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8 | 使徒行傳十九:1-十九:10

禱讀: 11節

經文內容
  • 使徒行傳19:1

    亞波羅在哥林多的時候,保羅經過了上邊一帶地方,就來到以弗所;在那裏遇見幾個門徒,

  • 使徒行傳19:2

    問他們說:「你們信的時候受了聖靈沒有?」他們回答說:「沒有,也未曾聽見有聖靈賜下來。」

  • 使徒行傳19:3

    保羅說:「這樣,你們受的是甚麼洗呢?」他們說:「是約翰的洗。」

  • 使徒行傳19:4

    保羅說:「約翰所行的是悔改的洗,告訴百姓當信那在他以後要來的,就是耶穌。」

  • 使徒行傳19:5

    他們聽見這話,就奉主耶穌的名受洗。

  • 使徒行傳19:6

    保羅按手在他們頭上,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他們就說方言,又說預言(或譯:又講道)。

  • 使徒行傳19:7

    一共約有十二個人。

  • 使徒行傳19:8

    保羅進會堂,放膽講道,一連三個月,辯論 神國的事,勸化眾人。

  • 使徒行傳19:9

    後來,有些人心裏剛硬不信,在眾人面前毀謗這道,保羅就離開他們,也叫門徒與他們分離,便在推喇奴的學房天天辯論。

  • 使徒行傳19:10

    這樣有兩年之久,叫一切住在亞細亞的,無論是猶太人,是希臘人,都聽見主的道。

全人的事奉與完全的福音

一、全人的事奉 1.腳的事奉(1節):保羅不辭勞苦,走遍各城各鄉。為了神的國度,為了搶救靈魂,為了建立教會,他用他的腳忠心服事神。你肯獻上腳來服事神嗎? 2.口的事奉(8節):保羅獻上口,隨時隨地傳福音。 (1)放膽講道(8節):沒有「籌備會」,保羅舉行了九十天的佈道大會。這種佈道會需要信心,更需要膽量。 (2)辯論神國的事(8節):這不是台上台下權威式的傳講,而是面對面交流式的辯論。 (3)勸化眾人(8節):這是保羅在會堂中的事奉。 3.頭的事奉(9節):會堂的事奉遇見挫折,保羅轉移陣地,到哲學家的大堂,名叫推喇奴的學房去。由會堂到推喇奴不是「退」,而是「轉進」。這的事奉是較著重信仰的思想戰。兩年七百三十天,天天的佈道辯論,使一切住亞西亞的人(包括猶太人、希利尼人)都聽見主的道(10節))。求主再來復興我們,使我們再來承擔這種天天、長期的佈道。 4.手的事奉(11節):教會常多注重並操練口的事奉,卻忽略手的事奉。使徒行傳中,我們看見主不但藉使徒的口事奉,也藉使徒的手(徒五12)事奉。主藉彼得的手(徒三7),藉腓利的手(徒八6),藉保羅的手行了許多的神蹟奇事。耶穌應許我們不但能「講」祂所講的,「做」祂所做的,甚至「做」比祂更大的事。求主復興我們手的事奉。 5.靈的事奉:上面四種事奉,其實也都需要用靈來事奉,不過在此保羅按手在這些人身上,使聖靈降在人身上的事奉(6節),更需要是靈的事奉。 二、完全的福音 1.約翰的洗(3節):施洗約翰雖已死數十年,但他的影響相當深遠。在以弗所有些人受「約翰的洗」,他們悔改,注重公共道德與社會正義,也有些模糊的信心。可惜對福音真道認識不清,對聖靈的內住與充滿也「毫無所聞」。你對福音的認識與經歷完全嗎? 2.奉耶穌的名受洗(5節):施洗約翰再三宣告,他「不是基督」,他只是為主預備道路。我們不但要悔改信主,也要奉祂的名受洗。你信而受洗了嗎? 3.受聖靈(2節):信主與受聖靈有時同時發生,有時因人的無知與信心不清楚,而沒有受聖靈的信心與經歷。有很多信徒在信主受洗時,對聖靈與這些約翰的門徒一樣,「毫無所聞」。你認識聖靈,領受聖靈了嗎? 4.醫治與趕鬼(11〜12節):福音不但把我們從罪中救出來,也把我們從撒但的國度、邪鬼的捆綁中完全釋放出來。另一方面我們也相信,祂為我們受鞭傷,我們就得醫治。我們相信神用醫藥醫治人,但也相信神樂意直接醫治人。你有被主釋放及醫治的經歷嗎?
默想

回應

我們願以全人的事奉,來傳完全的福音。

靈修搜尋

b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