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5 | 馬太福音十二:9-十二:21

禱讀: 太十二12,17〜21

經文內容
  • 馬太福音12:9

    耶穌離開那地方,進了一個會堂。

  • 馬太福音12:10

    那裏有一個人枯乾了一隻手。有人問耶穌說:「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意思是要控告他。

  • 馬太福音12:11

    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有一隻羊,當安息日掉在坑裏,不把牠抓住、拉上來呢?

  • 馬太福音12:12

    人比羊何等貴重呢!所以,在安息日做善事是可以的。」

  • 馬太福音12:13

    於是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復了原,和那隻手一樣。

  • 馬太福音12:14

    法利賽人出去,商議怎樣可以除滅耶穌。

  • 馬太福音12:15

    耶穌知道了,就離開那裏,有許多人跟着他。他把其中有病的人都治好了;

  • 馬太福音12:16

    又囑咐他們,不要給他傳名。

  • 馬太福音12:17

    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

  • 馬太福音12:18

    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揀選、所親愛、心裏所喜悅的,我要將我的靈賜給他;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

  • 馬太福音12:19

    他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

  • 馬太福音12:20

    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

  • 馬太福音12:21

    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

我所揀選所親愛的

今天是第二個因安息日起的衝突,可見當時猶太人多麼看重安息日,甚至到一個狂熱的地步。 耶穌在安息日醫治一個手枯乾的人,而被指責干犯安息日。由於以法利賽人的標準而言,安息日不可作的事實在太多了,而且還可以再作解釋的,因此治病在此成為一個安息日可不可作之事的議題。但是諷刺的是,他們的質疑與後來的商議,卻是要害耶穌。當耶穌說「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時,也暗示了這群法利賽人才真正的干犯了安息日─在記念造生命的主的日子中,思想如何害生命! 但是耶穌首先還是給了他們一個『合乎律法』的回答─安息日可以救羊,當然也可以救人。由昨天的回答到今天的回答,耶穌顯示出他對律法的熟悉與對律法精意的洞察,已到爐火純青之境。 面對會堂勢力的傷害,耶穌繼續出去面對廣大的需要,很顯然的,他一切的動作,不是為了他自己的「形象」、「名譽」、「看重」這些現代人以為不可或缺的東西,他只有一個目的,正是馬太在此所作的解說「叫公理得勝」。 馬太在此的引句出自以賽亞書四十二章與六十一章,二處所提及的都是一位耶和華的僕人。四十二章提及這位僕人,是神用靈揀選的,是滿足神心意的,這僕人不揚聲,不喧嚷,默然成就神託付予他的職分,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將公理傳開。這僕人不是自我膨脹以致輕看軟弱傷殘者的,他來正是使天下都進入公義的統治,使軟弱傷殘者得以恢復的。六十一章同樣提及這僕人因領受耶和華的靈,而來在貧窮人中間宣告釋放的信息,帶來恢復。 耶穌與法利賽人的衝突,將這僕人的工作特質顯彰出來。他正是不爭競,不喧嚷,街上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他的名聲卻傳遍各處。他領受靈,也蒙悅納,為謙卑有需要的人成就公義。
默想

親愛的主,助我與你同感一靈,謙卑與有需要的人認同,成為你的器皿,成就你的公義在世上。

回應

回應主的僕人特質,反省自己。

靈修搜尋

b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