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翰福音18:15
西門‧彼得跟着耶穌,還有一個門徒跟着。那門徒是大祭司所認識的,他就同耶穌進了大祭司的院子。
-
約翰福音18:16
彼得卻站在門外。大祭司所認識的那個門徒出來,和看門的使女說了一聲,就領彼得進去。
-
約翰福音18:17
那看門的使女對彼得說:「你不也是這人的門徒嗎?」他說:「我不是。」
-
約翰福音18:18
僕人和差役因為天冷,就生了炭火,站在那裏烤火;彼得也同他們站着烤火。
-
約翰福音18:19
大祭司就以耶穌的門徒和他的教訓盤問他。
-
約翰福音18:20
耶穌回答說:「我從來是明明地對世人說話。我常在會堂和殿裏,就是猶太人聚集的地方教訓人;我在暗地裏並沒有說甚麼。
-
約翰福音18:21
你為甚麼問我呢?可以問那聽見的人,我對他們說的是甚麼;我所說的,他們都知道。」
-
約翰福音18:22
耶穌說了這話,旁邊站着的一個差役用手掌打他,說:「你這樣回答大祭司嗎?」
-
約翰福音18:23
耶穌說:「我若說的不是,你可以指證那不是;我若說的是,你為甚麼打我呢?」
-
約翰福音18:24
亞那就把耶穌解到大祭司該亞法那裏,仍是捆着解去的。
-
約翰福音18:25
西門‧彼得正站着烤火,有人對他說:「你不也是他的門徒嗎?」彼得不承認,說:「我不是。」
-
約翰福音18:26
有大祭司的一個僕人,是彼得削掉耳朵那人的親屬,說:「我不是看見你同他在園子裏嗎?」
-
約翰福音18:27
彼得又不承認。立時雞就叫了。
三次否認
記得小園禱告,前途甚覺茫茫;不能片時儆醒。
讓主獨自憂傷;主啊!我心仍然愛你。
記得最後晚餐,立志為主受苦;如何急難來臨,
三次竟不認主;主啊!我心仍然愛你。
往事不堪回首,直奔天路何疑;願主恩手帶領,
甘心負軛從之;主啊!你知道我愛你。
一、彼得三次否認主
沒有人料到(包括彼得自己),他會三次否認主,只有主知道。
1.「自信」不可信:彼得是既勇敢又自信的人。在幾小時前,他誠心表示「願意為主捨命」(約十三37),但他失敗了,且是徹底的失敗了。聖經告訴我們:自以為站立得穩的要小心。彼得可能知道自己的缺點是衝動,但優點是可靠,沒想到他不但在缺點上失敗,在優點上也跌倒。弟兄姊妹,可靠不是我們的優點,乃是神的保守。
2.我不是(17,25節):彼得三次說「我不是」,與耶穌被捉時一再聲稱「我就是」(6〜7節),成為明顯的對照。我們可看出最勇敢的門徒,還是不可靠;而主在最危急中,還是可信可靠的。求主除去我們血氣的勇敢、肉體的立志,以剛強、仁愛、謹守的靈來代替。
3.彼得也同他們站著烤火(18節):彼得作夢也沒想到他會三次否認主,更不會想到當主危難時,他會站在仇敵一邊一同烤火。若非主的保守,我們不但會失敗,甚至會與仇敵站在一邊。
二、光明磊落的耶穌
1.「暗審」光明磊落的耶穌:他們半夜偷偷捉耶穌、審耶穌,與耶穌光明磊落的行事為人成為明顯的對比。求神使我作一個像主耶穌一樣,光明磊落的人。
2.左臉右臉的真義:這些人不光明的捉拿耶穌、審訊耶穌,更不光明的動手打耶穌。當耶穌被打的時候,耶穌說:「我若說的不是,你可以指證那不是;我若說的是,你為什麼打我呢?」(23節)不知你會不會覺得奇怪,為什麼耶穌沒有轉右臉給他打(參太五39),反而嚴厲的質問他?彼得曾三次否認主,但耶穌復活後,叫人去「告訴門徒和彼得」,這是應用左臉右臉的原則;耶穌被釘時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廿三34)這也是主應用左臉右臉的原則。求主賜智慧給我們,明白並應用左臉右臉的原則。
三、立時雞就叫了(27節)
1.人不如雞:雞完全順服神,很準時的叫了,但彼得卻三次「叫不出來」。求主使我能如雞一樣完全順服。
2.雞的提醒:彼得在餘生的每一天,清晨聽到雞叫時,都再一次被提醒:「我是不可靠的;但我縱然失信,神仍是可信的。」
默想
NULL
回應
求主使我能在任何環境中,勇敢智慧的「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
靈修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