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2
再思「開展.傳承.轉化」

「因為你要向左向右開展;你的後裔必得多國為業,又使荒涼的城邑有人居住。」(賽五十四3)講到得地為業,我們第一個想到的是以色列人出埃及,準備進入應許之地,這整個過程需要經歷很大的改變。 英文中Transition跟Change都可以翻譯成「改變」,常聽到外國講員說:「We are in the season of transition.」到底Transition跟Change有什麼差別?如果以色列百…

2018.10.02
誰是斜槓青年

「耶西的兒子大衛得居高位,是雅各神所膏的,作以色列的美歌者,說:耶和華的靈藉著我說:他的話在我口中。以色列的神、以色列的磐石曉諭我說:那以公義治理人民的,敬畏神執掌權柄,他必像日出的晨光。」(撒下廿三1~3)   現在職場流行「斜槓人生」。這樣的說法起源於2007年一位紐約時報專欄女性作家Marci Alboher所寫的一本書《 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A…

2018.10.02
兩個父親的戰爭

最近反同婚的愛家公投跟挺同婚的平權公投,在第二階段的連署都達標送入中選會,雙方陣營進入直球對決。表面上看來,它是一場爭取婚姻平權和維護家庭價值的公民運動之間的對決;但從基督信仰的本質來看,它卻是一場真理與謊言的對決,我稱它為「兩個父親的戰爭」。在進入主文之前,我想先表明基督徒對同婚爭議的觀點,祈能化解不必要的誤解。首先,我們愛所有不同性別傾向的人,願意為他們爭取應有的權益,但反對不合神心意的性行為…

2018.10.02
成為活石,轉化職場

我們是「使徒性門徒小組教會」,門訓跟小組生活,就是為了讓我們成為神可以差派的教會。而教會要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教會」,是我們往前走的方向。為什麼我們要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教會?   一、我們是活石 「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棄的,卻是被神所揀選、所寶貴的。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作聖潔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

2018.10.02
以人為中心 在愛中建造成全——訪晏信中牧師談牧養職場領袖

十五年前,晏信中牧師在上帝的帶領下,先進入職場當了一年的製作人,再到瑞典念聖經學院;在職場的那一年,他在台北靈糧堂青年牧區成立了第一個社青小組,啟動了往後日益茁壯的社青區(註),先後建立了26個事工團隊。2011年,上帝召喚他牧養演藝圈內的藝人,經歷了七年,藝人小組從一開始的3、4位成員,到如今已有30多位組員,且對年輕世代發揮極大的影響力。   捨天花板作地板 以人為中心的牧養 過去,…

2018.10.02
超越獎杯 找到真正的價值

「藝人Sandy跟我同教會耶!」也許你曾在教會的特會及活動中,看見吳姍儒Sandy服事的身影。其實12歲就在台北靈糧堂聚會的藝人吳姍儒Sandy,信主已16年;今年的青年覺醒特會,就站在台上以自身的生命經歷,鼓勵青少年要倚靠上帝,訂出夢想。 Sandy小時候,家裡裝修房子,來的一整隊工班都是基督徒,「你能想像在工地裡播詩歌,師傅們在飯前禱告嗎?」後來設計師帶著Sandy進了教會。早熟的她,小學畢業…

2018.10.02
我們都是人生勝利組

身為世界知名企業SONY在台灣的人力資源協理,長期從事人資管理及人才發展策略,Lisa(林惠媚)除了日常的人力資源管理之外,也要經常性的處理一些突發狀況,以及提供專業的諮詢解決各式各樣問題,常常都要面對一些不確定的狀況。生性積極樂觀的她,面對每天的挑戰,都會充滿自信與勇氣,因此也更加賣力的專注在工作上,她很喜歡現在的工作:「因為我喜歡和人在一起,喜歡深度瞭解人。也喜歡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帶來的成就感」…

2018.10.02
夢想家

2008年,對於現況工作感到疲乏的我,在一個偶然機會下,開始跨領域接觸公共藝術與社區設計,也正式開啟人生另一段獨特的旅程。 人生上半場——在迷濛的視界等待 因著社區工作,我的「生活頻道」從電腦螢幕框框,轉換到了沒有邊際的社區。我樂此不疲地在各地城鄉之間穿梭,勇於接觸陌生、難搞的人事物,帶領許多集體創作工作坊,也為了達到人與人之間更細緻的對話,開始接觸拍攝紀錄片、挖掘社區角落故事。我很確定,這就是我…

2018.10.02
社會企業——追求公義,翻轉企業價值觀

在台灣,有的社會企業專門替落後地區提供產品或服務,弭平城鄉與貧富差距,有的則是創造就業機會解決弱勢族群的失業問題,這些社會企業特色是「在地化」,即使規模不大,卻彰顯對土地的深厚感情。 創世記一章28節中,「上帝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上帝早已將管理這地的權柄賜給我們,如今,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可以為社會或環境問題做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