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速推進的大能——禁食》書摘:給我一個禁食的好理由(不如給六個?)

文/比利 威爾遜博士(Dr. Billy Wilson) 照片/賴靖瀅

刊登日期/ 2025.02.18

也許你正在找看有沒有一個好理由來說明為什麼要操練禁食,我將在本章介紹聖經裡談到六個禁食所能達到的不同目的。這份清單並不詳盡,除了我們將要一起看的這幾個目的之外,禁食還有許多其他目的。我之所以選擇這六點,是因為它們將帶領我們學習聖經中的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多年來為我的禁食帶來 了目的。所以請拿出你的聖經,準備好刻意來尋求禁食吧。為了幫助您發現禁食的目的,我在此提出幾個有助於更深探究的問題:

1. 為什麼禁食對基督徒很重要? 2. 它在我的生活中有什麼作用? 3. 我希望禁食後會發生什麼?

目的1:悔改

「這個城市好臭啊!」當我站在狹小的拉丁美洲鬥牛場上,準備向聚集在一起參加聚會的大批年輕人講道時,我幾乎大聲說出了這 句話。在我努力集中精神思想講章的同時,我幾乎被那股可怕的氣 味征服,以至於我的嗅腺消耗了我的腦力,使我幾乎難以思考。

秘魯的欽博特肯定是世界上氣味最難聞的城市之一(我所有在欽博特的朋友們,抱歉了),欽博特位於秘魯北部的泛美高速公路 上,沿南美海岸而建。欽博特的40多萬居民每天早上醒來會聞到 的,就是秘魯最大的魚類包裝業和鋼鐵廠所產生的污染空氣混合在 一起的味道,那股氣味實在令人作嘔。在地平線上看到這座城市之前,你幾乎就能聞到它的味道,因為實在沒有什麼比放了很久的魚更臭了。

「這個先知好臭啊!」尼尼微人可能也想這樣評論約拿,儘管約拿是一個行走的奇蹟,但三天的鯨魚腹洗禮,還是讓他被泡到都起 皺和發白的皮膚散發出刺鼻的味道。毫無疑問地,在人們努力憋氣的同時,大概很難聽得下去約拿到底在講什麼,但他講到厄運即將 來臨的信息,和呼籲眾人悔改的呼聲,是如此大有能力,尼尼微這 個大城裡全城上下的人都聽進去了。也許是因為看到了一個人死而 復生,也許是因為他破碎而真誠的靈,也許是他身上奇特的氣味,然而更有可能的是,聖靈的復活大能透過他感動了整座城裡的百姓。

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總之是起作用了,尼尼微全城回應,並且迴避掉了先知預言的厄運。這個偉大城邦的王,宣布要有一場全 國性的禁食,讓人們為自己的罪悔改,他甚至讓動物也禁食,期盼 神不要施行審判。這是一個懇切尋求的非常時刻,需要採取非常的措施。

人們的禁食完全展現出了他們的誠心,這個悔改的季節不只是口頭上講講,也不僅僅是熱淚盈眶的情緒,而是全人全心地投入懇求 神憐憫他們。神看到了他們的行動,並被他們這個切切尋求的舉動 所感動。

聖經裡提到禁食的目的之一是表達我們為個人或集體性失敗和罪的省悟悔改,禁食成為一種外在的表徵,表明尋求者內心的破碎和 迫切盼望能夠被饒恕。

根據舊約摩西律法,贖罪日是以色列全國性的禁食日,神指示 人們禁食,作為他們集體為罪悔改的一部分。他們在聖殿中為全國 百姓過犯獻祭的同時,也進行全國性的哀悼和悲痛。禁食日象徵並 強調了這種哀悼,猶太母親們關上櫥櫃,熄滅灶火,就連孩子們也 沒得吃,每個人都為自己的罪孽感到悲痛。

