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靈糧堂
每一次從營會(婚輔溝通營或濃情蜜意夫妻營)回來,總能看見伴侶們臉上泛著輕省與微笑;那是關係上的突破,壓力被卸下,對未來有了盼望;是我參與家庭事工服事最大的滿足。 從前在牧養過程中看見弟兄姊妹遭遇各種難處時,心裡常深感挫折與無奈,卻愛莫能助。許多問題的背後都指向生命與關係,其中與伴侶的關係更是深深影響著個人與神與人的關係。 與事奉團隊一起服事這世代的情侶和夫妻,本非我們的專業;同工們每一次的真實敞開…
馬鞍峰教會華理克牧師曾說:「健康的教會必是自然增長的教會。」在台北靈糧堂,「醫治」是建造門徒的一環,身體或內在醫治可以與牧養、裝備等配合,幫助弟兄姊妹生命突破,進入命定。「身體醫治」也能夠與傳福音結合,見證神的大能,領人歸主。 異象與事工重點 台北靈糧堂醫治中心的緣起自1987年起,聖靈引導當時負責禱告的劉美珊教師為人做醫治釋放的禱告,自2007年教會整合五重職事後歸屬於啟示性事奉處5P之一 (P…
2003年左右,幾對傳道同工夫婦被當時牧養處處長周莊碧明牧師委任跟隨親職事工召集人紀惟明執事,學習以聖經為主軸Growing Family International 的親職教材。我們夫妻就開始了祝福之旅! 第一個祝福,是我們自己的婚姻與親子關係!在忙碌的服事中,我們開始正視我們的夫妻親密度以及對孩子的價值觀/生命傳承的光景,如今全家關係更加的真實透明與親密!第二個祝福,是親職教師團隊的成型與生命…
成立背景 當台北靈糧堂思考轉型為小組教會的時候,同工們參訪新加坡堅信浸信會,注意到他們從教會成立社服機構,取得社會資源服務社會並傳揚福音的策略。1999年台灣經歷了「921大地震」,當時教會落實小組教會滿三年,也發揮了小組教會的行動力,以牧區為單位持續每天到四個災區點參與賑災服務,並在不到三年的時間成立教會。在賑災的過程中我們遇到的困難之一是:災民接受我們的服務,卻又害怕進入教會。感謝主,我們除了…
事工介紹 敬拜中心隸屬於啟示性事奉處,自2008年成立,涵蓋過去崇拜部、聖樂部的事工,下設七個組:崇拜組、敬拜團、詩班、佈道團、舞團、訓練組、行政組。敬拜中心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執行成人國語崇拜的運作,並提升教會敬拜的品質。各組分工如下: 1.崇拜組:崇拜組負責主日崇拜的製作,於週間連絡講員信息、敬拜團詩歌、製作靈糧消息、PPT檔案、確定崇拜流程、聯絡招待團隊、聖餐週預備聖餐,並將各項資訊傳遞給各福音…
福民平宅社區中以人口眾多混居、老殘、精障、智障人口及單親家庭比例極高,因此生活功能薄弱,家庭結構不健全,呈現出多元複雜且難以解決之問題,這些家庭因素也影響到下一代的人格成長與發展。平宅中即可見有些家庭三代皆居於平宅,由原本的一個貧窮家庭繁衍為多個貧窮家庭。且平宅中居民幾乎都是未得之民,受到黑暗權勢捆綁極為嚴重。 記得第一次跟隨謝明宏牧師至福民平宅行軍禱告時,看到眼前的景象時,令我難以想像在大台北的…
萬華福民社區是大約三百戶左右的社會平價住宅區,屬於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所有,專供中低收入戶申請居住。與緊鄰在一起早期興建的西園國宅,外觀上幾乎找不出明顯的分界,而獨成特殊面貌的一個聚落;就座落在萬華的西邊近淡水河岸處,正好位在西園路、艋舺大道和環河南路等交通幹道所交相切隔出的區域。 這一塊屬於萬華的地界,雖然座落在萬華已經將近四十年,但其特殊屬性和需要卻是直到二○一二年五月中旬才真正被萬華靈糧福音中心…
六年前,台北靈糧堂來到萬華設立福音中心,設址在桂林路31號。當時所領受的是一個「河邊異象」,要在河邊之地建立強而有力的基督教會,收復過去被仇敵竊佔之地和被擄的百姓。這些年來在淡水河及大漢溪邊都結出許多果子,並進而在大台北各行政區看見福音中心如雨後春筍一般被建立起來,成為台北母堂的衛星教會,深入各個社區,把福音帶進許多家庭。 然而在萬華地區我們隱約覺得仍有一大片未得之地,去年夏天就屢次聽聞有多位內地…
二○一一年底,深坑靈糧福音中心交由帶職同工承接負責、石碇靈糧福音中心開拓成立後,我原依規劃擬全力投入安康靈糧福音中心同工團隊的建造,但神的意念高過我的意念,當陳淑媛牧師說:「妳可以一面建造同工,一面開拓教會」,這句話就像一支箭穿透我的心。於是我開始禱告尋求。「新店」這個地方開始躍進我的腦海,神彷彿告訴我:要在新店建造「新的殿」,並要我像約書亞一樣剛強壯膽,不要怕;當我把腳跨進約旦河裡,河水就會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