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聖經怎麼談教養

一、父母只要扮演好「管家」的角色。

上帝對每一個人,包括我們至愛的孩子都有一個美善的計畫。管家不是主人,是受託者,因此管家不是要將自己的「未竟之事」(unfinished business),透過孩子這個「工具」來達成,而是要「成全」上帝的心意。接納這個觀念十分重要,因為許多家長總是認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難道有錯嗎?我要孩子好、要孩子優秀不就是為人父母的責任與權柄嗎?但事實上當我們超越上帝,以原是管家身份的自己,來代替真正的主人「上帝」時,很可能已經扭曲了孩子的人生。即便他(她)獲得一個看來亮麗成功的成就,但很可能不是兒女的「最佳發展」,也不是他們最蒙福之道。聖經說:「我未成行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詩139:16)這清楚提醒父母,神在我們兒女身上(包括我們自己)擁有無可動搖的主權。

二、台灣有一句俚語:「ㄧ枝草,一點露」,神會對每個孩子負完全的責任。

神認識每一個人,祂最清楚怎樣的道路最適合您的兒女,祂比您更清楚,並且更愛您的兒女,如果家長能以信心承接這樣的使命,將全家人都帶到上帝面前,因著這樣的盼望,父母將不會過度緊張,也免去不必要的焦慮與憂愁,自然親子關係越來越好,許多爭執都可以免了。當家人一起將前面的道路交給神,所謂青少年狂飆期的輕狂、中年父母角色失落感等等所引起的對立與衝突,都將會迎刃而解;尊重、和好、支持及順服等美好的行為,將會迅速地降臨在您的家裏,並且成為您們家通往幸福之門的確據與倚靠。

三、「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詩127:3)勿忘「教導」的使命與價值。

但這並不表示您從此可以輕省責任或成為「缺席」的父母,事實上ㄧ個好管家必須十分辛勤的,「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裏,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申6:7)作父母的有一件天職就是「建造」兒女,讓他們學會正道真理,正如經上所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

有人會以為既是教導,當然就得要求、規範、指導,但事實上很重要的是價值觀的傳承與發揚,而不是聚焦在能力或成就的面向上。事實上許多美好的見證都已證明,將兒女帶到神的面前,是給孩子一生最重要的祝福與遺產,因為能力是可以培養的,但價值觀卻難以撼動,而且一旦養成,要修正矯治是十分困難的,可見教導的焦點,在於生命的陶冶與性情的教導。

(作者為親職教育專家)

母親的禮物

六年前的一個下午,弦良和我第一次從婦產科醫師的口中確認了懷孕。此後第一件事,我們排開當天所有行程,回家在嬰兒房的窗台前,為自己和胎兒禱告,那時激動的心情,如今仍記憶猶新。那種複雜的心情在於,我訝異孩子已在我腹中約五週,我與她如此接近卻渾然不知。我想起詩篇139說:「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處被聯絡,那時我的形體並不向祢隱藏。」感恩的眼淚模糊了視線,我摸著自己的腹部,對寶寶說:雖然媽媽不知道妳已經來了,但神知道,神從妳的一開始就知道!我明白神當初也是愛著、看顧著起初只是受精卵的我。生命的開端絕不孤單,因神是全知的。這讓我明白在未來,神將透過孩子讓我更深明瞭天父的心與愛。

雖有感動的起頭,但後來的育兒生活卻充滿了挫折。弦良和我照書養孩子,但孩子卻沒照書回應我們。起初為了想教好孩子,忍心不能孩子一哭就抱起來哄,但孩子哭得又久又用力,哭累終於睡著後,半夜又常驚醒,我們在昏沉中又怪孩子沒讓我們睡好。不順手的新手爸媽,苦了孩子、也辛苦了自己,尤其我是全職媽媽,那挫敗感更是沈重!後來弦良向仁棣師母求救,師母一句「沒有一套教養方法可以套用所有的孩子。」釋放了我們,也解救了孩子。

我們重新調整育兒的心態和做法,挫折中緩步前進。有時進一步退兩步,但向神求問知道是對的方向,就提起精神不洩氣;有時是懷疑中狼狽前進,夫妻彼此對話,渴望更明白神對我們和孩子的心意…。除了育兒的種種,我們夫妻每日面對的工作壓力、家事繁瑣,都未曾停止。情緒的勞累、惱怒、虧欠…反覆湧起,心裡的怨氣常在累積後猛然爆炸。加上二寶、三寶陸續出生,各種需求不斷增加,我簡直像掉入泥沼爬不出來。面對補不完的需要無力感好重,缺乏自己時間的憤怒感也好重!

這段時日起,我漸漸能夠了解,我母親當時的困窘、苦悶、情緒起伏、有志難伸…,我們都不是生來就會當母親,而是努力學習,才慢慢享受作母親的滋味。我終於從做女兒的自我中心思想出來,遙想我母親的年代,體諒了她養育哥哥與我的心苦、辛苦。因為這份了解,我開始真心支持母親現在的人生追求,由衷感謝她支援我的為母日常。我開始能靜下來聽媽媽說話,單純的傾聽和接納,這對我的內心也是很美的調和。

時至母親節,我感謝神,透過孩子從懷孕、生產、成長,並每一次的挫折、突破、進展,都讓我更多思考、尋求、給予。在這看似反覆的過程中,我學會接納孩子和自己的不足,滋味卻是豐沛、雋永。藉這節日,我跟神求禮物:願神賜福所有成為母親的,心向祢更敞開、更柔軟,以至能在祢那裡得安慰、得造就;讓母親的耳向祢更靈敏、行動向祢更追隨,以至祢的恩膏透過母親祝福下一代、下下一代。母親們,母親節快樂!

我是那孩子的父親,可以談一談嗎?

「等會你上車時就假裝不認識我,按你平常搭車就好了。」

那一天就讀國小的孩子回到家,放聲大哭,心裡充滿了委屈,表示最近受到某位公車司機責罵,多次在站牌前揮手司機卻過站不停,因為司機說他是個不誠實的孩子,並要求之後每次搭車都必須先給他檢查,當車上沒有其他乘客時,還會破口大罵教訓他……。

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不在現場的我,選擇隔天陪孩子走一趟,我特別走到前一站上車,以觀察完整的經過。當孩子上了車,司機先生果真毫不客氣嚴厲地對他說:「等會下車要先給我看過才能投錢!」孩子到校下車時,低著頭乖乖的打開手掌,讓司機檢查車錢後才投入票箱。整個過程看在身為父親的眼裡,彷彿與孩子一同受羞辱了。

這樣跟了兩天,孩子下車後,我隨車坐到總站去,車上只剩下司機和我兩人。

「這孩子小小年紀就會混,有一次上車說只剩兩塊錢,這樣還敢來搭車;不老實,從小就這樣子。」司機沿路數落著給我聽。

我決定到總站後找這位司機先生談一談,心裡一面禱告神給我智慧,讓我知道要如何用合宜的話和他溝通。沿路上,神讓我感受到他開車的平穩……。司機坐在公車上休息等待下一班發車時間到來,我上前表明:「我是剛才那孩子的爸爸。剛才搭你的車,覺得你的技術很好,連上山轉彎路段都很平穩〈主幫助我以肯定對方開啟了對話〉。我想是不是孩子曾經做了甚麼冒犯你的事,所以你用這麼嚴厲的態度指責他,如果是的話,我願意替他向你道歉。」司機先生馬上下車,一改先前的態度,平和地把剛才在車上對孩子批評的事件再次說明,我也表示自己的孩子較粗心,常常忘東忘西,一個學期可以弄丟幾件衣服……,『但是,他是個誠實的孩子!』

見他連連地表示歉意,說這孩子雖然當時上車告訴他只剩兩塊錢,但隔天搭車時就補上車資了;我也表達如果孩子有不對的地方,可以隨時通知,必定馬上出面處理。

晚上回到家,跟孩子說明了與司機先生的溝通,教導孩子在這件事上的學習。當下孩子臉上露出愉悅得意的表情,他感受到爸爸的保護,還有那一句–爸爸說我是個『誠實的孩子!』

第二天,孩子勇敢自信的繼續搭同一班公車上學去!