在舊約中,禁食被視為內心不滿和悲傷的外在表現。有時,人們透過拒絕進食(或禁食)來哀悼逝去的親人、國家災難等。即便如 此,在每年的這一天,整個民族都會透過禁食來表達對所犯罪行的悔恨。當先知撒母耳呼喚以色列人回到神面前悔改時,禁食也伴隨著悔改。人們從罪中回轉的同時,也在禁食中做出了個人犧牲。

「他們就聚集在米斯巴,打水澆在耶和華面前,當日禁食,說:『我們得罪了耶和華。』於是撒母耳在米斯巴審判以色列人。」(撒母耳記上七章6節)

神聽到了他們悔改的呼求,看見他們的誠意,並回應了撒母耳的禱告,於是便擊退非利士人。 禁食除了表示悔改之外,還可以表達謙卑— 有意識地使自己的肉體變為虛弱,在神面前和我們自己的內心深處強調,我們沒有能 力獨自完成神的工作。透過禁食,我們承認自己需要神,然而世人 卻是用行動表明他們不需要神。

今天的教會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集體性的悔改,以下情況表示我們需要轉化、恢復和悔改:

  • 目前成效不彰

  • 身陷教派官僚主義的泥淖

  • 教會會友們的冷漠

  • 許多領袖會表現出優越感

  • 黑暗權勢席捲而來

  • 傑出領袖不斷跌倒

  • 會友在道德和神學方面游移不定 

共同性的悔改意味著無論在外部或是內心都需要被破碎,也就是 應該讓禁食成為本日特餐。神在歷代志下七章14節裡應許要帶下恢 復,而這段應許裡最重要的部分是:「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 自卑、禱告⋯⋯。」當一個人願意回應神的呼召並開始禁食,就展 現出了這份謙卑:「禁食,刻苦己心。」(詩篇三十五章13節)

當尼尼微王放下碗筷,清空糧倉,帶領全國上下百姓謙卑下來 時,神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與他相遇,避免了災難、遠離了審判。儘 管氣味難聞,但這是美好的一天。

當我在充滿惡臭的欽博特走上講臺時,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神 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與我們相遇。祂使人的生命改變,聖靈降臨在現 場的人身上。儘管氣味難聞,但這是一次美妙的佈道會。

目的2:準備就緒

— 路加福音二章;馬可福音二章

她的面容因守寡而顯得蒼老,多年來的孤獨彷彿也奪走了她的某 部分;與她同齡的人大多已不在人世,她比他們都要來得長壽,現 年八十四歲的她是耶路撒冷最年長的公民之一。過去七年的婚姻之樂早已消逝在她稍縱即逝的記憶中,就像穿插在她日常生活連續劇 中的廣告一樣,她會不時地想起片刻的歡笑或溫暖的擁抱。但光有 這些回憶還不夠,內心有股力量驅使著她去尋求人類無法帶給她的 親密關係,她渴望更深地連結於永恆— 即與神對話。

亞拿是亞設支派的女先知,雖然受到環境和年齡的限制,但她在靈裡卻絲毫不受任何限制。她一生都以神的殿為念,即便亞拿年事 已高,但她仍然是合神心意的女子,並且完全活出這樣的身分。根 據路加福音二章37節,她是一位忠心的禱告勇士,經常禁食:「現 在已經八十四歲(或作:就寡居了八十四年),並不離開聖殿,禁 食祈求,晝夜事奉神。」

亞拿嚴於律己的奉獻精神使她為自己生命 中最偉大的時刻做好了準備;當耶穌第一次來 到世上拜訪聖殿時,亞拿早已預備好,她不會 錯過造訪的日子,她一眼就認出了耶穌,並向 其他等著要見耶穌的人宣講祂:「正當那時, 她進前來稱謝神,將孩子的事對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講說。」(第38節)雖然大多數人似乎並沒有注意 到基督的存在,但亞拿卻因耶穌的到訪而欣喜若狂,並向主獻上了感謝。因為她勤於禁食和禱告,亞拿已經準備好迎接神子來到祂的 殿中。禁食和禱告會讓我們的心預備好,使我們能夠隨時意識到主 的造訪,並積極準備迎接基督下一次的到來— 祂的再來。這種預 備是禁食的目的之一,其中包括對主的渴慕之情。

