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靈糧堂
謝禮興執事(後排左二)全家 這個村落原本是個福音難以開展的地方,卻在中文補習班的福利事工中被神得著! 恭喜台北靈糧堂55週年,在神的國度中,立意建造榮耀的教會獻給坐在寶座上的天父。有幸在這廿年中,在此成長並參與服事,特以此文來分享教會如何以外展事工輔助植堂宣教。 當教會推動生活中的僕人服事,和在福音事工中的福利行動(雙福事奉),打破了我先前處理福音拓展事工的守舊思維──福音工作就是要單純,不要與其…
在一個教會成為外展型的教會之先,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觀看,且是用主的眼光來觀看。當世界進入新世紀,亞洲化、綠能化,全球在追尋新的生活方式時,教會要用什麼眼光來看這個世界,要用什麼身分來投入這個世界,是旁觀者?是觀望者?還是先驅者?唯有教會以上帝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才能走在世界的前端,成為時代的先知與轉化的力量。 喬美倫教師 觀看下一個世代 二○○九年上半年最暢銷的書之一,費理曼的《世界又熱又平又擠…
王桂華牧師(左一)與周神助牧師夫婦合影 去年和周牧師及眾同工一起到以色列,發現各國的領袖都稱他為「周爸爸」,他那父親的恩膏已經進入萬國萬邦,將眾聖徒都帶入合一的團隊裡。 民國七十七年,我有幸進入台北靈糧堂服事,當時台灣各神學院、特會常邀請周神助牧師分享「團隊服事」。那時候台灣各教會多半只聘一對牧師夫婦牧會,而靈糧堂卻有一群牧師傳道,這在當時正是許多教會想要學習的。周牧師走在教會的尖端,難免會遇到一…
劉永行牧師(右一)與彰化地區靈糧牧者合影 服事時有時不免會感覺到孤單和氣餒,神常使我回想起當年一起在母堂打拼的好同工。 一、屬靈遮蓋的包容與成全 剛進入台北靈糧堂團隊時,接到一個追思禮拜的服事,那是我生平第一次辦追思禮拜。沒有想到一不小心,不知道什麼地方得罪了家屬,竟使得那位家屬宣稱要發函給全台灣兩千間教會,他們已經先一一列舉出來,要告發周神助牧師和周莊碧明師母的十大罪狀。這真是嚇壞了我這個剛到靈…
原台北靈糧堂植堂處自二○○九年元月一日起,轉型並更名為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簡稱為靈糧網絡)。同時在全教會的組織架構中,也作了大幅度的更新和調整,旨在期待靈糧網絡能夠落實網絡的功能。 感謝神的恩領,在靈糧眾堂會齊心努力完成大使命中,截至今年九月在全球各地共成立兩百卅二間堂會。這是我們要感恩的,更是要持續努力的。而在不斷拓植建立教會中,為要落實堂會間的關懷,且也看到聯結上的需要性、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
團契時代運動會拔河比賽 當我要開始任何事工,很自然地就會先想找同工建立團隊,因為周哥都是這樣做事工,我也自然就這樣學著做! 廿年前就讀中華神學院最後一年,我來到台北靈糧堂實習。畢業後隔年即至台北靈糧堂服事,當時正是團契及成人主日學鼎盛的巔峰時期。我及師母進入平均年齡比我們大十歲以上的活石團契當輔導。那年我廿九歲,已婚有女,就被指派至中壯年牧區,平均年齡卅三歲至五十五歲的活石團契當輔導。與其說我是團…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一8) 二○○三年台北靈糧堂經由禱告共同領受了未來靈糧堂「四中」的宣教方向,並由宣教植堂訓練處擬訂了宣教策略。「四中」依據地理位置,分別是中國、中南半島、中亞和中東;以下是「四中」的方向與策略: 中國 「四中」的方向與「公元兩千年福音運動」、「10/40窗」福音未得之民,以及現今備受華人教會關…
劉群茂牧師 合一使台北靈糧堂成為格外蒙福的教會。 台北靈糧堂是一個何等蒙福的教會!我常勉勵教會的傳道同工,服事最重要的是跑得遠、跑得久,帶出真正的影響力。屆滿五十五年的台北靈糧堂正越跑越精神、越跑越得勝,她如此蒙福極重要的關鍵就是合一。 第一個合一是:領袖與神的合一。在台北靈糧堂學習多年,其中最深刻的榜樣就是周神助牧師的禱告。從建立24小時禱告中心以來,五七班晨禱就是周牧師身先士卒,帶領眾同工參與…
這些年來有許多外來的講員都不約而同地勉勵我們:台北靈糧堂要被神使用成為台灣及城市的祝福;同時,我們也聽見教會應當要參與城市轉化,城市轉化是教會的責任。因此,當我們尋求教會前面的道路該如何具體落實時,透過討論及禱告尋求一段時間後教會的同工逐漸得到共識。 自從我進入牧養處服事後,深深感受到台北靈糧堂應當盡力成為台北這城市承受從神來祝福的管道。讓台北因著眾教會而蒙福,這是神託付給我們的責任與恩典。但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