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01.01
【45週年特刊】乘聖靈之浪

內湖靈糧堂的異象與聖工,正在神的浪潮之上,滿載著恩膏與祝福,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 教會漸由波濤而歸於平靜,各樣的事工次第展開,並且我們在忍受患難中,蒙了神百般的恩典、格外的眷顧,使全體同工們能一起同心領受真道、相信日後的祝福必大過先前的祝福,阿們!在這一年我們盼望能有更優質的崇拜,期待能有更多的代禱與投入,使我們能在穩健中邁開步履、向前走。 我們的異象:活出敬虔的生命,建立基督化家庭,建造榮…

1999.01.01
【45週年特刊】走在上行之路

我們的事工分為一般小組及兒童牧區、青少年小組、大專小組。福音外展的事工有社區成長班和安養中心。 小組事工 一、一般小組:有一個台語小組、三個年長小組、一個全職媽媽小組、一個社青小組、五個一般性小組。 1.台語小組:針對一些年長習慣使用台語者而成立,目前正裝備她們向同族群的長者傳福音。 2.年長小組:感謝主給中年姊妹們有負擔服事年長者。年長者本身除了向社區鄰居及親友傳福音,也針對一間老人院做福音事工…

1999.01.01
【45週年特刊】確信神要攪動全宜蘭

一九九九年七月十日是蘭陽靈糧堂滿五週年的日子,回首以往展望未來,願將以下領受與各位分享: 神為我們建立健全的屬靈環境 我們教會有一個口號:「在親密的關係裏彼此建立,並且一起傳福音」。初到宜蘭只有我們夫婦兩人,透過傳福音與召聚回到宜蘭的靈糧兄姊,成立了第一個小組。沒有教會的招牌,沒有正式會堂(在我家客廳聚會),這樣維持一年半。由於資源少,患難與共的精神強,故一旦進入教會就少有離開。我們教會的弟兄姐妹…

1999.01.01
【45週年特刊】蛻變為安提阿型教會

主後一九八八年三月,教會議決至三重開拓教會。同年七月,三重靈糧堂正式成立。這是本堂設立卅四年以來,第二次的拓植行動(第一次是於一九七三年開拓了板橋靈糧堂)。一九八九年二月宣教年會,神藉著祂的僕人宣示我們應從耶路撒冷型的教會,轉變為安提阿型的教會。同年四月,賽克牧師的復興特會更為台灣眾教會帶來深遠的影響。在信徒僅四十餘萬,教會僅有二千五百餘間的情況下,台灣教會領袖們提出:到公元二千年,台灣要有一萬間…

1999.01.01
【45週年特刊】將萬有帶回祂完全的旨意裡

「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要悔改,信福音。」(11-15)是主耶穌在地上傳道時的一個主要信息。因為神確定要「因為祂無比的權柄,藉著祂無窮的大能,將萬有帶回祂完全的旨意裏。這不僅是主耶穌工作的目標,也是使徒們工作的目標。在教會發展的歷史過程中,福音的廣傳,復興運動一波一波的興起,都是神國不斷的在往前推展的明証。 活出基督的榮美 教會於1997年初成立了國度事奉中心。我們的目標是要看見當一個人被主得…

1999.01.01
【45週年特刊】屬靈補給站 琳琅滿目

隨著小組分區牧養的推動,強本南進異象的落實,以及僕人事奉的福音出擊,台北靈糧堂的會友不斷的增長,對大台北地區的恩慈行動也愈來愈俱影響力,甚至對全島的福音化也逐漸有所進展。有鑑於弟兄姊妹、慕道朋友,及社會大眾對「服務」品質的要求愈來愈高,教會對社區的服務、資源的整合運用,理當愈來愈專業化,所以有「事業處」的部門在靈糧堂的組織架構中出現。 事業處的部門服務對象主要是「對外的」,這有別於其他教會部門服務…

1999.01.01
【45週年特刊】管理有道 井然有序

使徒行傳第六章一~七節記載,當時的教會因為信主的人增多,以致在行政管理上有了疏忽,於是十二使徒叫了眾門徒來,要把教會行政管理的工作分別出來交由他們去負責,而十二使徒則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於是從眾門徒中揀選了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由他們來管理教會的行政工作。聖經告訴我們,當教會如此作以後,上帝的道興旺起來,門徒數目加增甚多,而且有許多祭司信從這道。 專業人才的教會管理 一間注重管理…

1999.01.01
【45週年特刊】隱藏的嗎哪 解心靈乾渴

參與電話福音協談,神給我的感動是「神願世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二4)、「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得三9)、「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路四18)。至今服事已七年了,看見祂藉著電話協談、傳福音、作見證勸化、安慰、鼓勵、教導、警戒、指引、代禱,聖靈奇妙的工作把上帝的恩典分享給人,包…

1999.01.01
【45週年特刊】福音傳真 觸動人心

「我本來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然而祂還賜我這恩典,教我把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傳給外邦人。」 影視傳媒試金石 700俱樂部,這座宣教的堡壘,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歷經十餘寒暑,始終肩負著任重道遠的使命,這其間走過無數心靈的孤島,挽救了許多失喪的靈魂。為電視媒體在宣教禾場上留下了佳美的腳蹤。 正因為電視無遠弗屆的影響力,四年前教會乃在其固有的牧會型態下,跨足參與了這項跨時空的宣教行列,發揮了教會之外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