「當下,約翰的門徒和法利賽人禁食。他們來問耶穌說:『約 翰的門徒和法利賽人的門徒禁食,你的門徒倒不禁食,這是為什麼 呢?』耶穌對他們說:『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陪伴之人豈能禁食呢?新郎還同在,他們不能禁食。但日子將到,新郎要離開 他們,那日他們就要禁食。』」(馬可福音二章18至20節)

我和我的妻子麗莎,在青少年時期就交往了,大約三年左右之後 結婚,結婚至今已經四十五年了。我們從高中起就陷入熱戀,在交 往的這些年裡,我們經歷了年輕時戀愛的起起伏伏,也「分手」過幾次。在我們分開的日子裡,我還記得我的肚子或是說感受情緒之 處,總是會有種很深的不安感。有時,我甚至會因為我們關係破碎而感到身體不適。麗莎也有同樣的感受,有一次她因為想我而食不下嚥。多年來,人們稱這種現象為「相思病」,雖然有時候人們會 拿相思病來開玩笑或瞧不起患這病的人,但人們確實會因思愛而成病。

耶穌其實早已藉由許多方式向祂的門徒們預告,在祂離去之後, 祂的教會會對祂「思愛成病」。當施洗約翰的門徒和法利賽人質問 耶穌門徒為何不禁食時,耶穌解釋說,當耶穌與他們同在時,他們不需要禁食。他們因為能透過基督與神親密相交而心得滿足,不過 當祂離開時,他們也就會禁食。

祂的門徒渴想祂的同在到一個地步,會吃不下東西,他們會不吃不喝,只因為他們渴慕祂、想與祂同在。過去幾十年來在敬拜這一 塊有爆炸性的增長,說明了這些新一代— 尤其是Z世代的年輕人對與神同在的深切渴望。在我擔任校長的奧羅爾羅伯茨大學裡,我們一再看到這種饑渴。我們每週三和週五都會舉行禮拜,在這一小時的敬拜聚會中主要著重在神的話語上,並要藉著聖靈所賜的大能過生活。

在過去幾年裡,開始出現一種我們稱為「禮拜堂聚會後敬拜」的新現象。在大多數日子裡,當我們在每個禮拜結束的中午說「阿 們!」時,絕大多數學生還是會留在禮拜堂裡,有時甚至長達兩個小時,唱詩歌、俯伏在地、悔改和委身。這是令人讚嘆的景象,我不僅樂於親身經歷,當然也很慶幸自己身為這群孩子們的校長,能夠看見他們渴望神的同在並「為祂思愛成病」。

這種對耶穌的渴慕不僅使他們為耶穌的再來做好了準備,也使他們能夠敏銳地認出耶穌現在就在他們中間。我相信我們蒙召要像亞 拿一樣禁食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意識到新郎的造訪, 並且準備好向等待中的世人宣告祂的到來。Z世代將在這方面發揮帶頭作用,因為他們將屬靈的饑渴轉向天堂,並透過禁食來預備自己的心。

你對新郎的愛是否已經到了寧可不吃飯也不願錯過祂來拜訪的地 步?亞拿就是這樣。

目的3:得著啟示

四周一片漆黑會讓人迷失方向。記得幾年前,我曾站在地下幾百英尺處參加洞穴導覽,導遊鼓勵大家在關燈時保持不動。很神奇 的是,原本還看到洞穴裡的創造性神蹟,瞬間就什麼都沒了— 是真的什麼都看不到,放眼望去到處都是黑漆漆的。上一秒我還能看 見,下一秒就完全漆黑。我把手伸到面前,也因為什麼都看不見, 結果就不小心打到自己的鼻子。我完全不敢向前或向後邁步,因為 我連自己的腳在哪都不知道。於是我站在原地一動也不動,陷入了 暫時失明的困惑之中。

