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靈糧堂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
看拿細耳集訓見證part1 台東靈糧堂 社青/亭亭 「過往,我覺得有刺青看起來很酷,但根源其實是自卑感和錯誤的身份認同。」第一天聚會,李協聰牧師領受要為身上有刺青的人禱告,當下我很驚訝,卻也感受到天父要更深的醫治我,因為刺青帶來的羞愧。我參與在教會的兒童、青少年事工,曾有家長看見我的刺青,向牧者表達擔憂,覺得我會帶給兒童負面影響。也因此雖然我服事下一代,卻常會在意別人的眼光,然而,在聚會中的禱告服…
2025年2月4日2月7日,由台北靈糧堂和烽火行動(Beacon Lighters)共同舉辦為期四天跨世代的【台灣拿細耳人集訓】,共有872人,參與在拿細耳人集訓中。台北靈糧堂創意處特別募集六位學員和一位牧者的參與見證。無論哪個世代,都要領受拿細耳的呼召。 瑪樂發教會 社青/陳頌慈 「 宣教不在乎你是誰,無論性別或年齡,任何人都可以去做。」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天下午場的「宣教運動」…
2024年12月24日,台北靈糧堂雅音小詩班約15人,前往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下稱台大癌醫)報佳音。雅音詩班團牧劉敏慈提及,「今年報佳音活動,觀眾比去年多,溫馨的氣氛提升很多。」她補充,過去院方較少受理宗教團體要入院辦音樂會的申請,但感謝神,今年已是連續兩年走進醫院。 音樂會中,詩班不僅身穿喜氣的紅色背心及戴花圈頭飾,更是帶來傳唱度高的歌曲《到各山嶺去傳揚》演出。活動志工為這場福音行動…
「聽到要推動速讀聖經的計劃,我的想法是,教會大概只有一半的人能完成。」古亭靈糧福音中心傳道姚芝芬坦言,要目前牧養的弟兄姊妹、特別是要有些不識字的長輩每天主動讀聖經,是不大可能的事。「我心裡思想,應該要讓每個弟兄姊妹都能參加!因此幾經禱告後,聖靈啓示讓弟兄姐妹互相陪伴一起讀聖經,有人讀有人聽」這一定會帶來教會體質的改變。 姚芝芬提及,在與核心同工一起禱告對焦的過程中,彼此雖有不同意見,也認為每天花…
我是被大學同學傳福音、信主近三十年的基督徒。剛信主,便開始服事,後來進入職場、結婚成家,當季節漸漸改變,我再次把重心轉回教會服事,卻漸漸失焦,找不回初信之時,與神、與主內家人間的單純、敞開和自在的關係,只剩配搭服事的戰兢。我在不知不覺中成為《聖經》浪子比喻中,在家長年勞力、沒有享受父愛的長子。 兩年前,因健康出問題,加上服事中有時會與同工溝通不良,我原先希望能把話講開、真正和好,安心面對接下來辛苦…
花蓮是我的老家、門諾醫院是我出生的地方。出生後六個月,我獨自被留在鳳林,由阿公阿嬤照顧。因為反覆不癒的感冒,父母將我接回台北照顧。對花蓮的印象,僅剩每年春節被父親強迫回去的記憶,交通不便又充滿苦澀的返鄉旅程,使我對這片土地心生距離,甚至有些近鄉情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始終無法找到對花蓮、家庭和自我的認同,內心充滿了疑惑與掙扎。 這些年我不斷尋找自己與家的連結,卻未預料這次的「安息之旅」有這般的收…
【靈糧70】在兩週前落幕啦!這場為期4天、五千人齊聚的盛會,有哪個時刻是你印象深刻的呢?台北靈糧堂創意處蒐集了六位靈糧家人在堂慶期間經歷到的見證,邀請弟兄姐妹一同見證上帝的奇妙作為! 台北靈糧堂/孫湘鈴 我是⼩組長,最近招聚⼩組員參與牧區活動,回應卻不如預期,覺得⼼很疲憊。堂慶前,我先⽣(計程車司機)載到來參加堂慶的香港牧者。⼀路的談話中,他們間接知道我是⼩組長,有牧者突然問說,我辦⼩組活動好辦嗎…
作為台北靈糧堂知名已故資深領袖「梅媽媽(梅許以謹牧師)」的兒子,梅驊在職場、教會的生命旅程,也相當精彩。他目前的身份,除了街口支付董事長,也是台北靈糧堂常務執事。過去二十多年,從行銷、科技業轉戰金融業,職涯轉換歷程多元,常接受媒體採訪,但是在跨域的工作歷程中,始終不變的,是以神為核心的態度。 位於松山區長安東路上的街口支付,有通透寬敞的辦公空間,可以看見這家約二百人的電子支付公司,相當年輕化,「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