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5 | 使徒行傳十七:16-十七:34

禱讀: 30節

經文內容
  • 使徒行傳17:16

    保羅在雅典等候他們的時候,看見滿城都是偶像,就心裏着急;

  • 使徒行傳17:17

    於是在會堂裏與猶太人和虔敬的人,並每日在市上所遇見的人,辯論。

  • 使徒行傳17:18

    還有伊壁鳩魯和斯多亞兩門的學士,與他爭論。有的說:「這胡言亂語的要說甚麼?」有的說:「他似乎是傳說外邦鬼神的。」這話是因保羅傳講耶穌與復活的道。

  • 使徒行傳17:19

    他們就把他帶到亞略‧巴古,說:「你所講的這新道,我們也可以知道嗎?

  • 使徒行傳17:20

    因為你有些奇怪的事傳到我們耳中,我們願意知道這些事是甚麼意思。」

  • 使徒行傳17:21

    (雅典人和住在那裏的客人都不顧別的事,只將新聞說說聽聽。)

  • 使徒行傳17:22

    保羅站在亞略‧巴古當中,說:「眾位雅典人哪,我看你們凡事很敬畏鬼神。

  • 使徒行傳17:23

    我遊行的時候,觀看你們所敬拜的,遇見一座壇,上面寫着『未識之神』。你們所不認識而敬拜的,我現在告訴你們。

  • 使徒行傳17:24

    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 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

  • 使徒行傳17:25

    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甚麼;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

  • 使徒行傳17:26

    他從一本(本:有古卷是血脈)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

  • 使徒行傳17:27

    要叫他們尋求 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

  • 使徒行傳17:28

    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們作詩的,有人說:『我們也是他所生的。』

  • 使徒行傳17:29

    我們既是 神所生的,就不當以為 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藝、心思所雕刻的金、銀、石。

  • 使徒行傳17:30

    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 神並不監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

  • 使徒行傳17:31

    因為他已經定了日子,要藉着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叫他從死裏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

  • 使徒行傳17:32

    眾人聽見從死裏復活的話,就有譏誚他的;又有人說:「我們再聽你講這個吧!」

  • 使徒行傳17:33

    於是保羅從他們當中出去了。

  • 使徒行傳17:34

    但有幾個人貼近他,信了主,其中有亞略‧巴古的官丟尼修,並一個婦人,名叫大馬哩,還有別人一同信從。

保羅在雅典的宣教

一、多神多話的雅典城 1.多神的城市(16節):這個馳名於世的文化城,有一件更出名的事,就是「滿城都是偶像」。據說雅典的偶像比人口還多。可惜這個多神的城市,不但沒帶給雅典人心的滿足,反而使他們在虛空與無奈中過活。台灣這樣多廟宇、偶像,給我們心靈的滿足、永恆的盼望嗎? 2.多士的城市(18節):雅典人崇尚學術自由,人人自認是學者,有人自成一派,有人志同道合匯合一起,最主要的有兩派: (1)斯多亞派:相信萬物都是神(泣神論),而凡事都有天意,神是易怒的靈,人對一切應毫無怨言的接受(近似宿命論)。 (2)以彼古羅派:不關心神是否存在,人生最重要的事是享樂,人死一死百了。可惜這多學、多士的文化城,也沒有給他們帶來心靈的滿足。 3.多話的城市(21節):這是說說聽聽的城市,他們很會聊天,也喜歡沒有結論的辯論(17〜18節)。似乎有聊不完的話題,其實沒有什麼新的、有意義的內容。一天過一天,寶貴的生命就是在這種說說聽聽中度過,這種「無聊」的習慣很富感染力,住在那的客人也都感染這「清談」之風。你是否有這種習氣? 4.多耳的城市(20節):多話與多耳是密不可分的。雅典喜歡講,因他們也喜歡聽。可惜他們的耳朵不是喜聽真道,而是發癢,善於聽一些稀奇怪誕的事。在「說說聽聽」中,他們不要結論,不要真理與權威,更不要行動。 二、滿心焦急的使徒 1.有所看見的使徒(16節):保羅到雅典不是觀光。他ㄧ個人在那「等候」同工,他以神的眼光去觀察這城市。你是否常常以神的眼光觀察周遭的人事物? 2.滿心焦急的使徒(16節):你是否曾為有那樣多的人不認識神、拜偶像焦急? 3.熱切傳道的使徒(17〜18節):他不但傳福音給會堂中的猶太人,也傳給市面上所碰見的各種人,他更傳福音給雅典的「兩門學士」。 4.勇敢智慧的使徒:保羅靠主一個人勇敢的站在亞略巴古(最高的法庭)當中,面對這一群最有學問、最好辯、最迷信的雅典人,他智慧的以未識之神為講題,來介紹這位真神。 三、未識的真神 1.造物主(24節):不是被造的偶像。祂「造物」也「造人」(26節)。 2.天地主(24節):祂是天地的主,也是人類的主。祂不像偶像需住在人造的殿中,需人手來服事。 3.賜恩主(24節):賜給人生命、氣息、萬物。 4.生命主(26,28節):祂定準我們的年限,我們的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28節)。 5.可尋的主(27節):祂離我們不遠,可以尋求揣摩祂。 6.命令的主(30節):祂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 7.審判的主(31節):人的生命是到神審判台前去的旅程。 8.復活主、可信的主(31節)。 四、雅典的首批信徒 聽眾中有譏誚的(32節),有延擱決志者(32節)。不過感謝神,還是有一些人相信主(34節)。
默想

回應

我願傳福音給拜偶像的人。

靈修搜尋

b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