大數人掃羅在大馬士革路上與耶穌相遇的那一刻,他也「陷入 了暫時失明的困惑」,在路上與耶穌基督的這場相遇改變了他的一 生。他看到了比正午太陽還要明亮的光,聽到了可以刺穿最堅硬的 心的聲音,遇到了活著的耶穌,耶穌極大地改變了他的生命,包括 將他的名字從掃羅改為外邦人的使徒保羅。就在那神奇的一瞬間, 掃羅被提升到了一條新的道路上,包括:

  • 目前成效不彰

  • 從殺基督徒的變成改信基督教;

  • 從迫害者到宣揚者;

  • 從控訴人的到使人得釋放;

  • 從猶太教的狂熱分子到向外邦人傳教。

耶穌復活的榮光使掃羅失明並迷失了方向,在他的經歷中,掃羅承認耶穌是主,並問這位光明之主要他做什麼。耶穌回答掃羅說, 要進城去,會有人告訴他該做什麼。當掃羅睜開眼睛時,他發現自己身處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洞穴中。過去的光已經熄滅,未來的光還沒有亮起來。掃羅知道自己不能再一如既往,但他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黑暗讓他迷失方向,他需要有人指引他。

帶著掃羅的人牽著他的手進入城裡,他將去到一條名叫「直街」 的街道。我一直在思索這條街的名字,因為從那時起,掃羅將走上基督教這條筆直而狹窄的道路。事實上,這條名為「直街」的街道,是一條貫穿大馬士革東西向的主幹道,這個位置既顯眼也很容 易找到。

掃羅在猶大家住了三天,在這三天裡,他眼睛仍是瞎眼,他什麼東西都沒吃。掃羅在這段期間不光在禁食,還一直在禱告,他渴望 得到神的指引,他需要聽到這位才剛認識的耶穌的聲音,他需要啟示。

好幾百萬的基督徒在實質上就像大數人掃 羅那天在直街的處境一樣:我們需要指引;昨日的光輝已經褪去,但也還看不到明天應許的 曙光。我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很希望有人能給予指引。很多時候儘管我們沒有領受啟示,卻還是想要繼續走下去、做些什麼。我們是否應該像掃羅一樣,尋求神的全新光芒?禁食和禱告的紀律可以預備我們的心,接受神指引的恩典。禁食時,我們屬靈的眼睛會比平時看得更清楚, 因為我們刻苦己心,所以靈裡的敏感度會提高,更容易接受神的指 示。對禱告蒙應允的期待也會在禁食期間達到巔峰,使我們預備好 接受啟示。

雖然大馬士革的遭遇讓掃羅大吃一驚,但是三天的禱告和禁食, 讓他準備好領受主接下來要說的話。掃羅的胃咕嚕咕嚕地叫,絕望 的禱告淚水濕潤了他迷濛的雙眼,他看到了一個屬靈的異象,一個名叫亞拿尼亞的人會來按手在他身上,亞拿尼亞也得到了啟示,順 服地到直街拜訪了這位前法利賽人。在那裡,他將向掃羅宣告出他 的命定,神也將回應掃羅對啟示的呼求。

今天的教會可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啟示,我們所需要的啟示並不是一時的靈光乍現,或是去注意到哪個人是當下大大被神使 用的神人,而是我們需要明白神的心意和知道祂正在哪裡動工的真正啟示。許多事工和基督徒生活都是在沒有明確方向和啟示的情況 下進行的,當我們按照自己的亮光、理解和意志行事時,我們所經歷的基督教就少了聖靈來作見證。我們並沒有得著啟示,而是過著宗教化的生活。在我們滿足了自己願望的同時,卻錯過了自己的命 定。我們按著自己的節奏前進,在自己搞出來的戰場上爭戰⋯⋯卻沒有在打那場真正的仗。

