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3 | 馬太福音十三:44-十三:52

禱讀: 太十三44〜52

經文內容
  • 馬太福音13:44

    「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裏,人遇見了就把它藏起來,歡歡喜喜地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

  • 馬太福音13:45

    天國又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

  • 馬太福音13:46

    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了這顆珠子。

  • 馬太福音13:47

    天國又好像網撒在海裏,聚攏各樣水族,

  • 馬太福音13:48

    網既滿了,人就拉上岸來,坐下,揀好的收在器具裏,將不好的丟棄了。

  • 馬太福音13:49

    世界的末了也要這樣。天使要出來,從義人中把惡人分別出來,

  • 馬太福音13:50

    丟在火爐裏;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

  • 馬太福音13:51

    耶穌說:「這一切的話你們都明白了嗎?」他們說:「我們明白了。」

  • 馬太福音13:52

    他說:「凡文士受教作天國的門徒,就像一個家主從他庫裏拿出新舊的東西來。」

歡歡喜喜的變賣一切

44〜46節其實是兩個比喻,只是兩個比喻有其雷同之處。 其一(總數第五)是寶貝在地中,人變賣一切買地,為要得寶。其二(總數第六)是尋珠人變賣一切,買了一顆重價的珠子。二個比喻的重點,都是指陳天國是重價而難尋,卻值得變賣一切以換取的。 再下來總數中的第七個比喻,是分別的比喻。分別的比喻是在講述天國在世界末了時的光景。世界會過去,天國卻永存,世界中各種存在物共存著,如同前面所提的麥子與稗子,然而到了最後,世界結束時,這些原本共存的卻要被分別出來。耶穌使用打魚者將網拉上後,挑揀水族的一幕,來描述世界末了時的一幕。它所鋪陳的內容與稗子的比喻類同,皆是原本共存,最後卻被分別,但稗子的比喻著重暫時的共存,而分別水族的比喻則著重最終的分別。 天國發展會遭遇艱難與棄絕,但仍蓬勃有力的發出影響,最終這原本被棄絕的天國,卻要棄絕那些原本棄絕它的,天國會無止盡的延續下去,這些原本棄絕天國的,卻要遠遠的被拋在後頭了。 在天國比喻告一段落時(後面廿五章仍有天國的比喻),耶穌忽然提到文士。文士是當時經卷的傳抄者,也是應當最熟悉律法的人,當希律需要知道基督生在何處時,他找文士來問,也立刻得著了滿意的答案。文士有可能受教作天國的門徒嗎﹖他們曾幾次出現,與法利賽人一同以儀文來為難耶穌。在此耶穌教導門徒問他們都懂了嗎的時候,他指出若是一個文士受教天國的道理,他更可有豐富的舊約知識與對律法的瞭解,作為他們解析天國道理的資源。我們不要忘記耶穌自己就是熟知舊約的人,而後那位迦瑪列門下的保羅,亦是精通舊約,而看明隱藏在舊約之中天國之奧祕的人。
默想

親愛的主,我為你所指示天國的重價向你感恩,幫助我真能明白天國於我的價值勝過一切。幫助我在最後時,對天國而言亦是有價值的,不要叫我最後哀哭切齒。幫助我明白隱藏在聖經中各樣天國的奧祕。

回應

靈修搜尋

b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