感謝神!這些年在家庭和牧養的服事學習中,我愈來愈能明白甚麼是天父的愛。當孩子滿腹委屈跑到我面前哭訴的時候,他真正需要的是被接納、被安慰、被保護;不論事件處理的結果如何,孩子都因為父親的參與和出面而感到被愛。

(作者為家庭事奉處夫妻事奉團隊主責)

三個學習,得著青少年兒女的心

眾子啊,要聽父親的教訓

箴言勸勉兒女聽從父親的教導,如:「眾子啊,要聽父親的教訓」(箴四1) ,「智慧子聽父親的教訓」(箴十三1) ;還有在箴言一章8節、十五章5節、廿三章22節。可見神期待父親要教導兒女明白並遵行神的心意,這也是讓兒女領受屬靈的蒙福之道。
孩子小時候,時間容易掌握,思想單純些,在屬靈的教育上相對容易些。在孩子睡覺前,我會讀一些屬靈的故事書,像是「365家庭崇拜」,以孩子的故事,帶出屬靈的原則,然後帶孩子禱告。週日晚上是我們的家庭時間,有時講聖經故事給孩子聽,有時讓孩子自己講,有時看屬靈的影片。然而到青少年時期,就有更多挑戰。

青少年時期的挑戰與學習

到了青少年時期,第一個挑戰就是時間的忙碌:孩子忙課業,晚自習、補習,或有更多社交活動,我們大人也忙,每個人作息時間不同,全家人相處的時間減少許多。其二是思想的轉變:孩子進入青少年期開始較有主見,渴望自主權,對權威或傳統會提出挑戰。他們更多接觸外面的世界,網路、電視的資訊,及朋友間的交流。有些想法未必是錯,可能好壞是非參半,令父母擔心,溝通上會產生問題。
身為父母,我們也要學習因應之道。用「學習」是因為自己不完全,還在學習。有時是拿捏或程度的問題,好比澆水太多會淹死植物,澆太少又會枯死。在此分享三個部分:

一、學習善用時間場合

聖經說:「要愛惜光陰」(弗五16)。「愛惜」原文有買贖的意思,要付代價努力安排,否則時間就會溜走。我們的家庭時間一開始有點混亂,後來仍安排在週日晚上,盡量不排別的事,專心彼此相處。經營家庭時間方式不能太沉悶,吃飯是好方法,耶穌常在飯桌分享信息,初代教會的主崇就是吃飯分享信息。
有時我們到餐廳吃飯,分享本週聽到的信息,代禱的事情,彼此祝福禱告。有時買些孩子喜歡的食物,在家裡吃,或看屬靈相關的影片。我們家也常接送孩子,雖然公車捷運很方便,但開車接送是增加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可以談話關心他們。重要的場合,如:返校日、孩子的比賽、表演、生日、畢業、過年等活動都是很好的機會,透過參與、禱告祝福、送禮物、抽經文卡……帶出屬靈影響力。

  二、學習溝通式教導

父母有時怕孩子煩就不敢教,但有時很擔心又碎碎唸,卻造成反效果,需要在兩者中學習平衡。聖經說:「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箴十三24),也說:「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志氣。」(西三21)學習聽他們的聲音,也讓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讓「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瑪四6)但也學習耐心,給他們空間、時間去思想與成長。
在生活中把信仰的價值觀教導孩子,例如看重聚會,我們會提醒孩子,活動盡量不要安排在聚會時間,如不得已,就要能參加另一個聚會。孩子收到零用錢或打工賺錢,就會提醒什一奉獻,是財務的蒙福之道。還有「我們是天父的兒女,言行舉止要有好見證」,「誠實很重要」……等。

三、學習禱告祝福

父母因為擔心,常掙扎不講不行,講了又怕孩子煩。所以要講,但不要碎碎唸!把碎碎唸,唸給上帝聽,就是禱告交託主,「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祂顧念你們」(彼前 五7)。上學、睡前、生日、考試、外出……等生活場合,學習把擔心,轉化為禱告祝福孩子,表達對孩子的關愛:「上帝賜你智慧力量,上帝保護看顧你。」有時候爭吵,不知如何收場,冷靜之後,可藉著禱告道歉,然後為孩子祝福。
願主賜力量智慧給每位父親,承擔起家庭屬靈教育的責任,共勉之。

(作者為靈糧教牧神學院專任教師)

爸爸們,孩子不能沒有你!

投入親職教育多年,非常令我遺憾的是,每次開課,無論是針對任何年齡孩子的教養課程,來參加的學員絕大多數是媽媽、外婆或奶奶。這現象似乎意謂,爸爸們認為教養兒女只是媽媽的事?或爸爸認為有其他比教養兒女更重要的事?課後,媽媽們常感嘆,可惜我先生沒有來,在教養兒女事上,我們無法取得共識,怎麼辦?
對於父子關係,聖經中有句很嚴肅的警告,『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瑪拉基書四章五節),我常思索神為何這麼看重父子關係?父子關係疏離為何會導致嚴重後果?為甚麼父親對兒女的成長很重要,只有媽媽關愛教養兒女不夠嗎?
我想從三方面來分析,首先,父職缺席對兒女會造成甚麼影響?其次,從心理發展角度父職缺席對孩子不利的原因?最後,談談父親應當作些甚麼,和母親的角色如何分工?

依據美國統計父親缺席的十大負面影響

據美國統計局(National Census Bureau)的統計,美國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成長在沒有身生父親的家庭中,包括離婚或非離婚原因所造成。有感於爸爸缺席(Father absent)的嚴重危機,美國民間成立一推動父職的財團法人:National Fatherhood Initiative (簡稱NFI,中文意譯全國父職推動協會)。2013年11月NFI發表一篇研究結果, NFI 的研究團隊依據統計數字佐證,相對於孩童有身生父親陪伴成長,身生父親缺席對孩子的發展有十項不利:(註 1)

1. 生活於貧窮的可能性高四倍
2. 有更高的可能遭受情緒與行為問題 (單親母親的孩子相較於有雙親的孩子)
3. 嬰兒猝死的機率高兩倍 (未婚母親的嬰兒比結婚母親的嬰兒高兩倍)
4. 較有可能進監獄 (五個監獄犯中有一個是父親曾在監獄過)
5. 較有可能犯罪 (從家庭結構可預測青少年偏差行為)
6. 在青少年期懷孕的可能性高七倍
7. 受虐及被忽略的可能性高八到十倍
8. 較有可能濫用毒品及酒精
9. 肥胖的風險高兩倍
10.從高中輟學的可能性高兩倍

