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3
世代敬畏耶和華

感謝神賜給我敬畏耶和華的父母,自幼在家庭禮拜中,讀經、背經,唱詩歌;幼時他們教導孩子們許多短詩,其中一首:「信、信、信、信、信、信、信,我要信,耶穌基督降世,為要救罪人……」,這首輕快的短歌,我很喜歡。父母敬神愛人、樂於助人、喜樂給予……,這些品格都傳給孩子們。 在美東婚後第七年,丈夫成為傳道人,兩年後他到加州牧會,三年後——他四十歲那年,一個人週一在教會時被聖靈大大澆灌。他遇見主後,生命大有改變…

2018.05.13
我和我的小耳朵寶貝——人生有夢,有神踏實

人的夢,神的夢 結婚後我有個夢,當一個全職媽媽,在家專心育兒,讓孩子在家自學,夫妻倆已決定要生三個孩子,用心陪伴孩子成長……,於是等到婚後兩個孩子相繼出生,我們舉家搬到中部,心想可以定居下來,好好完成我的夢想。但是有一天,另一個真實的夢開啟了新的人生旅程,這一天我夢到自己懷了老三,接著靈修時又讀到詩篇一二七篇3~5節中:「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最後在聽主日信息時,講題竟是「懷孕生子」,接連三次…

2018.05.13
從台灣「婚姻家庭」議題的危機看教會與國度的轉機

危機就是轉機,但是沒有「轉」,仍然會「危」 許多國內外牧者、禱告團隊、國際情勢分析都不約而同的指出,2020對台灣是關鍵性的一年,2018年到2020年這三年是非常關鍵的三年。除了禱告,我們能做什麼? 2013年基督教媒體報導:「婚姻家庭 全民決定」11月13日萬人凱道訴求,展現堅定維護婚姻家庭的決心。對我來說,「怎麼會這樣?」2016年11/17立法院要通過同婚法案,對我而言更是一個晴天霹靂,「…

2018.05.13
脫離億元債務,經歷更新與自由——吳桂枝姊妹的見證

「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詩卅四18) 看到現在的吳桂枝姊妹,很難想像肩上扛著這麼重的擔子、身體又這麼羸弱的她,這一生是怎麼走過來的。 廿多年前,吳桂枝因為當公司人頭負責人,受連累背負了超過1億元的龐大債務。這麼大筆的天文數字要怎麼還?沒有人可以幫、也沒有辦法湊出錢來還債,因此吳桂枝索性選擇不去面對;反正要錢沒錢、要資產也沒資產,乾脆任由債權單位處理。她從來沒想過,有一天竟然有機…

2018.05.13
如何帶出門徒

最近台北本堂的主日崇拜和受洗人數有下滑現象,牧長同工探討了一些可能的原因,擬定因應對策。我個人覺得跟門徒訓練有密切的關係,這種現象反映出一個事實:自己作主門徒容易,為主帶出門徒困難;也反映出一個問題:不是不帶,而是不知如何帶。一個完整的門徒訓練包含了受洗→受教→受膏→受差四個動作,缺一不可,不能只做半套。我們不只要使人成為主的門徒(make disciple),也要使主的門徒成為能帶出門徒的人(d…

2018.05.13
超過一張文憑的恩典

我在助人專業領域工作快20年,已經是一個專業的助人者,為什麼還要來讀書? 四年前,我任職機構的院長對我說:「你應該再去讀書,把文憑拿到!」我很聽話開始找學校,靈糧神學院「牧靈諮商碩士科」的整合(心理諮商+內在醫治+屬靈操練)引起我的興趣,因此進入就讀;沒想到,神卻為我預備一個更新生命的旅程。   走向健康——天人物我的和諧 四年的學習對我的意義是什麼?我認為是走向健康。但甚麼是健康?我喜…

2018.05.13
門訓傳承 永續經營——如何挑選與培養接班人

提摩太後書二章1至2節是傳道人的座右銘,也是我很喜歡的一段經文:「我兒阿,你要在基督耶穌的恩典上剛強起來。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我們從這段經文來看如何傳承,以及傳承的原則: 傳承是永續經營 首先,在我的觀念中:傳承,不僅是「老的一代對新的一代」,另外也會同時發生「懂的人,教導不懂的人」。所以,傳承這件事,基本上是講「門訓」。 在服事中,我具體所要做的傳承…

2018.05.13
2018年1月至3月大事記

1月起,辛亥、和平KC館育兒友善園,分別成立「爸比媽咪敲敲話」「快樂學習酷玩會」等兩個家長成長團體,建立互動關係,合計服事60對親子。 1月起,社會關懷處為符合政府長照2.0規範,「長者居家照顧服務團隊」向政府申請設立「社團法人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附設台北市私立愛鄰居家式服務類長期照顧服務機構」,以機構名義繼續「長者居家照顧服務」。 1月至2月,宣植處接待匈牙利及瓜地馬拉跨文化團隊共10位,在台為…

2018.05.13
心的器皿 新的器皿——訪林瑋玲老師談靈神的創新開展與傳承

如果有機會走趟靈糧神學院院區,或是瀏覽靈神的網頁,你會有許多新發現。神學院靈活地使用不同的媒體素材,不僅吸引人眼球,也讓人看見學校活潑的生命力。這些全是靈神老師、企劃處同工和學生們心血的結晶。 重視「三教」:言教、身教、境教的學校 靈糧神學院是間培育主工人的學校。在靈神授課並負責企劃處的林瑋玲老師認為,所謂的教育,不單指「言教」——知識上的傳遞;言教之外更重要的是老師們的「身教」,這帶來的影響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