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30 | 以斯帖記一:1-一:22

禱讀: 斯一1-22

經文內容
  • 以斯帖記1:1

    亞哈隨魯作王,從印度直到古實,統管一百二十七省。

  • 以斯帖記1:2

    亞哈隨魯王在書珊城的宮登基;

  • 以斯帖記1:3

    在位第三年,為他一切首領臣僕設擺筵席,有波斯和米底亞的權貴,就是各省的貴冑與首領,在他面前。

  • 以斯帖記1:4

    他把他榮耀之國的豐富和他美好威嚴的尊貴給他們看了許多日,就是一百八十日。

  • 以斯帖記1:5

    這日子滿了,又為所有住書珊城的大小人民在御園的院子裏設擺筵席七日。

  • 以斯帖記1:6

    有白色、綠色、藍色的帳子,用細麻繩、紫色繩從銀環內繫在白玉石柱上;有金銀的床榻擺在紅、白、黃、黑玉石的鋪石地上。

  • 以斯帖記1:7

    用金器皿賜酒,器皿各有不同。御酒甚多,足顯王的厚意。

  • 以斯帖記1:8

    喝酒有例,不准勉強人,因王吩咐宮裏的一切臣宰,讓人各隨己意。

  • 以斯帖記1:9

    王后瓦實提在亞哈隨魯王的宮內也為婦女設擺筵席。

  • 以斯帖記1:10

    第七日,亞哈隨魯王飲酒,心中快樂,就吩咐在他面前侍立的七個太監米戶幔、比斯他、哈波拿、比革他、亞拔他、西達、甲迦,

  • 以斯帖記1:11

    請王后瓦實提頭戴王后的冠冕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看她的美貌,因為她容貌甚美。

  • 以斯帖記1:12

    王后瓦實提卻不肯遵太監所傳的王命而來,所以王甚發怒,心如火燒。

  • 以斯帖記1:13

    那時,在王左右常見王面、國中坐高位的,有波斯和米底亞的七個大臣,就是甲示拿、示達、押瑪他、他施斯、米力、瑪西拿、米母干,都是達時務的明哲人。按王的常規,辦事必先詢問知例明法的人。王問他們說:

  • 以斯帖記1:14

    見上節

  • 以斯帖記1:15

    「王后瓦實提不遵太監所傳的王命,照例應當怎樣辦理呢?」

  • 以斯帖記1:16

    米母干在王和眾首領面前回答說:「王后瓦實提這事,不但得罪王,並且有害於王各省的臣民;

  • 以斯帖記1:17

    因為王后這事必傳到眾婦人的耳中,說:『亞哈隨魯王吩咐王后瓦實提到王面前,她卻不來』,她們就藐視自己的丈夫。

  • 以斯帖記1:18

    今日波斯和米底亞的眾夫人聽見王后這事,必向王的大臣照樣行;從此必大開藐視和忿怒之端。

  • 以斯帖記1:19

    王若以為美,就降旨寫在波斯和米底亞人的例中,永不更改,不准瓦實提再到王面前,將她王后的位分賜給比她還好的人。

  • 以斯帖記1:20

    所降的旨意傳遍通國(國度本來廣大),所有的婦人,無論丈夫貴賤都必尊敬他。」

  • 以斯帖記1:21

    王和眾首領都以米母干的話為美,王就照這話去行,

  • 以斯帖記1:22

    發詔書,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方言通知各省,使為丈夫的在家中作主,各說本地的方言。

亞哈隨魯王統管天下

在導論中,已經介紹《以斯帖記》是波斯王朝亞哈隨魯王時代的著作,時間點介於第一次歸回與第二次歸回之間,也就是《以斯拉記》六章與七章之間。只是因為《以斯拉記》與《尼希米記》連續記載著三次歸回,因此我們將《以斯帖記》放在最後來讀。 《以斯帖記》記載以色列人在波斯時代,險遭滅族的命運,因著全族的禁食禱告,末底改與以斯帖的努力,得以勝過敵人哈曼,這也是猶太人至今仍守普珥日的由來。 一、亞哈隨魯在書珊作王 首先,我們看見當時的波斯帝國如日中天,成為中東的霸主「從印度直到古實,統管一百二十七省」,這表示由南亞-中亞- 中東- 非洲,全都在波斯帝國的治理之下,比之前的亞述帝國與巴比倫帝國,還要大上許多。「亞哈隨魯」是波斯的第五任君王,執政時期約為主前 486-464。他的王宮在「書珊城」,位於波斯灣以北 200 公里,在今伊朗境內靠近伊拉克邊境之處。 二、亞哈隨魯大擺筵席 當「亞哈隨魯」登基「在位第三年」,他召聚「各省的貴冑與首領」,這是一場極大的聚集,上述各地 127 省的首領應該都到齊。王舉行一場宴會,長達「一百八十日」,也就是半年之久。一方面展現了帝國的財富,一方面也集中帝國的權力「他把他榮耀之國的豐富和他美好威嚴的尊貴給他們看」。 國宴結束後,王也在「書珊城」大擺筵席,款待城內的居民「七日」。筵席極其奢華,搭設彩色的帳棚、床榻在大理石地上,且「用金器皿賜酒…御酒甚多,足顯王的厚意」。除此之外「王后瓦實提在亞哈隨魯王的宮內也為婦女設擺筵席」。 三、亞哈隨魯廢去王后 「書珊城」的筵席到了「第七日」最後一日,「亞哈隨魯王飲酒,心中快樂」,便派人傳「王后瓦實提頭戴王后的冠冕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看他的美貌」,但王后不肯,「所以王甚發怒,心如火燒」,他便與坐在位上的「七個大臣」相商。他們認為王后之舉「不但得罪王,並且有害於王各省的臣民」,因為婦女會因此仿效「就藐視自己的丈夫」。 最後,他們決定降旨「不准瓦實提再到王面前,將他王后的位分賜給比他還好的人」,並且將「所降的旨意傳遍通國,所有的婦人,無論丈夫貴賤都必尊敬他」。於是詔書就「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方言通知各省」。 本章為《以斯帖記》提供了完整的時代背景,波斯帝國的盛世,君王的威勢,以及他缺一個王后的事實。這個缺位使得「以斯帖」來到王的身邊,在猶大人滅族行動中,得以成就上帝的旨意。
默想

我是否在歷史的洪流中,看見主的手仍在掌權?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在人的國中掌權,讓我們存敬畏的心,觀看你的作為,在最不容易的時代,你仍然介入歷史,保守屬你的百姓。阿們!

靈修搜尋

b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