父職缺席對孩子發展不利的原因

上文從統計數字證明父親缺席對孩子發展的負面影響,下文將從心理發展的角度,來說明父職缺席對孩子發展不利的原因:

一、 自我概念

孩子的自我概念來自重要人物的回應,特別是與父母的互動,從父母的態度孩子產生對自己的認識。父親是孩子成長期間的重要人物,與父親的安全依附關係給與孩子存在安全感及價值感。若孩子不被父親關心重視,會懷疑自己的價值。

二、 負面情緒

孩子的心中有一空處,是留給父親填滿的,無論母親與孩子的關係多麽親密,父親疏離讓孩子在情感上產生很大的不滿足,這遺憾是母子關係所無法替補的。「因缺乏父母關注與愛,其所受情緒上的忽略,與長期在孤兒院中生長而得不到妥善照顧的孩子相當類似,情緒上所受的忽略和身體上所受的忽略相比 有過之而無不及。」(註2)
靈修大師亨利盧雲「因不能討他父親的關心,或與父親有深層的溝通,多年來都受著苦。」「就算在盧雲生命的最後期,都向他的朋友投訴,他父親不支持他或明白他。」(註3) 由此可知,父子關係不佳對孩子情緒影響深遠。

三、 與權柄的關係

父親對兒女的態度,影響未來兒女與權柄的關係模式。父親是家中的權柄代表,是兒女人生中首要的權柄,兒女透過與父親的相處學習將來與權柄人物的互動。如果父親使用權柄的方式不當,讓孩子對父親的權柄產生抗拒、排斥、恐懼、想要逃避,或藐視,這種心理習慣會導致成人期對權柄產生類似的心態。

四、 兩性及婚姻關係

父親是兒子作男人的榜樣,是女兒與異性關係的學習對像。父親在孩子心中建立的形像,影響兒子日後作丈夫及父親的角色,也影響女兒日後與異性及丈夫的相處模式。女兒若缺乏與父親的親密連結關係,會過早尋求異性關係的撫慰。

五、 人際關係

『探索你內心的往日幼童』作者 W. Hugh Missildine 指出,童年時期被父母 忽略會導致以下的問題:(註2)

「覺得別人對你不具意義,缺乏認同的目標,經常拒人於千里之外,但又強烈忍受孤寂與焦慮之苦」。「孩提時受到情感上的忽略,會使人產 生感覺上的結疤組織,以致嚴重攔阻此人的情感反應,為人的親密感,以及在社交活動中的親密感。」
以上所摘述的,不僅是心理學家的研究論述,也是我個人親身的經驗。透過這些研究,曾幫助我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找到根源。感謝神醫治了我。我懇切希望父親們了解,您的態度能對孩子產生多大的深遠影響。

六、 進取動力

「在孩子努力成為獨立個體的每一階段,從嬰兒初期一直到青少年期,都須要父母的幫助。他須要感覺有人關心他,有人會在背後支持他的努力,成為一個重要角色。」(註3) 依據美國的研究,父親關心孩子課業,比起母親的效果要大40%。被父親忽略的孩子,進取的動力遠小於被父親關愛的孩子。父親是兒女追求上進的典範,父親的肯定比母親的稱讚更讓孩子感受到激勵。

那麼父親的職責是甚麼? 與母親如何分工?

父親如何發揮上述三種功能於子女教養上,我從相關著作歸納出以下幾點:

一、 追求自己的靈命成長

領袖能走多遠,跟隨者就能走多遠。家人對靈命品格的重視程度,父親/丈夫的榜樣至關重要。靈命成長的重要性在於它可以影響生命中的每個層面:對自己錯誤的反省能力、對待妻子兒女的愛與捨己、對工作的敬業、對挫折困難的堅忍與信心,在在與靈命有關。人很難完全,追求長進是成長的途徑。靈命非一蹴可及,是一生的追求,不間斷屬靈操練的結果。一家之首如能竭力追求靈命成長,則必然有能力與動力負起對家庭的各項責任,並且帶領全家重視靈命成長,家庭中的問題就自然減少。

二、 鼓勵妻子靈命成長

「在某些婚姻中,妻子會等候她的丈夫扮演屬靈的領袖角色,然後才開始自己的靈命成長。在其他的情況中,妻子會在等候丈夫加速成長的同時,壓抑自己靈命成長的速度。在這兩種情況下,妻子的靈命成長皆因為丈夫的行為而受到阻礙。」(註5)
「在鼓勵妻子的靈命成長時,並不表示丈夫需要親自參與成長的過程,有時候只需要成為一個屬靈的啦啦隊」 。丈夫扮演屬靈領袖的角色,不是批評指責,而是以身作則,隨時給予妻子鼓勵和方向。鼓勵妻子讀經,支持妻子參加小組,關懷妻子的情緒,教養兒女的困難,為妻子禱告,都會給妻子內心帶來很大的的力量。

三、 建立家庭認同感

“如何教養孩子品德”的作者艾蓋瑞,認為家人間有親密的關係,對家有“we 我們” 的感受,而不是獨立各行其事的個人,孩子才會愛回家。許多青少年流盪在外皆因與父母缺乏連結,家中缺乏溫暖。對家的認同感要從父親開始,爸爸是否愛回家?講到家,會否喜樂興奮的對孩子說,我真愛回家,真享受和你們在一起!(註6)
爸爸把與家人的活動時間,排在甚麼優先次序呢?我的丈夫在中央政府工作時,無論如何忙碌都七點前回家,他愛家,享受和家人相聚,孩子們都知道他愛家的心,這使得家人的關係緊緊的連結。

四、 愛妻子與妻子建立教養共識

在教養兒女上,常有人說父母兩人,最好是一個扮黑臉,一個扮白臉。其實,父母教養孩子的標準如不一致,會導致孩子無所適從,鑽漏洞,操縱好說話的一方。
通常媽媽因為需管理孩子日常瑣事,常需糾正孩子,因而與孩子關係緊張,爸爸如果在一旁說風涼話,幹嘛要那麼嚴,就造成孩子對母親不敬。一個家只能有一個權柄,孩子必須明確知道規範是甚麼,所以夫妻最好在教養上有共識,千萬別在孩子面前爭吵。

五、 作兒女的榜樣

父親如在兒女心中失去該有的形像,不僅讓兒女上行下效,也在兒女心中種下怨恨苦毒的根源。內在醫治的前輩大師桑得福說「一位父親在兒女面前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會灌輸到兒女腦海中;而一個孩子未來將會如何,不是照其父親所說的,乃是像他父親本人一樣。」(註7)

六、 愛兒女

爸爸通常忙於工作,把所有關乎兒女的瑣事交給媽媽,使得爸爸和兒女的接觸機會很少,兒女感受不到實際的關心與愛。其實,愛兒女不需花很多時間,只要把握機會常對孩子用五種愛的語言:言詞肯定、肢體接觸、服務行動、精心時刻、驚喜禮物。這些愛的行動會讓孩子實際體會父親的愛,讓孩子感到自己是珍寶,給孩子安全感,使孩子自重,孩子因此會敬愛父親。

七、 主動教導兒女

聖經箴言是一篇父親對兒女的訓言,其中提到父母在教導兒女上的角色分工,『我兒,要謹守你父親的誡命;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或譯:指教),……因為誡命是燈,法則(或譯:指教)是光』(箴言6:20-23)
父親負責教導兒女人生重要原則,不可違反的真理 (誡命),母親則詮釋應用父親所講的原則於生活中(指教),兩人通力合作如同燈座和發出的光,缺一不可。

八、 作兒女的人生教練

兒女成人後面對人生挑戰的能力,建立於未成年時面對小挑戰的經驗累積。許多大人認為是小事,對孩子而言可是大事。孩子所有的首次經驗,都是重要經驗,例如:第一次走路、跌倒、拿筷子、堆積木、游泳、騎腳踏車,上學、被同學欺侮,被老師責罵、考試成績不佳…。父親在孩子的重要經驗中缺席沉默是很遺憾的事。人生教練如同運動教練,適時給孩子指導、示範、糾正、鼓勵,父親的擁抱及安慰,其力量勝過母親!

