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30
建造使徒性教會 回應〈主題二:五重職事與教會建造〉

這次聚會很特別,向來低調的周神助牧師,在第一天晚上為師母舉辦七十歲壽宴,使整個聚會更有家的溫馨氣息。周牧師一方面表達對師母的愛,一方面也為靈糧家族設立一個尊榮妻子的榜樣,鼓勵大家看重關係,特別是牧師與師母真心相愛、彼此尊榮的關係。成為靈糧家族的一份子,我感覺很幸福。 周牧師說:「如果神再給我十年、二十年服事主,我要為建造使徒性教會而活。」為整個靈糧家族投下震撼彈,我認為2016年9月,恢復使徒性教…

2016.10.30
長期的短宣——肯亞義診與恩慈學校十年回顧

   從學生時代,我就開始醫療宣教,去過泰國、印度、中國、蘭嶼等地。多年來妻子主理家務教育孩子,我則專注於工作及醫療宣教;2007年正逢結婚20週年,這時孩子也稍微大一點,因此妻子心中有感動要帶領孩子參與宣教並一起旅行。剛好宣植處葉嶺楠牧師問我要不要去肯亞,就這樣開始了非洲的事工,一做就是十年,而且全家一起去過兩次。 自發性的宣教團隊 肯亞醫療團十年來在肯亞恩慈學校的服事,明顯看到硬體建設與校舍的…

2016.10.30
建造使徒性教會 回應〈主題一:蒙福勝萬民〉        

「你若留意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謹守遵行祂的一切誡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祂必使你超乎天下萬民之上。你若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這以下的福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申廿八1∼2) 在聚會中,張恩年牧師鼓勵牧者要勇敢拿起屬靈的權柄,起來用愛與真理修剪牧養職場弟兄姊妹的生命,因為當職場的弟兄姊妹生命對了,就能夠經歷「福必追隨他們」的應許,成為職場的見證與祝福;同時張牧師也鼓勵職場的弟兄姊妹,要知道…

2016.10.30
宣教月迴響 全民愛宣教

台北靈糧堂2016年宣教月,我們以「跨文化宣教」為主題,自9月4日起連續三週在主日崇拜,透過區永亮主任牧師系列研經,以神的話重塑教會整體的宣教體質;並以多媒體影視的呈現,將多個宣教工場最前線的新消息,透過六部宣教影片述說神奇妙的作為。許多牧者、弟兄姊妹都表示相當感動,並踴躍回應,以短宣行動、禱告、奉獻……支持和參與宣教。宣教植堂處收到許多來自牧者、弟兄姊妹的熱烈回應,因篇幅有限僅能擇刊,盼對宣教回…

2016.10.30
耶穌在基層——基層福音事工十週年慶

按:台北靈糧堂「一線事工」於2006年成立至今,在培植工人和開拓崇拜點的雙軌運作下,造就許多優秀委身的基層精兵。自2015年正式提升為「基層福音事工處」,以牧養、裝備推廣、社區發展、店家輔導四個向度發展。並朝建造工人、進入禾場、轉化社區、轉化職場、轉化基層的目標邁進。2016年8月基層福音事工處的十週年慶典,除了製作十週年回顧影片、印製見證集,還特別以見證佈道會型態呈現,內容除了敬拜,還有精彩的舞…

2016.10.30
建造使徒性教會 回應〈主題四:天父的愛與教會建造〉

教會要以使徒與先知為根基,而這個根基在哪裡?在於使徒明白神的同在。「愛」是使徒與先知的基礎,天父的愛是建造榮耀教會不能撼動的根基。若沒有父的愛,使徒教會的五重職分會變成多頭馬車,各自發展、各自成全、沒有連結、沒有合一,聖徒就無法被成全。 一、失去天父的愛,教會落入表現主義 「天父的愛」啟動了創造與救贖,耶穌成為挽回祭贖回我們。「救恩」之所以成就,是因為父與子深切的愛;同樣的,使徒教會的建造很需要父…

2016.10.30
啟動蒙福的家庭教育——生命成大器  生活大格局

兒少牧區轉化家庭 五代合一立穩根基 守住聖約領受異象大步向宣教前進 「我渴望與我的孩子在服事上一起同工,因為當我和孩子共同參與一樣的服事,我和他的距離不僅重新拉近,我們的靈命生活都一起被提升,而且彼此被成全。」 在台北靈糧堂兒少牧區的各種聚會中,你會發現有許多父母親與他們的孩子共同參與服事,雖然各自負責不同領域,但是彼此還會互相叮嚀,這樣全家同心一起在神的家中服事、成長,並且回到職場與學校繼續轉化…

2016.10.30
社群與轉化

這個社群化的時代,社群頻繁互動,能否有智慧地將福音「置入」,一步步朝轉化的目標邁進? 依我個人觀察,答案絕對是肯定的! 在這個社群化的時代,透過數位工具,不論是手機的LINE群組或是臉書(FB)的朋友圈、社團,每個人每天可能都會跟多個社群緊密互動,或是分享文章、或是溝通近況、甚至是團購消費。社群既然頻繁互動,我們能否有智慧地將福音「置入」,一步步朝轉化的目標邁進?依我個人觀察,答案絕對是肯定的! …

2016.10.30
基督徒理財系列(九)財務自由 VS. 在財務上有自由

人生在金錢或是財務管理上要以甚麼為追求的目標呢?在社會上,普遍的價值觀是「財務自由」;但甚麼是「財務自由」? 何謂「財務自由」? 買東西不用看標籤?有錢花、盡量花?         【想一想】:似乎當下很自由!但是可以享受多久? 累積到一千萬退休?累積到三千萬退休?         【想一想】:這真是你評估過個人生活模式和財務能力而設定的目標嗎?還是只因為別人都這麼說?是出於貪婪或是比較而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