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新春祝福寶│推薦│書籍&電影
文/牧養支援處
刊登日期/ 2024.02.01
│書籍│
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珍妮芙・彼尤特、露易絲・莫爾斯 著 / 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既是醫生也是失智病患的作者,從信仰角度提供專業見解,消弭對此病的偏見與刻板印象,肯定患者仍可擁有美好充實的生活。
禱告解密(提摩太・凱勒 著 / 希望之聲):禱告既是與上帝交談,也是與祂相遇;我們在驚歎中經歷親密、掙扎,也認識祂同在時的屬靈實際。我們並非每次禱告時都會有這些,但這每一項都應該是我們一生禱告的主要成分。
為父起義(克里斯・韋羅頓 著 / 異象工場):作者指出本世代文化之戰的得勝關鍵,在於贏得男士們的內心戰役。本書以獨到眼光,致力於幫助男士們發揮內心深處潛能,除去孤兒的靈,恢復破碎家庭,進入神所賜的命定。
誰說字句叫人死 — 從釋經史看典範的轉移( 蔡麗貞 著/校園):從解經原則綜觀聖經,除了「以經解經」,更從教會歷史明白解經走向;記取錯誤教訓,吸取優秀解經的真知灼見,達到「宣講基督、傳揚福音」的終極目的。
你吃的鹽跟我吃的飯不一樣(柳子駿 著 / 天恩出版社):世代關係嚴重撕裂,如何避免對上一代視而不見,對下一代充滿偏見?作者以幽默的口吻、易懂的例證,探討兩代之間互相理解的關鍵,使世代傳承成為一件美事。
馬丁路德的門徒培育班:再思十誡、使徒信經、主禱文、洗禮與聖餐(蔡麗貞 著 / 華神):馬丁路德以「信仰問答」作為門訓材料,使聖道透過十誡、使徒信經、主禱文、聖禮等主題,展現歷久彌新的信仰力道。
相愛又相爭 — 教會衝突的反思(許志超、蕭壽華 著 / 證主):許博士透過行為科學分析,解說人在判斷上的偏差及衝突的前因後果;蕭牧師則以教牧觀點與聖經教導回應上述分析。兩者相濟,有助於關係張力的衝突與預防。
│電影│
我如何度過這個夏天(How I ended this summer,2010,俄):講述在北極氣象觀測站的兩名觀測員,因著彼此在專業與工作態度上的差異,在冰天雪地中所引發一連串考驗人性與友情,最終誤會冰釋,重新攜手回歸自然的故事。
親愛的外人(幼な子われらに生まれ,2017,日):是外人?還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家人?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家」又該如何界定?本片透過重組家庭繼父母與子女間的愛與矛盾,深刻探討現代家庭的本質與「家人」的定義。
明天別再來敲門(En man som heter Ove,2015,瑞典):歐弗被鄰居稱為惡鄰,因他在社區中像個惹人厭的糾察隊。其實思念亡妻的歐弗早已萌生死意,一家新搬來的住戶卻打亂了他的生活,陪同他走出生命的困境
就愛斷捨離(Happy Old Year,2019,泰):舊物、愛情、乃至人生,斷捨離意味著「有捨才有得」;但自己能忘記、捨去,並不代表對方也是。那些曾經的自私、罪咎,必須坦然去面對,好好地說再見,斷捨離才真正大功告成。
自由之聲(Sound of Freedom,2023,美):由真實事件改編,講述美國國安局探員提姆,負責追查兒童人口販賣相關案件,將孩童從犯罪組織與哥倫比亞叢林中解救出來的故事。以寫實且懸疑的劇情,呼籲各界重視人口販賣問題。
永不放棄(Facing the Giants,2006,美):一部帶有勵志色彩的電影,講述了一個戰績並不好的球隊在教練的訓練下堅定信念、艱苦訓練最終取勝的故事。全劇帶出一個重要理念:贏得勝利並不是最終目的,追求卓越的過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