九、 建立孩子對神的信任

父親如能常帶領全家禱告、讀經、分享生活中自己的見證經歷,會讓孩子看到父親如何敬畏神,信靠神,這是對孩子信仰最重要的影響。
我的女婿善用謝飯禱告機會帶領全家感謝天父,不形式化、真誠的感恩,不僅讓我深深感動,也讓我的外孫女學會禱告。在她五歲時一段為教會的禱告,曾被主任牧師在主日播放,鼓勵很多成年人開始為教會禱告。

爸爸們,你們非常重要!不要放棄神賜給父親領導、保護、治理家庭的權柄,我深信若爸爸們都興起,擔負起神所賦與父親的責任,不但子女蒙福,教會要復興,社會也會轉化。願神在舊約最後一節的的呼籲,進入每位父親的心中:『祂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聖經瑪拉基書四章6節)

(本文作者紀惟明,台北靈糧堂執事,台灣愛鄰社區協會理事,資深親職講師)

◎ 註:
註1: 參NFI網站 fatherhood.org,2013/11/12 發表報告
註2: 『探索你內心的往日幼童』,第十三章忽略,w. Hugh Missildine 著,雅歌出版
註3: 『盧雲的誠與愛』p.56, 彭順強著,基道
註4:  發揮男性本色,p. 117, 科艾文著,靈糧書房出版
註5:  合神心意的男人,p.81, 吉姆喬治著,以琳書房出版
註6:  如何教養孩子品德,第四課父親的責任,艾蓋瑞著,靈糧書房出版
註7:  基督化家庭的恢復(上),p. 134,桑得福夫婦著,橄欖基金會出版

讓孩子快樂的學習

孩子在幼兒期大多很快樂的學習,對各樣的知識,會像海綿般很飢渴的吸收。可是進入小學及中學後,讀書漸漸成了ㄧ件不那麼愉快的事。 要讓孩子維持終身自主學習的樂趣和習慣,以下幾點提供父母們參考:

一、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的品味

人都需要休息,孩子也需要,讓孩子讀有興趣的課外書,不僅是孩子讀學科之餘的調適,更是養成自主讀書的方法。培養孩子閱讀好書的品味,不僅養成健康休閒方式,更是思想培育的管道。但千萬要過濾把關,不可看不良價值觀的書,等到孩子養成了閱讀品味,自然會去讀好書。就如同人吃過佳餚後,定能分辨口味的優劣。

二、鼓勵孩子自己讀書

父母成天嘮叨威脅,孩子會覺得是為父母讀書。孩子要在自願下讀,而不是被強迫讀,或在壓力下讀,才不會導致孩子厭惡逃避讀書。
我常對我家孩子說,讀書是你的事,不是我的事,你只要上課專心,每天回家寫作業,不懂的馬上問,這是作學生的本份責任。致於第幾名或是否ㄧ百分,不是最重要的,有沒有認真,負責作好自己該作的事,這最重要。

三、鼓勵進步不是強求分數

每個孩子都有強項和弱項,對於弱項給予壓力,要求一定要到達甚麼標準,不是很合理,不如鼓勵孩子求進步。讓孩子不氣餒,自主持續努力,經驗進步的喜悅,增加自信心,而不是達不到別人期待的羞恥,這些正是日後面對人生失敗挫折堅持不放棄的訓練。

四、幫助孩子進入正向學習循環

興趣、方法、與結果是相輔相成的,有興趣加上方法對,就有好結果,因而更有興趣,如此將產生正向循環。沒有興趣,也不想採取學習行動,結果一定不好,因而更沒有興趣,如此就進入負向的循環。 為什麼孩子會對有些科目較有興趣? 成績較好,和這循環有關。因此父母要幫助孩子進入這正向學習循環。
讓孩子引起學習興趣,然後主動創意多元的學習,遠比死背獲得一時成績更為重要,學習是一輩子的事,破壞了學習胃口,得不償失。

合神心意父母

        今天要從聖經的角度來思想,到底上帝怎麼樣看我們做父母的職責?這個時代親職教育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

        今天我要講的信息是「合神心意的父母」,有部分內容會引用《如何教養孩子品德》這本書。本書對教養孩子,提供了一套既佳且有系統的學習方式,我相信這信息對父母和單身的弟兄姊妹,都有從神來的祝福。我們每個家庭都有一個經驗,就是親子關係如果發生重大挫折,往往這個挫折會產生錐心之痛。夫妻婚姻若有問題,還可以解決,但是跟孩子之間的關係有了問題,好像就難以解決。我們今天要從聖經的角度來思想,到底上帝怎麼樣看我們做父母的職責?這個時代親職教育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

一、父母難為,難在……

1. 夫妻之間的矛盾

        父母難為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夫妻之間的矛盾,因為這矛盾使得父親和母親在職務上產生很大的拉扯。創世記二十七章講到以撒跟利百加,許多單身的弟兄姊妹就是用這段聖經,為自己的婚姻禱告,希望碰到夢中的利百加和期待許久的以撒。以撒和利百加有非常好的個性,從聖經中看見以撒是個非常安靜的人,他遇到利百加的時候,他正在田間默想,當看到利百加之後,他開始學習愛他的妻子,因為以前沒有學過。然後從以撒成長的過程當中,也很少聽到他的聲音和意見,以撒就好像是一個非常安靜順服的人,順服父親、順服上帝,也順服他的妻子。利百加則是一個非常能幹、活潑、有愛心、勤快的人,這兩個好人結婚之後,看不太出來會有什麼問題。但到了他們晚年的時候,他們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以撒想要給以掃祝福,因為他是長子要繼承家業,但是你們是否注意到,這祝福是在秘密情況下進行,沒有在家族的大會中,以正式的儀式將家族的事業交給長子。在創世記二七章裡我們看見一個家庭的悲劇,造成兄弟鬩牆,使得雅各必須要逃離本家,免得兩敗俱傷。
        不單在聖經中,好像在我們的家庭中,孩子也會覺得父母親不公平。當父母親之間的關係緊張時,他們會在孩子中,拉攏一個跟自己比較像的成為一國,所以若是父母不同心,則他們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就出現很嚴重的問題。有位很有名的婚姻專家曾經說過,沒有不良的婚姻,只有不良的溝通。關於管教孩子,爸媽有各自的想法,但當兩種想法對立時,它造成的後果就是力量抵銷。父母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夫妻在談的時候出現了問題,並且孩子很會在父母關係的裂縫中鑽漏洞。所以夫妻關係的建立,對孩子是一個很大的祝福,如果夫妻關係好,則孩子就會有安全感,因為他看見父母彼此相愛。

