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9
【2015靈糧季刊第三季no-32】「屬靈雙胞胎」──松江、內湖靈糧福音中心開拓

當區永亮牧師開始傳遞一個行政區建立一個福音中心, 並在所居住的行政區帶來改變,進而帶出轉化城市的異象時,我們都很興奮,也很「阿們」!因不僅能在住家附近建立教會,我們的家人就更有機會聽到福音,而走進教會。當然!我們有「合法的主權」,拿回區域性屬靈的權柄歸給神! 神認為OK 門就開了 四年多前,在北區團隊裡人數和同工恩賜最整齊的松山區蓄勢待發,邁出開拓的第一步。中士北團隊和大內汐團隊在這階段一起擺上,…

2015.07.19
【2015靈糧季刊第三季no-32】馬其頓的呼聲──印尼

台北靈糧堂牧養處的語言牧區有台語、客家雙語、印尼語、英語、菲律賓語及越語的崇拜聚會,在分堂的福音中心也有日語及緬甸語的族群聚會。過去,從外海來台、不同語言的族群——印尼語、菲語、越語、緬甸語、日語及在英語聚會中廣大的拉丁語系的族群,都有主責牧者盡心和盡力的牧養,使他們在其中享受家的溫馨及保護。目前在全球萬民宣教則有一個趨勢,就是上帝藉著經濟、氣候變遷、戰爭的因素把萬民帶向列國中間(from eve…

2015.07.19
【2015靈糧季刊第三季no-32】神為我們大開福音之門

2013年,我們第一次到匈牙利,除了與當地分堂配搭服事吉普賽人, 也到幾個服事點了解當地現況。2014上半年又去了兩次,服事分堂的重點在訓練出當地的同工,所以更專注與同工領袖群互動分享,使他們對教會有新眼光,能用不同觀點來看服事;並細心教導行政治理及架構,包括電腦使用。母堂也協助他們在當地建立兩個非營利組織,使他們的教會可以順利向政府申請註冊。 因英語區也有許多來自瓜地馬拉弟兄姊妹,期盼能將在台灣…

2015.07.19
【2015靈糧季刊第三季no-32】宣教「教會與人才」的預備

從宣教角度來看,宣教人才的培育是最重要的。過去教會對宣教士的培育比較零星,弟兄姊妹雖然有宣教的負擔和熱忱,但卻不知道要如何實際地進入宣教的行列。因此當我們要把「差派宣教士的教會」轉化成「宣教的教會」時,須著力兩個要點:「教會宣教的氛圍」和「宣教士的培育及養成」,如此宣教才有完整性! 教會宣教的氛圍 2014年起,靈糧生命培訓學院(以下簡稱生培) 正式轉型成以宣教訓練為主的宣教學校,並與巴拿巴宣教學…

2015.07.19
【2015靈糧季刊第三季no-32】蛻變中的仰光

年來, 緬甸開始對外開放後,許多國家爭相進駐。但由於政治、經濟及人力、氣候、電力等種種的問題,使許多投資者觀望,甚至怯步。然而,教會並未因此而輕忽神拯救萬民的心意。2008年陳瀅心宣教士受差派回到家鄉——仰光,我們夫婦也從2013年起陸續到仰光瞭解宣教概況,鼓勵陪伴同工及培訓當地的傳道人;每次都看見緬甸不斷地進步與蛻變。 一、環境的蛻變 第一次到仰光,所看見的都是古老破舊的房子、骯髒的街道、喇叭聲…

2015.07.19
【2015靈糧季刊第三季no-32】蛻變與提昇的中南宣教

這些年來,主在中南半島做了許多新事, 年輕的領袖團隊興起,與台北母堂的來往日益密切。不只是母堂宣植處的教牧團隊每月前往泰北,泰北的團隊也多次來台領受母堂恩膏,雙方的關係、彼此的信任都迅速提昇。泰北新生命與清萊主恩堂兩個團隊也彼此接納,在關係上有很大的突破。 而緬甸正在蛻變中,各階層、各方面都在震動和改變;神已為我們敞開福音的門。甚願緬甸眾百姓與你我一同起來回應,迎接榮耀君王進入這古老的國,轉化這國…

2015.07.05
【2015靈糧季刊第三季no-32】新造的人向前行──以色列憐憫帳幕之旅

今年的憐憫事工之旅充滿了許多破天荒的第一次──我們搭乘的是史無前例剛從台北直飛中東的土耳其航空公司;走的是以彌賽亞信徒堂會為主軸的全新路徑;由彌賽亞信徒的牧師導遊以全新觀點看聖地的未來;首次置身於車陣中目睹依索匹亞回歸猶太人的示威活動,處處都在傳達這是新的時節──眼前是一條未曾走過的路,必須以歸零的全新視野去看外邦人教會與以色列彌賽亞信徒要如何啟動攜手合作的行動,為榮耀的君王預備道路。 途中我穿破…

2015.07.05
【2015靈糧季刊第三季no-32】我們在一起吧!

這趟以色列行程是猶太彌賽亞信徒(註)全程幫助我們認識猶太基督徒的教會觀,及他們在當地服事中所面對的難處和盼望。 以前我們說「要擁抱以色列」,可能只是用自己的想像、做法、方式愛猶太人,當中有很多對以色列的迷思,缺乏客觀認識。但這次在以色列,同樣的景點跟以前詮釋的角度全然不同;也因此更深認識彌賽亞信徒在以色列的處境及傳福音的艱難。 例如, 以色列北邊港口AKKO:以前多是介紹阿拉伯食物、風景很漂亮,可…

2015.07.05
【2015靈糧季刊第三季no-32】靈糧堂踏進「一個新人」的奇妙旅程

以色列之行合照 列國與彌賽亞信徒同心為耶路撒冷禱告 「因祂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 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弗二14~15) 1940年,被稱為「猶太工作的先鋒」的趙世光牧師每主日到虹口區帶領暫居那裡的猶太人聚會,上海靈糧堂兄姊也定期探訪關懷逃離納粹的兩萬多奧地利猶太人,自此開始了上海靈糧堂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