個人對家庭該拿出多少,有一個共識之後,就不要去干涉對方如何使用他/她所賺的錢。這種方式僅能維持表面的和諧,也只能依據自由心證、個人良心而行,也把上帝對婚姻的最高指導原則改為「二人成為一體,除了錢以外」;只要加了一項除外條款,我們就可以隨著時間、關係的變化繼續增加第二、第三項除外條款;夫妻合一嗎?沒聽過,因為當中有太多的除外條款了。

從表面到內心深處

        筆者夫婦也經驗這種磨合過程,我們的家庭背景,成長環境差不多,但是兩人對金錢的態度、反應是截然不同;內人是非常的節省,但被我稱為苛刻;我是非常的隨性,在她眼裡是非常的浪費;可想而知,在我們結婚的前幾年冒過不少火花、衝突;幾年下來,我們處理的層級從用錢的表面,進到內心的深層問題。
        內人不用錢是因為怕以後缺乏,甚至看錢重過人、物的價值重過人的價值。這幾年來,我發現我有兩個問題,一個較淺的、簡單的,就是我對「錢」的價值沒概念;第二個問題比較嚴重,那就是當我花錢購物時,所買之物不一定是我的需要,可能只是我想藉著買該物品,証明我有能力,以填補心中的不安全感。因為我們以「合一」為我們關係的最高指導原則,一則,我們能有智慧的解決了我們關係中的緊張,二則,我們內心深層的問題也得了醫治。今天在我們家中,我負責記帳,管理家中的收支,並且是我們家庭一些物品是否要添購的最後決定者。

彼此尊重

        當我們發現任何不能談的地雷出現時,我們不是迴避不理,而是更應感謝主,給了你們機會面對,因此,就祭出「合一」的最高指導原則,再求主賜下智慧;若是如此,相信你會看見上帝賜給婚姻「合一」的祝福是有多麼大的恩典。在神的原則下,夫妻各自有不同的學習重點,但是有一件事,是夫妻共同要學習的,根據以弗所書五章33節、彼得前書三章7節,我們可以發現這共同點──敬重(尊重),不論我們夫婦間有任何衝突,在追求、護衛合一的目的下,敬重(尊重)對方的心態,可以讓我們在不必委曲求全的情形下不斷的朝向「合一」的目標前進。
        筆者夫婦目前在用錢的事上,大都能很快達到共識,若是有不同意見,我們按彼此尊重的原則,常以「合一」來檢視,面對彼此差異、看法不同時,我們處理的方式是暫時不行動,繼續討論到有一致的共識;從我們實行這原則以來,我們至今還有一件事情,仍在討論的過程之中,已歷時十年有餘,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買車」的事,為了不破壞合一、尊重配偶,想買車的人,不冒然行動;不想買的人,也不會一味否定,總存了尊重的態度,也聽聽對方的想法、意見。這幾年來,我們還是沒有買車,我們還是常常談這事,其中也沒有委曲的感受,就因如此,我們反而領受了許多的恩典,要服事時,同工總會想到要來接我們,甚至現在參加主崇都有便車可搭。總總跡象看來,有沒有車已不會在我們夫妻之間造成問題,雖然至今我們仍常常討論這事,因為我們在合一最高指導原則下,彼此尊重。

婚姻,我們準備好了

婚禮只是個開端,進入婚姻之後的互動關係才是婚姻的本質,而這將會是一項永無止境的課題,需要兩人不斷用心且認真去經營。

為期八週的「婚前輔導」課程結束了,這並不是我上過最長的課程,但卻是我這些年來上得最認真的課程。每次的課前作業、聽課、小組討論,還有課後兩人分享及功課,每一項都需要聚精會神,全神貫注!特別是兩天一夜的溝通營,不但需要精神的集中力,更需要體能的持續力!

面對「婚輔」這名詞,是既陌生又緊張,不知道自己是否能通過婚輔的考驗。為此,我還特別去找了一部叫做「結婚糾察隊」(License to Wed)的電影來看,希望能夠在上課前多了解一點什麼是「婚輔」。電影中男女主角在結婚前,必須通過牧師所設計的各種課程,得到牧師認可後,才會為兩人證婚,這就是一開始我對婚輔的印象及想法。

進入課程後,我才慢慢意識到課程設計帶來的衝擊及改變。一開始,婚輔老師便帶領我們更深入的認識彼此,讓我們了解聖經如何描述男人與女人的關係,以及神如何看待婚姻。在每一堂課讓我感到特別的,就是婚輔老師們的真情見證。他們以自己多年的經驗,在眾人面前與配偶真情互動,將婚姻中所遭遇過的狀況,如實擘開呈現在我們眼前。現場我們所感受的情緒波動與張力,是如此感同身受且印象深刻,絕非任何戲劇及電影可以比擬。藉由老師們的示範分享,讓我們清楚看到婚姻關係中最真實的部分,跟著那樣的過程,我們兩人也隨著真誠的互動及分享。

在電影中,男女主角通過種種的婚前考驗,來到了婚姻的大門──婚禮,通過婚禮、進入婚姻,電影就以Happy ending結束了。但老師以自身的婚姻經驗告訴我們,婚禮只是個開端,進入婚姻之後的互動關係才是婚姻的本質,而這將會是一項永無止境的課題,需要兩人不斷用心且認真去經營。