2. 管教的方法

        第二個原因是難在管教的方法,傳道人為人內在醫治禱告時,常看到弟兄姊妹受到父母的傷害,自然就希望自己不要傷害孩子,所以管教就會比較民主一點。民主式的管教方法最初是盧梭提倡的,第一:他認為孩子人性本善,為了不要受到父母老師的惡質污染,所以讓國家來養就好。盧梭自己有五個孩子,都是他和情婦生的,他沒有為孩子取過名字,孩子一出生,就把他們放在棄嬰醫院。但是從聖經的角度來講,人的問題是因為罪,因此我們都需要耶穌。第二:他認為父母要鼓勵孩子自由表達,但聖經中說父母有責任管束孩子,好讓孩子有一個規範。第三:他認為衝突不好,有衝突大家就會很難過,教養方式是為了讓孩子快樂,而不是要教養他的品格。但從聖經的角度而言,衝突在我們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是可能發生的,需要解決,而不是讓他委曲求全。最後他認為父母的權柄不好,權柄就是權威,沒得商量,所以父母最好是讓孩子自由發展,讓孩子裡面的善自由發揮出來,但就我們對人性的了解,這是不可能的。
        從聖經看,父母的權柄是從上帝而來,我們做父母的需要求神賜智慧,好讓我們能夠恰當地運用上帝給我們的權柄來管教孩子,我們不曉得該嚴還是該鬆,所以需要回到聖經,了解因此要教導孩子那些原則。教會在今年介紹這套系統,它不但提供一系列管教的方法,並且提供我們教養孩子實際可行的原則。

3. 父親缺席

        第三個原因就是父親缺席。這一期的國度雜誌有這方面的統計,孩子沒有生父在旁邊的大概有百分之三十四,根據一家人力銀行對上班族的父親所做的統計,百分之十二的父親從來都不回家吃晚飯,百分之三十七的父親是每天回家吃晚飯,但是回到家就不再講話,人在心不在,好像父親在家裡面消失了。研究裡發現,父親缺席的負面影響會造成貧窮和毒癮,使得孩子在健康和學習上都有障礙,並且產生行為的偏差,它的危險性三倍高於生父在旁邊。如果說父親陪孩子讀書,一個禮拜只要兩次就好,孩子長大以後成功的比率,比母親陪伴高百分之二十,因為父親可以幫助孩子發展正面的自我形象。特別在性別認同方面,父親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有本書《父愛不缺席》,提到如果父親缺席,男孩子在性別認同上會產生混淆,比較會有同性戀的傾向;對女兒而言,她的自我觀會受到很嚴重的影響,因為父親是女兒人生當中第一個男人,如果不曉得男人是怎麼看她,當她長大後會用何種方式得到男性的愛呢﹖所以我常鼓勵弟兄,如果你有女兒,鼓勵你陪女兒買衣服,因為你可以從男人的角度來告訴你的女兒,「你穿這件衣服男人會怎麼看你。」這是父親獨特的地方。

4. 母親也慢慢缺席

        第四個原因──是時代的危機也是一個新危機──就是母親也慢慢缺席了。第八百六十三期的商周月刊有一篇文章,叫做「親密的危機」,他們發現在台灣百分之四十五的家庭是雙薪家庭,如果加上單親,有百分之五十五是雙職家庭,所以孩子託他人照顧。有三種代理母親:外傭、安親班、電腦。案例中有一個孩子,一歲的時候就託外傭照顧,結果到小一的時候,發現他不會寫字,因為外傭照顧得很好,很少動手做事,小肌肉缺乏練習。到小一當他開始要練習寫字時,寫得非常慢,後來醫院檢查發現他得了一種病,叫做「手指肌肉無力症」,後來媽媽每天晚上要陪他撿綠豆一兩個鐘頭,只為訓練他的手指,要把以前虧欠他的時間全部補回來。
        我真的很佩服職業婦女,希望我說話不要傷到妳們,妳們真的要好好思想一下:「我真的需要在外面上班嗎﹖還是我只是想要在外面上班?」箴言三十一章給婦女的祝福,那才德的婦人不是職業婦女。在此,我要鼓勵單親的姊妹,我真的要佩服妳,但是我要給妳一個上帝的祝福,妳知道夏甲是第一個單親媽媽,她被亞伯拉罕趕出來,並且還經由上帝同意。但是當夏甲帶著以實瑪利,去到曠野只有一袋水一袋食物,水沒了就坐著對望等死,上帝那時向她顯現說:「我已經聽到童子的聲音了」,上帝開了夏甲的眼睛,讓她看見有一口水井。所以親愛的單親姊妹,我要說,上帝因為妳照顧妳的孩子,雖然你要很努力地工作,但是我奉主的名要祝福妳,上帝聽到妳童子的聲音了,祂要開妳的眼讓你看見一口水井(源源不絕的供應),這是上帝給妳的祝福。
        所以我們看見這個時代的危機,不只是父親缺席,母親缺席也是一個新興的危機,我們真的要在主面前悔改,我覺得這是我們教會的責任。感謝主!只要我們悔改,主總是樂意幫助我們,今年教會出版這本書,提供一套符合聖經原則的教養系統。小班制上課,每週一次共上十八週。我們身為父母從來沒有學過,現在學還來得及,因為上帝對我們的托付,是要我們教養出敬虔的後代(敬畏神的子孫)。

二、合神心意父母,在於……

(一) 對的夫妻關係

        要成為合神心意的父母,第一要有健康的夫妻關係,孩子才會感到幸福。在我們服事夫婦的營會裡面,常聽到當夫妻的關係變好了,他們才有精力去注意孩子的問題。在原生家庭的理論裡,家庭成員中有一種人叫做黑羊,通常黑羊會出現的家庭,大概都是夫妻關係不太好的家庭。當夫妻關係不好的時候,他們孩子中的一個人就常會出現狀況。如果是女兒,大部分就是生病,而且是很奇怪很嚴重的病,如果是兒子大概就是行為偏差的問題。當學校把父母親找來處理孩子問題的時候,父母親就會暫時放下他們的衝突,然後一起來解決孩子的問題。表面上,夫妻的問題好像解決了,事實上是因為這時的焦點都在這個孩子身上,當孩子問題解除之後,夫妻之間就又慢慢開始起衝突,結果這個孩子就會定期出狀況,生病變成定期,於是就產生一個惡性循環,釀成一個家庭的悲劇。
        上帝讓我們成為合神心意的父母之前,至少讓我們先做了十個月的夫妻(懷孕十個月),先預備有好的夫妻關係,然後當我們孩子出生時,才能夠讓他進入一個充滿愛的家庭裡。孩子需要看見父母親彼此相愛,然而這個時代的忙碌常成為夫妻不能相愛的理由,所以這本書建議夫妻需要有一個沙發時間,來強化彼此的關係。沙發時間是指夫妻每一天有十分鐘,能夠坐下來談一談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當孩子看見父母親能夠坐下來好好談話,這就是他們的安全感。父母親的衝突會造成孩子心裡極大的傷痛和恐懼。所以求主幫助,我們為人父母的不是隨意妄為,我們要付代價經營對的夫妻關係。

(二) 合宜的子女教養之道
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弗六:4)