由於我們缺乏啟示和與天上的連結,整個教會的人都不在狀況內。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都沒有人努力尋求神,以至於神原本完美 旨意可以帶出的豐碩成果,現在卻是以權宜之計的貧瘠取而代之。

尋找神的心意需要花時間禱告和禁食,然而我們偶爾卻會傳達這樣 的一種觀念,即靈命成熟的人不需要禱告和禁食。換句話說,任何 達到一定事奉程度的基督徒,好像就不再需要這種懇求代禱所能帶 來的能力。這種想法與聖經真理相去甚遠。事奉的責任越大,其實 是越需要啟示和指引。

安提阿教會充滿了剛強、成熟、受膏的領袖,這些人是為了基督 連性命都可以不要。這些先知和教師在一個福音前哨站傳道,但他 們仍是全人全心地參與禱告和禁食。使徒行傳十三章記載,當他們 敬拜和禁食時,他們領受到一個將會改變基督教歷史走向的啟示。 他們事奉主,禁食的時候,聖靈說:「要為我分派巴拿巴和掃羅, 去做我召他們所做的工。」(第2節)

這個啟示讓掃羅和巴拿巴進入到神渴望由他們去做的事工裡, 並將他們推進到基督同在所能帶出的豐盛果效中。在進一步禁食之 後,教會為他們按手,差派他們去宣教禾場。現在回想起來,這似乎是安提阿教會的天才之舉。

順服聖靈總是會讓我們看起來比實際更聰明;這一啟示將推動這位史上帶出最豐富成果的宣教士帶領初代教會 顛覆世界。如果保羅沒有跨入他的宣教生涯, 我們所熟知的新約大部分內容就不會被寫成。 當時福音能夠滲透西方世界,與這些成熟的人願意透過禁食和禱告,承認自己需要超自然的指引直接相關。 如果現今的領袖和跟隨者都承認自己所處洞穴裡的光已經熄滅,結果會是怎樣呢?昨天的火已經熄滅,明天的光還無法看見,我們 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洞穴迫切需要啟示。如果我們決定不再像無頭蒼蠅般地不顧一切往前衝,而是等候主,讓自己進入一個切切求主光照的季節,那將會發生什麼事呢?

多年前,在一個禁食禱告的季節裡,我得到了主的啟示,這個 啟示極大地改變了我的生活和事工。當時,我所牧養的教會正在進 行為期四十天的禁食,在禁食期間,我只喝果汁,全心地投入在其 中。在禁食的最後一週,教會建立了一個為期七天的二十四小時禱 告鏈,在這一週裡,每天的每一個小時都有人在禱告殿裡禱告。

在這段透過專注於代禱和禁食來尋求主的時間裡,我在某天早 上很強烈地經歷到神。聖靈造訪了我,我發現自己臉朝下,向神呼 喊,求神在我們這代帶下新一波的復興。在那間狹小的禱告室裡, 我臉貼著地面,聽到主說:「我要降下第二次洪水— 新的洪水, 就像挪亞時代的洪水一樣。只是這第二次將是靈裡的洪水,而不是 實質上的。新的洪水不是帶下報應和正義,而是帶下憐憫和愛的洪 水。我的靈將淹沒大地!」

神對我說,聖靈將以新的方式澆灌全地,直到靈裡不再有乾涸的地方。祂進一步向我展示了洪水的源頭,並啟示我祂即將以一種全 新的方式澆灌祂的靈。

那天早上,我踉踉蹌蹌地從禱告室走出來,我知道神對我說話 了,但我完全不明白我聽到的話對我的生命或領導之路具有什麼意 義。在那次相遇後的幾個月內,我的生活開始發生轉變。透過一系列神親自介入和超自然的事件,我開始從過去作為一名牧師和教派 領袖,轉換到一個在神國裡服事範圍更廣的僕人和召集人的角色。

主要求我全心全意地活出祂在那天早上給我的異象,這將永遠改變我的事工方向。禁食使我能夠領受主的啟示,並為祂接下來的呼 召做好準備。

我相信,有史以來最偉大、最能改變世界、最能推動神國進展的命令已頒布,將交給那些願意承認自己需要的成熟百姓手中。我想 成為他們中的一員⋯⋯你不想嗎?