婚輔老師們竭盡心力的分享及示範溝通,就是為了讓準備進入婚姻關係的我們,能夠去理解、感受婚姻中真實的一面。溝通的課題,在兩天一夜的溝通營來到了巔峰!在營會中,婚輔老師們示範了如何向伴侶表示欣賞肯定與讚美,卻也真切的表達自己的不滿與憤怒的情緒;同時小心翼翼的引導著我們,讓我們在分享、表達最深層的負面情緒時不致失控,進而讓另一半明白彼此的心意,達到有效的溝通。

溝通營會中,我曾經非常猶豫要不要說出我心中真實的想法,擔心情緒的波動會將我吞噬,使我無法正常的思考,迷失於不滿的情緒中;更擔心說出這些想法,會影響彼此的關係。但藉由老師的引導和環境的營造,我嘗試分享隱藏我心中的事情,同時明白負面情緒是可以透過溝通被對方理解、被接納的。結果證明我們對彼此的內心想法,有了更深的體會和連結,更加了解彼此,接納對方的不完全,也對彼此更有信心。

曾經與一位已婚同事提起婚輔課程,他問我:「上課有用嗎?這種事不是要結了婚以後才會知道?」上完課後,我會肯定的告訴他:「真的有用,婚輔課程確實有幫助。」透過課程,我們已經有了完整的心靈裝備,準備好在未來的旅程中,共同面對人生的風雨,在神的愛裡,我必不懼怕,我們愛,因神先愛我們,上帝與我們同在。

婚姻,我們準備好了!


(作者為臺北靈糧堂婚前輔導課程學員)

婚姻的香料─婚姻百味園推介

《婚姻百味園》這本書非常特別!這不只是一本教你怎麼做的手冊,也是一個有力的工具,裡面有許多實用和鼓舞人心的「香料」,會為你的婚姻添加新滋味。對還沒結婚的人,我們衷心盼望本書能夠啟發你,幫助你用全新的角度和合乎聖經的角度來看待婚姻。
你們夫妻一起閱讀時,將會和作者夫婦感同身受,他們用誠實的態度和幽默的口吻,分享他們在亞洲結縭卅二年的經驗和學到的功課。作者夫婦是我們夫婦的好友,多年來我們兩家有非常密切的接觸。我們一起笑過哭過,看見上帝的靈怎樣觸摸我們和我們的子女。本書是從這些年的經驗孕育而生,也是作者夫婦多年來的真實經歷。
本書的原名《Marriage Masala》,取自出埃及記卅章和卅四章,當時上帝指示摩西拿這些香料,按做香之法調和,製成香(象徵禱告)和膏油(象徵上帝的賜福)。我和作者夫婦衷心禱告,希望每個讀者都能夠把這些想法調入自己的婚姻,並且因此蒙上帝大大賜福。
我們夫婦大力推薦本書,你要一面讀一面期待上帝會觸摸你們的生命,讓你們夫婦經營出上帝為你們量身打造的婚姻關係。

(作者為中國教會支援使團/安提阿事奉團國際負責人)

廿年的婚姻讓我深深的體會,幸福的婚姻必須有三個重要的看見:

一、是看見「婚姻是需要經營的」:
一般人認為夫妻已是自家人,自然就好,不需要刻意做什麼,這實在是會加速使婚姻成為「愛情的墳墓」,婚姻是需要經營的,就像汽車需要保養、房屋需要修繕一樣。

二、是看見「經營婚姻需要下決心」:
經營婚姻是必要且需要付代價的,此時它又不像保養汽車、修繕房屋一樣,只要麻煩、不方便幾天而已,經營婚姻是天天、甚至是一生之久的事,因此一定要有「下決心」的自覺行動。

三、是要謙卑的承認「經營婚姻需要更多的行動和技巧」:
下了決心經營婚姻之後呢?沒有行動的決心是枉然的,我覺得經營婚姻行動的基礎是「謙卑」與「願意學」,在很多婚姻成長課程中,常常看見只有夫妻中的一方參與,就可見並不是夫妻雙方都願意謙卑學習的。「學習經營婚姻之道」是「借鏡」的過程,借真理、學理與他人的成功經驗,檢視自己婚姻中的光景與問題,這過程不謙卑是不行的。

回首過去廿年的婚姻,再看到《婚姻百味園》這本書時,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書中除了提出婚姻中很重要的五十二個議題外,更提供了許多重要的聖經真理與實踐真理的作法。此外,這本書讓我更驚喜的是,它不會對婚姻中的問題避重就輕,每一個議題一開始就點出婚姻中難以啟齒的感覺,因此在看這本書的時候,還會有一種「被瞭解與接納」的貼心感受。我建議如果你覺得你們夫妻之間還沒有難解的僵局,這本書可以夫妻一起閱讀,當作一週一次的心靈約會;但如果你覺得你們夫妻之間的僵局是難解的,可以請牧者帶領你們一起閱讀這本書,當作一週一次的婚姻協談,也一定會有驚人的效果哦!

(作者為政大心理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