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4
同一家人,不同居所(One Family Many Homes)——訪萬力豪(Peter Wan)牧師

編按:2016年8月,台北靈糧堂英語區正式更名為國際事工部(Bread of Life International,簡稱BOLI),隸屬國際事奉處的國際事工中心(註)。國際事工部目前有2堂崇拜、25個小組,共600多人。2017年2月12日舉行的異象主日,挑旺了兄姊們擁抱先鋒者的心,迎向改變。 原英語區(English Ministry,簡稱EM)是2010年周巽正牧師與萬力豪牧師(Peter W…

2017.08.24
張大居所的幔子——台北靈糧堂組織架構調整

今年台北靈糧堂在擴張與堅固的異象上,主要有四個方向:擴張帳幕之地、張大居所的幔子、放長繩子、堅固橛子,其中「張大居所的幔子」就是指調整教會的架構。當土地擴張時,帳蓬也要擴張,否則無法蓋住所擁有的地。因此教會要擴張,組織架構也需要作調整。   一、牧養處 原牧養處組織太大,現分為三處: 1.牧養一處:包括香柏牧區、青年牧區、兒少牧區。基於這三個牧區是按照年齡別的性質,與牧養二處(按照地區與…

2017.08.24
收養家庭是極大的榮譽和恩典

得知懷孕的那一刻,有些人欣喜地落下眼淚,有些人卻臉色發白無法言語。在想像中,新的生命來到往往伴隨幸福和快樂。但事實上,並不是每一個新生命都受到歡迎。台灣每年平均有300位遭遺棄兒童(註1),因著原生家庭種種原因,失去溫暖的家。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簡稱兒福聯盟)從近十年出養諮詢發現「經濟無法負擔」(89.0%)、「家人無法提供助力」(78.0%)、「未婚生子」(52.7%)是出養原因前三名,選擇將孩…

2017.08.24
生命之水——供需與永續

聖經創世記第一章1至2節:「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上帝的靈運行在水面上。」在萬物被創造之初,在空虛混沌中,唯一被提到的「物質」,竟是「水」。 「聖靈和新娘都說:『來!』聽見的人也該說:『來!』口渴的人也當來;願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啟廿二17)整本聖經的最後一章的最後描述中,竟也提到「水」。 人體被造70%是水,而且體內一切功能皆需有水才能進行。地球被造70%是水…

2017.08.24
不想被機器人取代,職場人如何提升自己?

今年4月有一個很震撼的新聞,Google所研發的AlphaGo,把世界冠軍棋王給打敗了。令人震驚的是,因為圍棋是人類所有棋藝裡面最難的一種,竟然連圍棋都被打敗。在這個機器人和人類的對弈裡面,人工智慧很主要的學習工具叫做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這個技術代表機器是可以自我學習的。比如,當我們把大量的照片餵給機器人學習,它就利用它的深層類神經網路 (Deep Convolutional …

2017.08.24
八里左岸——被遺忘的城市邊緣

最後一班渡船從淡水碼頭緩緩地駛出,告別了繁華耀眼的都市霓虹,航向對岸幽冥之中。「到了夜晚,當遊客離開之後,八里左岸是一片的黑暗⋯⋯。」謝明宏牧師夫婦坐在八里的岸邊,看著對岸淡水,再遠望竹圍,對岸的十字架閃耀著紅色的亮光。謝牧師說:「921地震時,這十字架的亮光就如同黑暗中的明燈。」 胡毅牧師說:「2015年6月27日,八仙樂園塵爆事件,許多人看到對岸十字架亮光,大家都朝那個方向求救,許多患者都送到…

2017.08.24
重生,創業,與神同行

2007年我在大陸工作時,因着同事的邀請而參加小組聚會。當時不清楚上帝是誰,對聖經也不熟悉,但因為聚會時的溫暖氣氛,讓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參加聚會;就在聚會兩個多月後,一件奇妙的事情發生,我當時透過簡單的禱告,居然將抽了20年的香菸戒掉了(以前曾戒過許多次,但總是很快便失敗了),我的太太因着我戒菸成功,願意和我一起聚會,一起認識這位奇妙的救主。在認識上帝的過程中,多次被上帝的愛深深感動,透過和201…

2017.08.24
饒恕.承認.醫治

3月17日(2016年)早晨,在刷牙時,我發現我的臉全都失去了知覺。接著陸續發現,連我的四肢、體表,所有的觸覺都喪失,摸自己沒有感覺,摸東西也摸不出感受。   緊密的心扉 當天下著大雨,回到家後,才發現褲子被雨水浸濕了一大片,但我卻絲毫感受不到。當我要解開安全帽和衣服的鈕扣時,手按了半天才從鏡子裡看到,我的手根本沒有按到對的地方。這時,神讓我想起前兩天出現在腦海裡的一句經文:「應當一無掛…

2017.08.24
打造義工文化,成為一個對愛有感覺的教會!

近十年來,台北靈糧堂回應社會的需要,積極參與社會關懷服務;期盼建立無牆的教會,透過「雙福——福音與社福」的連結,能帶來弱勢族群和社區的轉化。由於教會的事工多元且發展又快又廣,因此,無論是對內的各種聚會和牧養裝備,或是福音外展及社會關懷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 許多參與義工/志工的弟兄姊妹表示,能夠服事是一種榮幸和恩典!更有人做了廿、卅年義工,仍然樂此不疲。負責事工管理處義工團隊的彭羽辰傳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