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靈糧堂
「緬甸」是二次大戰後的新興國家,不論是經濟、政治、教育都是東南亞半島之首;卻在1962年3月2日軍官群政變,而展開強壓式的統治,壓制言論自由、限制人權,使人民活在恐懼裡,而被列入世界最貧窮國家的行列中。人民、知識青年看不見國家的未來及盼望,凡有出國的機會,都會選擇離開。 2008年5月因弟弟訂婚,我回到了仰光,巧遇「納吉斯」大風災,看到整個災區滿目瘡痍,政府無力救災,十幾萬寶貴的生命這樣喪失,我的…
十多年前,由於台北靈糧堂台語牧區有三位特殊孩子,當我看見這些父母勞苦的心,也看到這三位孩子沒有學習的機會與空間,雖然自己家中並無特殊兒,也沒有特教的背景,但在禱告中深深被神的憐憫觸摸,於是在2000年3月勇敢地召聚這三個家庭──1個智障兒+2個唐寶寶+3個媽媽,開始了每個星期天快樂的歡唱。現在「喜樂家族」設有星期天學校、樂活補給站、喜樂工坊等各項事工,每年提供超過25項課程,服務近11,550人次…
從1997年開始至今,泰北「新生命福音戒毒中心」已成立十七年,由原本的張雨牧師、卓映雪牧師兩位傳道人,帶著三位戒毒更生的弟兄,從一間老舊廢棄鐵皮竹片房舍、幾分難以開墾的黃土地開始,歷經了多重的考驗,如今發展成為在泰北境內有十一個堂會據點並支持同工在緬甸、寮國等進行福音宣教工作的大團隊;同時在事工運作上,也從單一的福音戒毒事工為基礎,更多元的朝建立教會、宣教植堂、培訓門徒等方面在發展。這一切的成長是…
台北靈糧堂在過去十多年中,於海外華人、中南半島、泰北等地不斷撒種、宣教,如今已到一個新的階段。一方面是領袖團隊面臨交棒與接棒;另一方面,在各城市、各區域的人力、資源逐漸進入整合,再加強與台北靈糧堂的聯結,相信必對各城市、各區域產生更大的屬靈影響,這一切都是在為榮耀的君王預備道路。 海外華人 十二年來,台北靈糧堂先後在海外華人地區,建立宣教據點。由於環境的限制,各據點多係各自努力,但都已逐漸開花結果…
我和妻子雅雯,畢業於師大音樂系後,人生前途原本一片燦爛美好,卻因兩名極重度和重度發展遲緩孩子的相繼出生,歷經了許多照顧身心障礙兒的失落、挫折與艱辛。為了孩子,曾經四處尋醫、求神問卜,家庭經濟也從優渥的高峰跌入負債累累的低谷。 原來真有一位神 走在最無助、絕望的時候,我計畫安頓好妻小就要結束自己的生命,當跟摯友借最後一筆錢時,他唯一的條件就是要跟他去教會。迫於無奈,於1997年7月我第一次走進台北靈…
台北靈糧堂自1989年從「耶路撒冷型」內向教會,轉向為「安提阿型」外向教會;1998年起宣教和植堂朝「強本南進」、「強本西進」,乃至「強本全進」。在策略上是:將台灣分為六大區由牧區認領進行植堂工作,動員各牧區小組共同參與和協助;而海外植堂仍由當時的植堂處負責。(註) 海外的宣教設定以「四中」為主要目標,而海外的植堂則以差派人才和就地取才,在各國開拓分堂。不僅是台北母堂有宣教植堂,各個分堂也被鼓勵宣…
編按:卓映雪宣教士於1996年在泰國開拓新生命福音戒毒中心,之後又成立新生命學生中心。幫助無數的泰北孩子和家庭,並將他們帶到神的面前,成為門徒。雖於2014年因為癌症復發,於2014年9月10日安息主懷,但她一生的經歷,仍然不止息地繼續說話。本文為她於2014年7月在靈性關懷師培訓課程的分享。 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一21) 1995年我受差派到泰北宣教,與張雨牧師在世界有名的毒…
宣教最後的目的一定要植堂,而大量植堂是地區轉化很重要的一個策略。 教會植堂與宣教的原則 台北靈糧堂的植堂與宣教原則是: 一、在資源方面,宣教的經費永遠是「把資源分享出去」;因此為了讓預算聚焦作重點發展,就投資最有果效或最有需要的──哪裡的事工比較容易發展,或弱勢族群的需要比較大的就多投入。至於宣教植堂的據點,這三、五年內,海外華人是一個重點,其次是東南亞,第三則是歐洲較貧困的區域,如:匈牙利、羅馬…
輔導中心成立於2003年10月,主責同工為盧俊文牧師。2008年1月迄今,主責同工為陳麗貞主任。服務對象為本堂會友、友堂會友、社區一般居民。 服務理念 我們以基督信仰為核心價值來服務受輔者,採教牧式輔導。「教牧式輔導」是運用信仰資源與心理輔導兩個專業整合之下所結合出的助人模式,我們相信神的祝福將使輔導成效更佳,而達到身心靈更健康的狀態。 我們除了以專業的心理諮商技能來幫助受輔者外,我們都相信有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