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太福音9:14
那時,約翰的門徒來見耶穌,說:「我們和法利賽人常常禁食,你的門徒倒不禁食,這是為甚麼呢?」
-
馬太福音9:15
耶穌對他們說:「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陪伴之人豈能哀慟呢?但日子將到,新郎要離開他們,那時候他們就要禁食。
-
馬太福音9:16
沒有人把新布補在舊衣服上;因為所補上的反帶壞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
-
馬太福音9:17
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裏;若是這樣,皮袋就裂開,酒漏出來,連皮袋也壞了。惟獨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裏,兩樣就都保全了。」
-
馬太福音9:18
耶穌說這話的時候,有一個管會堂的來拜他,說:「我女兒剛才死了,求你去按手在她身上,她就必活了。」
-
馬太福音9:19
耶穌便起來跟着他去;門徒也跟了去。
-
馬太福音9:20
有一個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 ,來到耶穌背後,摸他的衣裳繸子;
-
馬太福音9:21
因為她心裏說:「我只摸他的衣裳,就必痊癒。」
-
馬太福音9:22
耶穌轉過來,看見她,就說:「女兒,放心!你的信救了你。」從那時候,女人就痊癒了。
-
馬太福音9:23
耶穌到了管會堂的家裏,看見有吹手,又有許多人亂嚷,
-
馬太福音9:24
就說:「退去吧!這閨女不是死了,是睡着了。」他們就嗤笑他。
-
馬太福音9:25
眾人既被攆出,耶穌就進去,拉着閨女的手,閨女便起來了。
-
馬太福音9:26
於是這風聲傳遍了那地方。
除哀•除舊•除漏•除死
一、「除哀」喜樂
這所講的禁食與我們現在的禁食禱告,意義上有些不同。這所說的禁食較偏重為罪定期及習慣的「哀慟」禁食,而不是為工作或爭戰的禁食。
1.新郎同伴的喜樂(15節):猶太人新婚不是馬上到外面度蜜月,而是留在家一週與最親密的朋友一齊吃喝快樂。在這期間新郎朋友怎可哀慟禁食呢?耶穌比喻自己是新郎,門徒是祂親密同伴。因此只可喜樂,不能哀慟。
2.主同在的喜樂(15節):主與我們「同在的時候」實在是喜樂的。現在主藉聖靈可以不斷與我們同在,這種同在比與門徒肉身的同在更真實、更豐富。你是否常經歷主同在的喜樂?
3.日子將到,新郎要離開他們(15節):感謝神,耶穌肉身同在雖有盡期,但祂透過聖靈的同在卻「直到世界的末了」。
二、除舊佈新
1.新布補舊衣服,新酒裝在舊皮袋(16〜17節):猶太人最熱中保持現狀。他們尊重傳統過於尊重真理;敬拜遺傳過於敬拜神。文士與法利賽人的共同任務是「在律法四周築籬」。另外有一些稍微開明一點的猶太人,他們接受一些新觀念、新信仰,卻硬要把這些新觀念補在舊傳統,把新信仰裝在舊遺傳。你是否也一樣捨不得舊觀念、舊傳統、舊作法,並不是因它是真理,只因是我們多年、多代的習慣?
2.新酒裝在新皮袋(17節):主耶穌賜給我們新生命、新能力、新性情、新國度,我們不能補在舊傳統、舊觀念中,也不能裝在舊性情、舊儀式、舊條文中。新生命要求新態度,新能力要求新奉獻,新性情要求新決心,新國度要求新行動。主的救恩是以赦罪開始,以更新為過程,以煥然一新結束。不要讓你的「舊人」來「利用」救恩,要讓恩典來「使用」你的「全人」。
三、「除漏」痊癒
1.患了十二年的血漏:在猶太人看來,這婦人所患的病,不但是痛苦的,也是可恥的;古典中記載了十一種以上的治療方法,這婦人找遍所有醫生,試盡所有治療方法,用盡一切費用,卻「血漏」如故。金錢耗盡是小事,生命在不斷流血中枯乾是更嚴重的事。你是否患「屬靈」的血漏,你的生命、能力是否不斷在流失?
2.蒙醫經過:
(1)「來」:「來」永遠是蒙恩的第一步。
(2)「摸」:這是信心的接觸。我們不可只「來」湊熱鬧,「來」擠耶穌。那信心的一觸是極重要的。
(3)「她心說」(21節):這是對心說話,也是信心的宣告。我們不但要「信」,也要把信「說」出來。
四、除死復活
感謝主,祂不但「除哀」、「除舊」、「除漏」,祂更「除死」。
1.按手(18節)與拉手(25節):求「按手」,主卻「拉手」。主雖不照字面聽我們祈求,但祂全能的膀臂卻永遠可靠。
2.善後與亂嚷:面對死亡、人的善後,只能哭、嚷,只能買棺安葬。主的善後是使我們復活。孰優?孰劣?
默想
回應
主,求你教導我用口說出信心,用手摸到信心的對象。
靈修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