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2
【2023靈糧誌No.52】澎湖新會堂正式動工:與神共同築夢,建造榮美的聖殿

2023年 2 月 4 日,澎湖靈糧福音中心籌備多時,終於迎來了新會堂動土感恩禮拜。「一路上困難沒有少過,但我們是作夢的人,想蓋一間榮耀的教會,讓澎湖人看見基督徒的榮美。」主責澎湖靈糧福音中心的羅維正牧師與陳東琳師母笑言,建堂從十年前的夢想開始,如今不只「美夢成真」,神更超乎所求所想地,讓工程進度超前百分之二十,比原計畫提早三個月,預計在 2024 年9 月完工、2025 年 3 月裝潢告一段落。…

2023.12.04
【2023靈糧誌No.52】破碎中降服:在服事中學會輕省、經歷三倍財務供應

「我害怕孤單,做什麼都要迎合別人,因為我希望跟每個人都很好,想要滿足大家的期待,在這樣的想法下,讓我很沒有自信。」委身於週日學生崇拜、目前就讀台北教育大學體育系大二的盧恩勛,原先有許多自我否定的想法,卻在跟隨台北靈糧堂年度異象「全然降服、全人贖回」的過程,透過各種營會的服事、奉獻的參與,經歷神奇妙的供應。 「今年二月,是我最被破碎的時候。」2023年二月,盧恩勛在台北靈糧堂學生區舉辦的「Encou…

2023.12.04
【2023靈糧誌No.52】降服於天父的愛,贖回夫妻之愛

今年(2023)的『全然降服、全人贖回』異象,對我來說,贖回的前提,是必須知道生命有哪部分被奪走,可當生活沒有太多狀況的時候,我們其實不太會察覺自己失去了什麼。」任職於台北靈糧堂創意處的范文亭傳道分享,婚後至今,儘管她與丈夫邱照容盡力將家庭關係擺在首位,但隨著雙方工作日益忙碌,生命的優先次序隱約受到動搖,尤其在進入備孕後,范文亭開始猶豫,他們真的要有孩子嗎?抑或維持現狀就好?「這樣的想法,讓我意識…

2023.12.04
【2023靈糧誌No.52】從全職同工到弟兄姊妹,一起在降服中被贖回

預備走進 2024 年,此時回頭來檢視 2023年台北靈糧堂的異象「全然降服、全人贖回」,神帶領整間教會走入什麼樣的突破? 「神給我一個負擔,特別是上半年專注在全職同工的牧養。」主任牧師周巽正談到,全職同工長期服事弟兄姊妹,時常忽略自己裡面的需要,因此必須先被更新,「降服是認出我們需要被服事,也需要繼續被福音不斷更新和拯救。」 從三月開始,教會全職同工先後參與情感整全特會、City to City…

2023.12.04
【2023靈糧誌No.52】不論距離多遙遠,你也可以是這個家的一份子

線上聚會的你,不孤單!2020 年年中,台北靈糧堂因應疫情爆發,正式成立「台北靈糧堂雲端教會」,更在 2022 年 4 月21 日展開第一次的線上小組,讓教會在新時代的轉型中繼續向前走,也讓分布在各國的雲端家人們,在關係連結中,經歷到神國的真實與愛。 偶然遇見雲端,信仰生活不再孤單 生活在他鄉,分別來自日本和香港的柯佳儀、Pauline,在加入雲端教會前,因為語言不通,加上疫情動盪,難有固定聚會,…

2023.12.04
【2023靈糧誌No.52】是影像服事,讓我的生命變完整

拜疫情之賜,過往三年,教會在崇拜與轉播的品質上,也有了更多的提升。加上靈糧山莊2.0完成後,從側邊轉正的主舞台,不但以適合影像呈現的黑色背景為主,更擁有一整片的LED牆,讓崇拜體驗和視覺呈現上,都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本期《靈糧誌》邀請到週六與週日崇拜的影視團隊主責蔡佳翰、張正杰(下稱小花),兩人都有超過十年在教會影像服事的經驗,  透過他們這幾年在疫情期間的轉型、思考,和弟兄姊妹分享箇中心得。 當…

2023.12.04
自日本出發的音樂宣教使命,踏上台灣展開「圓夢之旅」

「奇異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前我失喪,今被尋回,瞎眼今得看見……」82歲的岸義紘牧師,在舞台上吹奏著薩克斯風,演出深受經典詩歌《奇異恩典》,清新悠揚的樂器聲音配上柔和的燈光,很難不令聽者舒展眉頭。 10月底,岸義紘自日本遠道而來,在台北靈糧堂舉辦七場音樂佈道會、跨教會共近三十場演出,在許多場合中,他會在演出前,為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對台灣殖民所犯下的罪,向台灣的弟兄姊妹下跪道歉,令在場…

2023.12.04
【2023靈糧誌No.52】山莊整建大事記

2022年 -8月20日、8月21日,在超過百位義工的投入下,「山莊巡禮」順利完成,總共八場的導覽場次,加上兩場自由參觀場次,兩天累計近 1200 位弟兄姊妹。 -9月8日,靈糧山莊開始為期兩個月的拆除工程。 -10 月,主舞台上約 2000 公斤重的十字架大理石牆被卸下。 -12 月,進入裝修設計、選材的細部確認。 -9月28日,開工感恩禮拜。   2023年 -11 月,陸續發現靈糧…

2023.12.04
【2023靈糧誌No.52】睽違24年大翻修,在跨世代溝通中迎向下個七十年 專訪山莊整建核心團隊

當許多人睽違一年多,再次走進整建後的靈糧山莊,應該會為大廳的三根柱子印象深刻。從 LED 打造的雲火同柱、中間環繞的生命樹柱,到右側座落於Living Stone活石咖啡廳、由金色馬賽克磚鑲嵌的磐石出水柱,在在都彰顯了台北靈糧堂是一個「接待神同在」的居所。 「若是神不在我們中間,只是空有一棟新的建築物,是沒有意思的。」主責設計面構想的台北靈糧堂創意藝術媒體處處長、「Let’s build—同心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