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01.01
【45週年特刊】小群搖身變大群

「用繩量給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處.我的產業實在美好。」(詩篇16篇6節) 位於中正紀念堂南側、愛國東路旁的新隆國宅,是神賜給我們的佳美之地。這個國宅的居民約五百餘戶,二千多人口,主要分為兩類:一為中、基層的原拆遷戶,一為中、高層公務人員。因為教育、文化、經濟、社會背景皆有相當落差,鄰里關係冷漠,互動不良,亦缺少文化氣息。自1996年10月我們開始分區小組聚會,透過許多次小組與個人行走禱告,神逐漸…

1999.01.01
【45週年特刊】築水池聚魚群

從台北靈糧堂轉型小組教會兩年半以來,到底北區小組給社區帶來怎樣的影響?我們很感恩的看節,各小組都盡心竭力地在開放家庭(聚會點)的社區作光作鹽,帶來一些積極正面的影響,有深度,也有廣度;我們以社區讀書會、社區講座和僕人服事三項來與大家分享。 屬靈空氣漸改變 首先當一個小組開始在社區裏聚會時,已經帶來屬靈氣氛的改變,除了這屬靈的祝福外,當一個小組願意以行動來接觸社區住戶,建立關係,甚至服事他們時,我們…

1999.01.01
【45週年特刊】與社區漸行漸近

自今年一月份與懿玲接任雅祥小組長起,至今已滿七個月,當初並沒有小組與社區方面的聯想或觀念,只知道小組是目前教會採行分區牧養架構中最基層的牧養單位,小組長的責任就是帶動組員建立關係,彼此關懷,分享生命,其次就是一起在小組裡面傳福音。 直到今年四月份,在小組長同工月會中為神在福音茶會中作見證,會後東區牧長梅媽媽告訴我,如果能強調決志信耶穌的那位是雅祥里社區的人,見證會更棒,那時才略有小組與社區的聯想。…

1999.01.01
【45週年特刊】樂作好厝邊 為主贏得好名聲

一九九六年十月,台北靈糧堂開始美施小組教會分區牧養,把原有團契打散,按地區分設小組,以里的名稱作為小組組名,實施後教會藉著小組,由點到面,深入到大台北區各社區,使台北靈糧堂成為無牆的教會,教會不再只是一棟建築,是分散在大台北區數百個小組教會,實施分區小組後,使教會與社區連結與互動成為可能。 來來來到去去去 東區住安一組設於大安敦化南路林肯大樓,是由敦安小組分組出來的小組,聚會地點在林肯大樓七樓方鴻…

1999.01.01
【45週年特刊】小組化歷史回顧與展望

「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十二2)一九七0年從菲律賓以宣教士身份來到台灣,就開始在台北靈糧堂聚會,也參與服事。一九七七年離開在「校園團契」的服事,全職進入靈糧堂,到如今正進入第廿三年。近卅年了,看見教會的成長、更新與改變,也可說與教會一齊成長、更新與改變。 新皮袋裝新酒 靈糧堂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不斷的改變、更新;同工們常常開玩笑說:開會到一半上洗手間回來,有…

1999.01.01
【45週年特刊】神的居所 何其佳美

未婚、單身的我,每當面對父母對我後半生的期望,總深感無限壓力與惆悵,最後他們甚至要求我領養一個小孩,讓後半生較有依靠,於是乎我來到神的面前向祂述說我的難處,感謝神,此刻教會正推出靈糧山莊購屋計劃,知道神是聽禱告的神祂光照我為何不買間房子讓父母安心,但在籌算屋款及許多事時又躊躇不前,於是我向牧者素準與胡姊談及此事,他們都陪我一起禱告來尋求神,神用祂的話告訴我,妳常常求我賜妳一個基督化的家庭,現在我為…

1999.01.01
【45週年特刊】雙重的祝福

在靈糧山莊第一次推出購屋登記時,心中雖想買,但想到換房子實在太麻煩了,而且原來住的地方已十多年,很習慣了,並且貸款會增加生活壓力,想到這種種也就作罷了!後來中共試射飛彈,有一些已登記購屋的弟兄姊妹竟然退房了,這時心中又有購屋的感動,為了不消滅感動,當天就開始進一步的瞭解靈糧山莊的情形,也在已退的房子中選了較合宜的一戶,雖在禱告中一直尋求神的引導,但心中仍然作難,到底要不要買,似乎有重擔壓心頭,就在…

1999.01.01
【45週年特刊】神在隱密中行事

以賽亞書四八章6至7節:「從今以後,我將新事就是你所不知道的隱密事指示你,這事是現今造的,並非從古就有,在今日以先,你也未曾聽見,免得你說:這事我早已知道了。」 買屋遇見壓力 我決心買靈糧山莊,事前並沒有計劃,也沒有考慮經濟的問題,更沒有禱告尋求主。只是想到只要搭電梯下來就可以聚會,不必擠公車,鄰居都是主內的弟兄姊妹……,我所想到的都是自私的層面;對自己有好處的。 民國八十五年五月二日,付完訂金後…

1999.01.01
【45週年特刊】我的家座落在佳南美地

購買靈糧山莊原先是我那未信主母親的主意,我小有感動,但一直拖了一年多,才下定決心。 民國八十四年,我新婚不久,與先生住在東區的娘家(娘家老屋沒有人顧),有一次禱告會聽到教會興建靈糧山莊的異象,在長途電話中告訴遠在美國的母親,她認為很好,「你們信教的住在一起很好」。 尋尋覓覓找自己的窩 當時與先生分享,先生考慮到售價與經濟負擔,並不太有同感。八十四年九月,我們搬到文山區租房子住,順便在文山區尋找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