1. 不惹氣

        在新約時代父親的權柄非常大,舉個例子,在那時代如果家中有了新生兒,會擺在父親腳前,如果父親幫孩子把衣服穿上,他們就可以把那孩子留下來;若父親看都不看轉身就走,這孩子就不會再出現在他們家裡。所以保羅在那個時代說出這樣一個信息:「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因為這是主的吩咐。」這在當時是非常大的挑戰。
        這二三十年來他們發現親職教育最重要的四件事情,就是「雙向的溝通、身心的照顧、行為的約束、成熟的要求」,而這四件事情就出現在這一節聖經裡面。不惹氣就包含了雙向的溝通和身心的照顧,哪些行為會惹兒女的氣?父親缺席會讓兒女生氣,在國外,孩子打棒球是很重要的事情,父母親一定要出席,特別是孩子有機會表現時,如果父親派助理帶V8去,這就是惹兒女的氣。那如何才不惹兒女的氣呢?就是需要雙向的溝通。在座為人父母的兄姊可能都有經驗,就是孩子小的時候還聽話,現在長大都不聽話,是他叛逆還是我的問題?保羅在這邊說到雙向的溝通──管教孩子有沒有告訴他理由,我們總是以為孩子聽話就對了,然而這本書特別提到,我們管教孩子一定要告訴他理由,因為我們不只是管教他的行為而已,當我們告訴他理由,就是將一個原則放在他心裡,如果這是道德原則,而且是從神來的,放在他心裡的就是道德的理由。
        雙向溝通的另一面,就是孩子是否有機會說出他的想法,不久之前,當我們決定要做在家教育的時候,當我們為此禱告時,孩子發生了一件事,也促使我下了這個決定。有一次,孩子犯了錯,我叫他寫悔過書,結果他寫的內容讓我很震驚,他說:「我在學校被同學欺負,沒有人關心、幫助我,回到家裡又被弟弟欺負,你們說愛我,你們卻常常跑去服事,把我交給別人,請別人來我們家,我感覺不到你們的愛。」,當我看到孩子的心聲,我心裡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我以為我們出去服事的時候,請弟兄姊妹來幫忙照顧,就算是照顧他了。倘若當時他沒有說出來,我就不曉得在他需要我的時候,我缺席了。另外當孩子成功的時候,我是不是能夠跟他在一起,肯定、鼓勵他再接再厲。所以近來為了要幫助不多話話的大兒子,我們每天晚上,在他睡前聽他講話一分鐘,一分鐘很短,但對於平常不太愛講話十四歲的男生,你叫他講一分鐘,可能就很長,請為我們禱告。

2. 照主的教訓養育

        照著主的教訓來養育,就是管教,包括行為上的約束。大人的學習是先思想,想通了才會有行為,但對孩子來講,他的學習過程是先有行為,在行為上要先約束、規範他。剛剛不是說雙向溝通嗎?我們要告訴他約束規範的理由,因為他從這個行為來學習,才能學習到這個行為後面的道德原則。我們今天教導孩子,常常不是依據上帝給我們的原則,常常是在情緒的裡面來管教,所以保羅提到行為上的約束,其實是指:「孩子要先有一個道德行為的學習,之後他才能夠學習道德的原則。」《如何教養孩子品德》一書中提到一個例子,如果你的孩子來打斷你的話,它教我們要告訴孩子──「他的需要」爸爸媽媽很重視,不過你若是想要跟我講話,你用手拉著我,讓我知道你有需要,等我一下,讓我跟別人講話告一個段落,我會跟你講話,我會來看看你的需要是什麼──這個就是對於父母親和客人的尊重,他知道怎麼樣學習尊重,而且他只要稍微等候,他的需要也可以滿足,這就是行為的約束。

3. 照主的警戒養育

        最後照著主的警戒來養育,就是成熟方面的要求。警戒原意是叫人想起來,我們成長到現在,父母親的要求大半是要我們出人頭地,做不了大事,至少不要做壞人,所以父母親要想盡辦法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於是父母就去做很多的事情,卻忘了怎樣警戒兒女。
        這本書有一個很重要的核心信念:「教養孩子就是要訓練孩子的心,孩子的學習是先從行為的規範來學習,他從學習行為裡面學習到道德原則,所以我們要在孩子思想裡面設立一個道德良知的倉庫,好讓道德原則能夠存在他的頭腦裡面,當他需要有一個道德行為的時候,就能有所規範。」
        我們要管束孩子行為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要有這樣的道德行為,如此就能在他的道德良知倉庫裡面,按部就班的放進了道德原則,這就是成熟的要求。在這個成熟的過程當中,他從實際經驗和父母親的教導相互配合,使得他成為一個有品格的人。

        主的心意是要我們教養敬虔的後代,但是父母親不是自然就會,是需要學習的。你結婚之前上婚前輔導,這在教會已經成為一個慣例,弟兄姊妹我們需要重新來學習怎樣教養孩子,所以感謝主,教會在今年有實際行動,已經有四十幾個家庭報名這個課程,單親的媽媽或爸爸也適合參加,因為教養的原則是一樣的。本書的作者真有從上帝來的啟示,特別講到「道德倉庫」,我從來沒聽過,我父親管教我的時候從來沒有告訴我「為什麼」,真的求主幫助我們,因為教養孩子是我們的責任。雖然我們教會的兒童牧區非常好,青年牧區也非常好,但他們不能夠取代父母親的責任。

        我們決定做在家教育的另外一個主因是──我們服事別人的家庭,但如果五年或十年之後,我的孩子有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拆毀我們這二十年來所有的服事。所以求主幫助我們,賜給我們智慧和恩典,可以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來養育他們。不論在我們的原生家庭有什麼困難,或者曾經受到什麼委屈傷害,耶穌都可以醫治,而且耶穌要給我們一個新的心、新的靈,好讓我們能夠按照主的方法來教育我們的孩子,我們沒有辦法把我們管教失當的責任推卸給我們的父母親,因為主的寶血已經救贖、赦免、醫治我們,新約的恩典要給我們新的力量。

蒙福的家庭─神在家中掌權

蒙福的家庭──神在家中掌權

當神在家庭掌權時,兒女看見父母的榜樣,也順服父母的教導,被父母聖潔的愛所澆灌,兒女就在神的恩典中成長,得著生命的智慧,能成為神治理世界的器皿。

我們的家庭怎麼了?

一位著名的作家曾經說了一句很風行的話:「家像一座城堡,有人很想進來,有人卻竭力想要出去。」這句話對我國的家庭狀況可能是很貼切的形容。
試看,喜宴場地要一年前預定,熱門地點更是一日難求,每場婚宴花費不少,新郎、新娘、家人及親友對建立美滿家庭都充滿熱切的期待。可是,實際統計卻顯示,平均每年每四對結婚有一對離婚,學校裡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將近三分之一,國中生有婚前性經驗的佔40%。許多父母對兒女的叛逆束手無策。
孩子小時候都會唱一首歌「我的家庭真可愛,父母相親又相愛,弟兄姊妹都和氣……」父母能滿足孩子對家的渴望嗎?其實這不也是人人心底的渴望?可是,如何能建立幸福甜美,讓人喜樂滿足的家庭?難道這是遙不可及的夢?

