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3 | 使徒行傳二十二:1-二十二:16

禱讀: 8節

經文內容
  • 使徒行傳22:1

    「諸位父兄請聽,我現在對你們分訴。」

  • 使徒行傳22:2

    眾人聽他說的是希伯來話,就更加安靜了。

  • 使徒行傳22:3

    保羅說:「我原是猶太人,生在基利家的大數,長在這城裏,在迦瑪列門下,按着我們祖宗嚴緊的律法受教,熱心事奉 神,像你們眾人今日一樣。

  • 使徒行傳22:4

    我也曾逼迫奉這道的人,直到死地,無論男女都鎖拿下監。

  • 使徒行傳22:5

    這是大祭司和眾長老都可以給我作見證的。我又領了他們達與弟兄的書信,往大馬士革去,要把在那裏奉這道的人鎖拿,帶到耶路撒冷受刑。」

  • 使徒行傳22:6

    「我將到大馬士革,正走的時候,約在晌午,忽然從天上發大光,四面照着我。

  • 使徒行傳22:7

    我就仆倒在地,聽見有聲音對我說:『掃羅!掃羅!你為甚麼逼迫我?』

  • 使徒行傳22:8

    我回答說:『主啊,你是誰?』他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拿撒勒人耶穌。』

  • 使徒行傳22:9

    與我同行的人看見了那光,卻沒有聽明那位對我說話的聲音。

  • 使徒行傳22:10

    我說:『主啊,我當做甚麼?』主說:『起來,進大馬士革去,在那裏,要將所派你做的一切事告訴你。』

  • 使徒行傳22:11

    我因那光的榮耀不能看見,同行的人就拉着我手進了大馬士革。

  • 使徒行傳22:12

    那裏有一個人,名叫亞拿尼亞,按着律法是虔誠人,為一切住在那裏的猶太人所稱讚。

  • 使徒行傳22:13

    他來見我,站在旁邊,對我說:『兄弟掃羅,你可以看見。』我當時往上一看,就看見了他。

  • 使徒行傳22:14

    他又說:『我們祖宗的 神揀選了你,叫你明白他的旨意,又得見那義者,聽他口中所出的聲音。

  • 使徒行傳22:15

    因為你要將所看見的,所聽見的,對着萬人為他作見證。

  • 使徒行傳22:16

    現在你為甚麼躭延呢?起來,求告他的名受洗,洗去你的罪。』」

智慧的分析─保羅向猶太人分析

保羅在危機中的勇敢,及處理危機的智慧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多次勇敢的面對要吞吃他的暴民,並以智慧的話,來處理那似乎解不開的危機。本段保羅處理危機給我們不少教訓。 一、語言運用的智慧 1.以希利尼話發言(徒廿一37):面對千夫長,他運用人認為有教養的希利尼話發言。 2.以希伯來話對猶太人(2節):這是猶太人最敬佩、最親切的語言。本來他們面對保羅的勇敢與人格,他們已經「靜默無聲」(徒廿一40),現在聽到希怕來話,「就更加安靜了」(2節)。 3.為主學更多語言:若有機會,能為主學更多語言,不但對傳福音方便,對人際溝通也佔很多便宜。 二、認同的智慧 1.種族的認同:「我原是猶太人」(3節),為傳福音,我們應儘量與自己同胞認同。 2.宗教的認同(3節):保羅表明,他是迦瑪列門下最熱心的猶太教徒。 3.態度的認同(4節):對於教會信徒,他表明過去是極力逼迫教會者。傳福音時,求主賜我們先認同、後見證的智慧。 三、勇敢作見證的智慧 保羅運用語言及認同,不是只為個人的安全,而是為傳福音、作見證的機會。保羅這段見證,很值得我們參考。除適當運用語言與認同外,他給我們得救見證三段式的美好範例。一是信主前,二是信主經過,三是信主以後的情形。你會作你信主得救的見證嗎? 四、問問題的智慧 1.主啊,你是誰?(8節):面對天上那極威嚴又極溫柔的聲音,他沒有回答,也沒有反駁。他問了一個極重要的問題。過去他一直以為他認識主、愛主、熱心服事主,但現在他整個推翻先前的認識,謙卑的、直接的問主說:「你是誰?」這問題他一生一直問,甚至他丟棄萬事,為要「認識基督」。你直接問過主這問題嗎?你對主的認識越來越深嗎? 2.主啊!我當作什麼(10節):既然認識祂是「主」,就應問祂這問題。我們應當每天問祂這問題。 3.認識主需要: (1)主榮耀四面的光(6,11節)。 (2)主的話(8節)。 (3)聽明白(9節)。 (4)順服主的聲音(10節)。 五、介紹亞拿尼亞的智慧 1.情調他按律法是虔誠人(12節):這是猶太人喜歡的。 2.為一切…猶太人所稱讚(12節)。 3.我們祖宗的神揀選了你(14節):律法、祖宗是猶太人心最親切的。保羅在此強調,基督徒除承認耶穌是基督以外,並不是標新立異,更不是另創一個與祖宗不同信仰的神。 六、你所逼迫的拿撒勒人耶穌(8節) 這是保羅認識教會是基督的身體的基礎。另外,這句話也表明耶穌的謙卑與獨一。主沒說:我是耶路撒冷、伯利、大數…的耶穌。
默想

回應

求主賜我處理危機的智慧。

靈修搜尋

b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