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4 | 創世記十三:1-十三:18

禱讀: 創十三1-18

經文內容
  • 創世記13:1

    亞伯蘭帶着他的妻子與羅得,並一切所有的,都從埃及上南地去。

  • 創世記13:2

    亞伯蘭的金、銀、牲畜極多。

  • 創世記13:3

    他從南地漸漸往伯特利去,到了伯特利和艾的中間,就是從前支搭帳棚的地方,

  • 創世記13:4

    也是他起先築壇的地方;他又在那裏求告耶和華的名。

  • 創世記13:5

    與亞伯蘭同行的羅得也有牛群、羊群、帳棚。

  • 創世記13:6

    那地容不下他們;因為他們的財物甚多,使他們不能同居。

  • 創世記13:7

    當時,迦南人與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亞伯蘭的牧人和羅得的牧人相爭。

  • 創世記13:8

    亞伯蘭就對羅得說:「你我不可相爭,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爭,因為我們是骨肉(原文是弟兄)。

  • 創世記13:9

    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嗎?請你離開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

  • 創世記13:10

    羅得舉目看見約旦河的全平原,直到瑣珥,都是滋潤的,那地在耶和華未滅所多瑪、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華的園子,也像埃及地。

  • 創世記13:11

    於是羅得選擇約旦河的全平原,往東遷移;他們就彼此分離了。

  • 創世記13:12

    亞伯蘭住在迦南地,羅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漸漸挪移帳棚,直到所多瑪。

  • 創世記13:13

    所多瑪人在耶和華面前罪大惡極。

  • 創世記13:14

    羅得離別亞伯蘭以後,耶和華對亞伯蘭說:「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

  • 創世記13:15

    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

  • 創世記13:16

    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才能數算你的後裔。

  • 創世記13:17

    你起來,縱橫走遍這地,因為我必把這地賜給你。」

  • 創世記13:18

    亞伯蘭就搬了帳棚,來到希伯崙幔利的橡樹那裏居住,在那裏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

我要使你後裔多如塵沙

在上帝第一次向亞伯蘭顯現到第二次顯現之中,他面對兩次挑戰,都與物質有關。第一次因饑荒而自行前往埃及,他在物質的考驗中失敗。第二次則因與羅得牧人的相爭,這一次,亞伯蘭通過了物質的考驗,不以相爭為獲取財物的管道,專心倚靠上帝。

 

一、亞伯蘭遷往伯特利

當亞伯蘭離開埃及之後,他就回到「伯特利」,這是他上次遇見上帝的地方,他在那裡「求告耶和華的名」,渴望再次遇見上帝,但他必須先通過考驗。羅得一直與亞伯蘭同行,因此他同樣蒙福「有牛群、羊群、帳棚」,甚至兩方無法相容「亞伯蘭的牧人和羅得的牧人相爭」,叔姪雙方都面臨考驗,亞伯蘭對羅得說「你我不可相爭……因為我們是骨肉」,亞伯蘭並沒有因為物質的相爭失去他蒙福的位分。

 

二、羅得遷往所多瑪

亞伯蘭讓羅得先作選擇「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因此羅得作出選擇,他要往「約旦河的全平原」去,那裡是「滋潤的……如同耶和華的園子,也像埃及地」,是看起來美好豐裕的,但卻暗藏著危機。正如同亞伯蘭下埃及是危險的,羅得往此處去也是危險的,因為這裡有兩座大城「所多瑪、蛾摩拉」,而這兩座城「在耶和華面前罪大惡極」。亞伯蘭選擇回到伯特利,表明他要親近上帝;羅得選擇去到約旦河,也漸漸往所多瑪、蛾摩拉而去,這是與上帝漸行漸遠。

 

三、起來縱橫走遍這地

此時,上帝向亞伯蘭第二次顯現,再次提到祂的應許「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在這應許中「地」與「後裔」再次出現,與上一次顯現時所說的一致,這是應許的確認。上帝同時要求亞伯蘭「起來縱橫走遍這地」,亞伯蘭回應上帝「搬了帳棚來到希伯崙」,並且「在那裏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現在我們看到「示劍」、「伯特利」、「希伯崙」三個築壇的地方,都在一直線上,正是迦南地的中軸線。亞伯蘭藉著築壇來宣告上帝擁有這片土地的主權。

默想

我是否在失誤之後,願意快快回到主的心意中,不再偏離左右?我是否能通過物質的考驗,不因豐盈或缺乏而走出主的旨意?我是否了解築壇的真意是宣告上帝的主權?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對我們每個人都有應許,求主讓我們明白你的應許,並且通過各種考驗,持守在主的心意中,走完行程,並且築壇彰顯主的同在與主權,宣告全地都屬於你。阿們!

靈修搜尋

b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