家庭的起源與墮落

要得到建立美滿家庭的祕訣,先要瞭解家庭的起源與墮落。起初神按著自己的形像造了第一個男人亞當,為了幫助、陪伴、成全亞當,神又照自己的形像造了第一個女人夏娃,並且賦予他們使命去生養兒女,治理神所創造的世界(創一27~28)。
很遺憾,這第一家庭並未能實現神創造的目的。亞當夏娃同有神的生命,神原本期待他們能完全瞭解並順服神的旨意,同心遵行神命令;可嘆,他們卻以神賜的自由意志,選擇違背神的誡命。
首先,夏娃聽了蛇的煽動,因心中慾望的誘惑對遵行神誡命心志動搖,未能成為丈夫的幫助,反而鼓動丈夫犯罪。而亞當則放棄帶領妻子的責任,對妻子錯誤的主意言聽計從。兩人因此被逐出伊甸園,與神的關係隔絕,他們及後裔從此失去了人生的最高權柄,各人任意而行(羅一21~30)。
接下來發生的事是,第一家庭的長子因嫉妒殺了弟弟,人類有了第一個家庭悲劇。神看見人在地上終日所思的盡都是惡(創四8,六5、11),不得不降下洪水毀滅作惡的人類,留下義人挪亞一家,希望挪亞的後裔能實現神的創造目的。可歎挪亞的後裔依然不敬拜神(創十一4),神因而揀選亞伯拉罕,希望從他得著一群敬拜順服神的子民。
從聖經所載以色列民族的歷史中,我們看到了許多的家庭悲劇,影響了神選民的命運與世界歷史。例如:因亞伯拉罕與使女夏甲生了以實瑪利,造成以色列人與阿拉伯人的世仇;因以撒與利百加的偏心,造成雅各與以掃的民族對立關係;因大衛的淫亂造成父子不合,宮廷爭鬥(撒下十二10),所羅門也因淫亂使神的祝福離開以色列國等等(王上十一3~11)。
神選民一再地離棄神的誡命,使神不能得著聖潔的子民,完成創造目的,神只得差祂的兒子耶穌基督來到地上,恢復神的創造,完成救贖人類、家庭,及世界的計劃(羅五12~21)。

神所期待的家庭

從神創造人類第一對夫妻及第一個家庭的聖經記載(創一28~二24),我們可以瞭解神設立家庭的心意,以及期待人類家庭如何運作。

男女同為神所造
神照著祂的形像造男造女,丈夫與妻子一同承受生命之恩。妻子不只是為解決男人的孤單,也是神特別賜下的最佳助手,幫助男人順服神的呼召,一同完成神對家庭的託付。做為助手,夏娃不是亞當的雇工,丈夫與妻子在神面前有平等的地位(註1),所以丈夫要敬重妻子,不可藐視她(彼前三7)。

夫妻一體不可分
神對夫妻關係以「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二24)描述。聖經所說的一體是指身心靈的全人合一,這樣的合一是真愛的極致。神把愛與被愛的能力賜給人,夫妻同心愛神,也能彼此相愛。當三角形的三個邊,縮到最短時就成為一點,這樣的連合能使夫妻兩人享受到親密關係的滿足與喜樂。
夫妻一體是在神面前立的約,人不可違背此約擅自分離。(可十7~9)舊約中神再三嚴厲責備不善待配偶或對婚約不忠的行為(出廿14、17;瑪二14、16)。凡行了不忠於配偶或其他不合倫理的性行為一律當處死(利十10~20)。神對夫妻關係賦予高度的神聖性,對不聖潔的夫妻關係極度憎惡!

夫妻關係是首要
夫妻關係是神賜給人的第一個社會關係,是人類依存關係中最首要的(註2),從這關係衍生出的親子關係、親友關係、及社群關係,混亂了神所設立關係的次序,以其他關係代替夫妻關係將使心靈不得滿足。
神期望夫妻每天都能在神所創造的美好世界裡快活、有意義地一同工作及度日,這是神賜給人活著時當享受的美好人生。(傳九7~10)夫妻關係若不穩固,通常兒女心靈備受傷害缺乏安全感。父母若彼此相愛,同心教養兒女,孩子在愛的榜樣中學習,並獲得愛的滋潤,人格發展才能健全。

父母天職不可代
當神創造了人類第一對夫妻後,託付他們兩大使命:生養兒女與治理世界。要完成治理世界的託付,關鍵是父母要教養出有屬神智慧,能按神法則治理世界的下一代。因此教養兒女是父母無可推諉、不可取代的天職。
神期待夫妻將神的生命及旨意代代相傳。按著神的話教養兒女,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把神的律法教導兒女(申六6~7),以身教及機會教育訓練兒女內化神的法則並行出神的話,訓練兒女活出神的美德,以致於兒女得著敬虔的智慧,能一直走在神的道路上,到老都不偏離(箴廿二6),能按著神的旨意工作並治理世界,讓世界按神的法則運轉。另一方面,父母要用愛與智慧使用權柄訓練兒女順服,避免導致兒女心中挫折及苦毒(西三21)。
在此特別要提到父親的角色,依據聖經,父親要負責教導兒女神的律法。父親是家庭的領袖,不可濫用權柄管轄人,而是以愛做家人的榜樣及帶領者(弗五22~六1)。新約提到,教會中作長老及執事的條件之一是,善於管理自己的家並有順服的兒女(提前三4、12)。現代父親往往將教養兒女的責任交給母親,其實對兒女的人格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先知瑪垃基預言,在末日以前神要恢復父子關係(瑪四6),可見神對父親角色之重視。

孝敬父母才蒙福
神藉摩西頒給神選民十誡及律法(出廿3~17),作為聖潔國度子民的生活規範。孝敬父母是十誡的第五誡,在四項與神關係的誡命之後,在其他五項人際關係誡命之前,而且是唯一附有神祝福應許的誡命,可見這誡命之重要。孝敬父母可能是我們與神關係的「屬靈溫度計」(註3),因為父母是神的代表。
箴言多次強調「要聽從你父親的訓誨,不可忘記你母親的的教導」。(箴一8,四1,六20)舊約的律法中對違背此誡命的懲處是非常嚴厲的,兒女若犯了下述行為當被處死:打父母、咒罵父母、頑梗背逆不聽從父母的話(出廿一15、17;申廿一18~21),甚至「嘲笑父親或藐視年老的母親的,將被兀鷹所吃,眼睛將被曠野的烏鴉啄出來。」(箴卅17)
孝敬父母的含意是:尊敬、順服、關懷、奉養及尊榮。Y世代兒女忤逆,顯示出內心所存的頑梗背逆,使父母的教導不能落實在孩子身上,也使兒女自己得不著生命的智慧。兒女若不順服父母,養成悖逆的靈,也就無法順服其他的權柄,例如:老師、長輩、校規、法令、以及神的命令,聖經認為管教甚至責打兒女使他學習順服是父母的責任(箴十三24,廿二15,廿九15),尊敬父母是教導孩子尊重他人的第一步(註4)。

蒙福的家庭──神在家庭掌權

如前所述,家庭是神為了管理祂的創造,所設計的人類社會核心組織,當這個核心單位的成員,也就是家庭成員,讓神掌權管理,遵照神的旨意彼此相待時,家人就得著生命及能力去實踐神所託付的治理使命。

