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01
【55週年特刊】五重職事之運作

五重職事不是教會運作的新理念,而是聖經對教會建造的原則;不是教會的架構,乃是建造教會功能。五重職事「代表」主耶穌基督來建造祂自己的教會。 五重職事不是教會運作的新理念,而是聖經對教會建造的原則。「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四11~13)五重職事的功…

2009.01.01
【55週年特刊】全新的你──更新轉化的小組生活

我是快廿年的靈糧寶寶,我愛我的教會。深深感謝這些年教會的牧養、栽培與成全,拯救了我們全家。有人問我:「妳在台北靈糧堂這麼久,妳認為台北靈糧堂的DNA是什麼?」我會很肯定地回答:「愛神。」就是從主任牧師到剛進教會的慕道友,都愛慕神,並且都很願意為主耶穌做些什麼。無論是慕道班的同工或啟發課程的同工們,很多在此受洗不久,就願意馬上奉獻委身在團隊裡,感謝讚美主!這是主賜給我們的奇異恩典。 不過就在這幾年我…

2009.01.01
【55週年特刊】使徒性門徒小組教會

一、使徒性門徒小組教會的聖經意義 1.使徒性:「使徒」是差派或被差派的意思,就是差派出去完成神的使命。既被神差派,就帶著神給我們的權柄和能力來完成神的使命。差派是整個使徒性的觀念。「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約廿21) 2.門徒:門徒訓練的整個重點是為了能夠建造成為一個使徒性的教會。門訓最要緊的是帶出生命與事奉的能力,因此帶出有恩膏的門徒是門訓的重點,沒有恩膏,就不叫門訓。使徒性的教會…

2009.01.01
【55週年特刊】核心價值帶出教會生命力

香港611靈糧堂 教會有核心價值就能夠召聚團隊,並且能夠發展、往前行。 我愛台北靈糧堂我的母堂,我愛周神助牧師,我愛周莊碧明師母。值此記念母堂五十五週年之際,我要表達我對母堂衷心的感激。我更要感謝神,藉趙世光牧師建立了台北靈糧堂,以致今天能夠成為611靈糧堂的祝福和遮蓋。 接納與遮蓋下茁壯 我要感謝周牧師、師母。還記得在一九八九年神學院畢業的那一年,當時正在安息年中的周牧師來到剛於美國西岸成立的芥…

2009.01.01
【55週年特刊】召聚與連結 成就國度異象

高雄靈糧堂王繼忠牧師(後排中) 面對未來五十年的發展,是召聚的時刻,是異象清晰傳遞與緊密連結落實的時刻──這是靈糧大家庭的當務之急。 不可否認,神復興的浪潮,正在亞洲全面展開。人們渴望神的話語和聖靈的能力帶來教會的復興與職場的轉化,全地要看見神榮耀的彰顯。「神的國不在乎言語,乃在乎權能」,因此教會的建造要不斷地思想─ ─什麼才是合乎聖經與神心意的教會模式。 教會的建造不能隨著傳統模式。隨著傳統作決…

2009.01.01
【55週年特刊】榮耀的時刻──得勝之歌

亞太特會聯結老中青幼四代,合一的恩膏透過一屆屆的特會傳遞。 聖經所記載的人物中,撒母耳是聖殿裡忠心的服事者,牧羊的大衛是場上英勇的戰士,捕魚的彼得是教會的磐石⋯⋯。神可以使用各年齡層的將領,在他們所屬的世代中為主爭戰。 由一九九七年的兒童敬拜讚美學校的課程與訓練開始,歷經七年的深化,由北台灣教會,逐步延伸到全台灣各宗派的兒童屬靈生命提升。二○○四年帶著國度宏觀的角度,關懷神國國度的復興,成為兒童與…

2009.01.01
【55週年特刊】在自省中突破與成長

朱國樑牧師(右)與妻子朱施美妃牧師合影 從經驗中學習,不迴避過錯,找出問題的根源。問題問得好,就會更靠近答案。 「我要提說耶和華所行的;我要記念祢古時的奇事。我也要思想祢的經營,默念祢的作為。」(詩七十七11∼12) 教會正持續地更新改變,以五重職事打造教會的組織,希望兄姊的生命、恩賜、品格與服事不斷提升,而過程中不可缺席的一大環,則在於行政、管理的提升與發揮。當我面對教會更新,希望能更有效連結弟…

2009.01.01
【55週年特刊】我們將看見 亞洲屬於耶穌

周牧師問他們有什麼夢想,是他這個屬靈父親可以祝福或成全的?他們異口同聲表示「要看見亞洲被神得著,亞洲屬於耶穌!」 當神的命令發出,要為父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時,台北靈糧堂成人牧區開始傳講「成全文化」,而青年牧區傳講「尊榮文化」,因著兩代同時回應神的心意,「Asia for JESUS」就在此時被成全建立,二○○九年七月開始,正式成立「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國度豐收協會」。 「AsiaforJE…

2009.01.01
【55週年特刊】親職教育與社區宣教

在這寶貴的成長過程中,我享受到事奉主的甘甜,也喜樂地天天往社區宣教;如此的宣教人生,更是神對我生命極大的提昇與祝福。 一九九九年,台灣921大地震,賑災期間,我是南投名間家園再造工作室主任。因當時曾接受過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的「親親寶貝──親職成長課程」的訓練,之後除積極參與災區重建工作外,也開始用親職成長教育的課程來介入社區,成為宣教的媒介,兩年之後成立名間靈糧堂。今年正值921十週年,我從名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