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靈糧堂
看著她喜出望外的分訴,好受感動!神不但沒有忘記這圈外的羊,且早在十二年前就為他們籌措外展基金了。 外展緣起──是主「運籌」、靠主「帷幄」 在金三角的一片荒地上,我們將新婚所有首飾賣得的三萬兩千泰銖拿在手上做奉獻禱告,心中卻起了一個意念:「提存什一」。當下實在不解,因為這筆款項加上所有家當連帶兩條命不都全數交給宣教工場了嗎?為何還要再分別出什一來?為了不冒消滅聖靈感動的險,就去銀行開個戶把這三千兩百…
以植堂和宣教為核心價值的教會,必須提供完整的宣教教育,及體驗宣教的平台,使多數的會眾都能夠具體參與宣教。 這些年來,台北靈糧堂在台灣眾教會的心目中,是一個迅速拓植分堂的教會,整個靈糧堂系統植堂事工的蓬勃,也是令眾教會十分稱羨的。根據靈糧網絡統計,截至二○○九年九月,台灣已經有八十一間靈糧堂,除了板橋靈糧堂以外,其他的分堂都是在一九八八年之後開拓的,而且其中與「台北靈糧堂參與」有關的新分堂超過半數。…
台灣教會不可再對基層宣教無動於衷,再不可讓本位主義攔阻基層百姓得救之路。 約一百五十年前,西方宣教士捨棄優渥的生活環境來到窮困落後的台灣,因著文化宗教的衝擊,雖遭受各樣逼迫誣陷,宣教士們仍然用炙熱的胸膛擁抱台灣百姓。他們透過醫療宣教,用敲鑼打鼓說故事的方式,使目不識丁的農民明白上帝救恩。因著這些甘願「落在地裡死了」的麥子,基督的福音得以在台灣這片土地生根開花結果。 初代台灣信徒都是基層百姓 當初台…
何宗?何派? 常有人問靈糧堂是屬於什麼宗、什麼派、什麼會?好像是浸信會,但又不全像,因為偶爾在靈糧堂也看見有點水禮的。台北靈糧堂本身沒有按立長老,但很多其他國家的靈糧堂卻又有長老。似乎比較接近福音派,但從創辦人趙世光牧師主持佈道會中卻也常看見神蹟醫病的聚會。特別最近這幾年,靈糧堂在敬拜、讚美、禱告方面,似乎與傳統福音派很不一樣。外面開始有人把我們歸在靈恩派,有人把我們歸在聖靈第三波,其實我們真不曉…
1954/9/28 第一屆浸禮,趙世光牧師主領,共八人。地點:新店碧潭。 1955/2/4 第二屆浸禮,趙牧師主領,共二十人。地點:會幕堂。 1956/2/5 第一次按立六位執事:盛關頤姊妹、曹文彥弟兄、陳劉世玲姊妹、翁達申弟兄、孫葉雲珍姊妹、張許其湘姊妹。 6/2 第三屆浸禮,盧祺沃牧師主領,共十人。地點:會幕堂。 10/26 第四屆浸禮,盧祺沃牧師主領,共十人。地點:會幕堂。 一九五四至五六年…
廣播對人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它以滴水穿石的方式,每天、每分每秒藉音樂、話語,影響人們的思想、情緒及行為態度,許多人從它獲得資訊及慰藉。依據最近的調查,廣播人口約佔全國人口50%,換言之有壹仟萬人,他們的心靈每天被廣播影響與衝擊。 廣播聽眾對於收聽到音訊,不論是什麼,都只有兩個選擇,聽或不聽,若聽則代表他需要,他認同,這時他的心靈完全開放,任由主持人耕耘。瞭解了這點,作為基督教廣播媒體的經營者就不…
異象與實踐 以賽亞書六十章15至22說: 「你雖然被撇棄被厭惡,甚至無人經過,我卻使你變為永遠的榮華,成為累代的喜樂。你也必喫萬國的奶,又喫君王的奶。你便知道我──耶和華是你的救主,是你的救贖主,雅各的大能者。我要拿金子代替銅,拿銀子代替鐵,拿銅代替木頭,拿鐵代替石頭;並要以和平為你的官長,以公義為你的監督。你地上不再聽見強暴的事,境內不再聽見荒涼燬滅的事。你必稱你的牆為拯救,稱你的門為讚美。日頭…
奧蘭多靈糧堂成立于一九九七年十月五日,是由舊金山矽谷生命河靈糧堂負責,臺北靈糧堂協助成立的教會。 羊群發出馬其頓呼聲 一九九七年初,由於臺北靈糧堂收到現居奧蘭多會友發出馬其頓的呼聲,於三月初差派一位師母前來實地勘察一個月。深覺華人在異地靈裡生活貧乏,實在需要福音;又看到有些華人基督徒在美國人的教會聚會,無法參與服事也沒有歸屬感;另有些基督徒則迷失於物質生活的追求許久未到教會;還有些小留學生因父母不…
一九九六年,神在聖地牙哥北郡開始了一個跨教會的家庭小組聚會。參加的弟兄姊妹們來自不同的教會,因其居所附近缺少小組交通的機會。他們聚集只有一個單純的心意即要在小組中彼此造就與建立,但他們卻不知神的心意不只於此。 加入普世宣教隊伍 透過一九九八年夏舉行的第一屆北美靈糧特會,聖靈更新的工作在他們中間如火如荼的展開。經過禱告與尋求後,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十日開始了聖地牙哥靈糧堂第一次的主日崇拜。剛開始主日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