神若未在家庭掌權
人若不順服神,不認識神,心就充滿各樣扭曲的思想,無知的行出許多愚昧的事(羅一28~30)。神若沒有在家中掌權,就沒有更高的權柄與法則約束各人的行為,其結果就是家庭失去應有的功能,家庭成員無法實現神的治理使命。
夫妻原是愛人卻變仇人,原應彼此包容,卻彼此憎恨,各人看不見自己的虧欠,卻只見對方的不足。父母常在無意或無知中傷害兒女的心靈,使兒女的人格成長受影響,許多成年人的不健康情緒與心理常與原生家庭有關。兒女不領會父母的苦心,執意去做父母禁止的事,在無知中養成悖逆的習慣,傷害自己也傷害他人,青春歲月就在顛狂中虛度。

讓神在家庭掌權
當神在家庭掌權時,夫妻同心順服神也彼此在真理中相愛,夫妻就得著真愛的喜樂與滿足。當父母遵行神的話,按著神的旨意教養兒女,以天父的愛愛兒女,兒女看見父母的榜樣,也順服父母的教導,被父母聖潔的愛所澆灌,兒女就在神的恩典中成長,得著生命的智慧,能成為神治理世界的器皿。
但這是一場爭戰,我們要為神奪回撒但所破壞佔據的領域,尤其是家庭。撒但深深知道,毀壞家庭就毀壞了人的生命,讓神得不著治理世界的器皿。因此基督徒首要之務是,建立讓神掌權的家庭,以實現神設立家庭的終極目的:教養敬虔的後裔去治理神創造的世界,使人類能生存在蒙神祝福的環境中。
因此人類家庭,如同神在創世記所啟示的樣式,讓神掌權居首位,是神為人類有意義的存在所立定的規範。因此唯有肯定神對家庭的命令與目的,生命才有最佳的素質、意義、與豐盛。(註5)

(作者紀惟明為台北靈糧堂常務執事、親職事工召集人)

註:
(1)《舊約倫理學探討》,華神,華德凱瑟,P.202
(2)《如何教養孩子品德》,靈糧,艾蓋瑞,P.69
(3)《尊榮父母帶來祝福》,學園,丹尼斯雷尼,P.50
(4)《如何教養孩子品德》,靈糧,艾蓋瑞,P.161
(5) 舊約倫理學探討,華神,華德凱瑟,P. 201

改變我,靠近你!

《青少年親子啟發 | 課程心得》

I.

郭姊妹

這是我第一次上教會的線上課程,在這幾次的課程當中,我重新複習了愛的五種語言,被大大提醒了幾個月前讓我無比憂心的孩子,其實非常渴望愛,而且需要我用她收得到的方式來愛她。原來,她最需要的是肯定的言語,要我鼓勵她並信任她,不要只看她的缺點,這真是我之前犯的錯啊!那次練習對孩子說肯定的話,於是我寫了紙條給女兒,讚美肯定她的特質,我才發現,原來當她的情感水槽被充滿的時候,整個孩子就是那麼不一樣了!

我學習對孩子有興趣的韓劇、喜歡的演員和團體表示興趣,跟她一起追劇,也稱讚她的眼光,現在的女兒願意更多跟我分享她的看法,甚至願意教我韓團的舞蹈,我們相處得更加融洽與享受,還記得不久前我曾經是多麼害怕與她單獨相處!

我也試著練習傾聽而不打斷、了解中複述孩子的話,並嘗試適當的回應,但這個對我而言太陌生了,還需要好多練習。

上課前我害怕跟孩子立界線,因為曾經訂定的界線例如回家時間,一再地被毀約,彼此失去了信任。現在我明白,可以與孩子溝通協商,一起來訂定,並且告訴孩子我如此看重這規定的原因。

課程當我還再渴慕時結束了(時間怎麼過得這麼快!)我還有好多需要與想要學習的,感謝小組長與小組員溫暖的陪伴,這是一個學習愛的課程,我還想要上課!

(作者為本堂東西中牧區會友)


II.

陳姊妹

在討論中給孩子空間選擇對我而言是困難的,但透過課程我學習與孩子商量,然後在雙方心平氣和的氛圍下做出決定,是我過去一直做不到的,但在小組時間聽組員的分享後,給我許多不同的啟示,過去我認為不可行的,在組員分享時竟發現是可行的,因此我願意去嘗試改變,孩子也覺得我可親多了。

過去我常想要掌控孩子的一舉一動,而且不習慣和孩子商量,嚴格說來我是獨裁式的教養,或許孩子表面順服,但其實在他們心裡並不是真正的順服,所以並不是真正的和我有親密關係,我想應該是怕我多過於愛我。但當我試著放手,幫助孩子從他律慢慢能夠透過立界線養成自律的習慣,讓孩子感覺被尊重、被信任,漸漸的她們在行為上更節制,關係上的衝突也減低很多。

傾聽,是我一直學習的功課,親子課程不僅在親子的互動上有幫助,我覺得在課程中提醒的不僅是傾聽而已,更要讓對方更覺得被了解、被尊重。我提醒自已需要先傾聽,不急著下定論,先處理情緒,對方才能開放我們給建議的空間。

(作者為本堂東西中牧區會友)

親愛的孩子,讓我用柔和的言語接納你

《陪他走過 | 課程心得》

因為長期的服事中,也因身為母親,都忘記自己的需要,在家庭事奉處《陪他走過》課堂中,有人可以有時間,好好的聽我輕鬆地說什麼,即使是隨便聊都讓自己很得舒壓與釋放。

授課老師說到,我們都有神的本質,能從神的眼光看見對方的可貴之處,找到他人被藏起來、被忽略的能力!真的很感動,因為在華人的社會裏,很難聽到被別人讚美,但上了課也才發現自己有對孩子錯誤的表達。

這週剛好面對孩子要期中考,但是又出手打傷了同學的眼睛,回來又沒有誠實以對。等到隔天,老師在LINE裏面很生氣的告訴我孩子很多次的說謊,甚至在他面前睜眼說瞎話不認錯。其實,按我以前的個性與處理方式,我一定是大發雷霆,不只是臭罵孩子一頓,打一頓再說,但這次卻是這麼的平靜面對,在裡面一直禱告求問主,我該怎麼做,學著耐心聽孩子怎麼說,即使我可能知道他說謊,我還是接納他,沒有責備他。只有告訴他,因為是我們給人家弄受傷了,我們需要送禮物,並寫封道歉信給對方家長,說我們願意賠償醫藥費用,並且鼓勵他要常關心同學,問候他的眼睛是否還有不舒服。不知道自己就只是照著老師所教的方式,冷靜耐心的面對,就發生奇妙的事。以前,孩子非常的怕我,因為自己個性很嚴謹,孩子就覺得我很兇,生活上各個層面都要求他們很多,對外也覺得老師都知道我們是基督徒,結果孩子被捉到還說謊不認錯,就打的更兇。

但透過這個課程,自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件事(似乎神把我從媽媽的角色跳脫出來),好好的聽孩子說,不帶怒氣,沒有責備,並且也冷靜的與丈夫溝通討論我的想法,居然他也同意照做。對方家長後來也告知並不會怪我們,請我們不要放在心上。

我要感謝神的是,神先改變了我,讓我經歷了輕省,不只是恢復了我跟孩子親密的關係,也拉近了我們夫妻關係。第一次看到孩子畫媽媽是一個很漂亮的我。讓我好感動!

(作者為本堂台北靈糧堂會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