目的4:釋放
— 馬可福音第九章;以賽亞書第五十八章;但以理書第九章

低谷的景象非常容易辨認出來:一個絕望的世界、一個無能的教會,這兩者都需要一位大能的救主。聽起來熟悉嗎?

一個被捆綁的年輕人、一個尋尋覓覓的父親和一個聲名顯赫的教 會,在屬靈爭戰的戰場上碰撞在一起。這名年輕人被鬼附了,他需 要從攪擾中得釋放,在為兒子尋找答案的父親需要信心,教會靠著自己的名聲生活,他們並沒有準備好,他們需要能力。

尋尋覓覓的父親帶著這個被鬼附身的年輕人來到了他以為能把鬼趕出去的教會,沒想到卻是迎來了失望。儘管門徒們盡了最大努力,男孩仍舊受到捆綁,邪惡依然猖獗,撒但的操縱仍在繼續。 禱告— 大聲的禱告、平靜的禱告、符合聖經的禱告、默默的禱告— 都無濟於事。無論是引用經文、動之以情、照著流程走過一遍,基本上教會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方法都用上了,但情況沒有任 何改變。此刻這些人馬上名譽掃地,能夠勝過魔鬼的地位也瞬間不 保。

這年頭教會因為在靈界裡失職或是廣告不實而遭受非議— 因為 常在真正棘手的案例中顯得無能為力,教會的無能令人惋惜,但更 糟糕的是,這個需要得釋放的年輕人仍是被鬼附。

後來耶穌來了,祂先是觀察了那些聚集在一起目睹教會尷尬處境的人們,接著詢問在場的群眾,斥責小信的人,並走向那名年輕 人,耶穌挑戰男孩的父親是否願意相信。接著祂命令邪靈永遠離開 這個孩子,受折磨的男孩立刻得到了解脫。耶穌做了無力的教會無 法做到的事:祂帶來了釋放。

隨後門徒們為自己在靈界裡的無能感到尷尬,便私下問耶穌為什麼他們不能把邪靈從年輕人身上趕出去。為什麼他們無能為力?為 什麼他們無法帶出效果?為什麼他們做不到耶穌所做的事?為什麼 這個靈裡的捆綁看起來如此難以打破?他們為什麼會失敗?

直到如今我們也還在問同樣的問題:為什麼今天的教會顯得如此 無力?為什麼黑暗籠罩著這麼多人?為什麼我們的禱告看起來如此 無效?為什麼得醫治的病人不多?為什麼被鬼附的人即便進到教會 也仍是沒有改變?為什麼我們看不到被捆綁的人得到釋放?為什麼我們不能做到像耶穌那樣? 耶穌對門徒的回答為我們今天提供了線索:「非用禱告(有古卷在此有:禁食二 字),這一類的鬼總不能出來(或作:不能趕 牠出來)。」(馬可福音九章29節)若渴望靈 裡充滿能力,關鍵就在於膝蓋,現今西方教會

之所以在靈裡無能,在很大程度上可歸因於我們缺乏禱告和禁食。 許多學者認為,這段經文中的禁食一詞是後來加上去的,原文其 實沒有這兩個字。即使真是如此,所傳達的資訊仍然是一樣的:要想擁有可以對抗黑暗的能力,並體驗到可以大有功效地抵擋魔鬼, 你必須與神的超自然大能緊密相連。你必須預備好自己的心,定睛 在神戰勝撒但的方式上,讓神的大能自由地流淌在你身上。如果你渴望帶下自由和釋放,你必須在靈裡是自由的。 禁食的其中一個重要目的是要使那些受壓制的人在靈裡得釋放。 先知以賽亞強調說,神揀選的禁食包括這些好處:

• 鬆開兇惡的繩;
• 解下軛上的索;
• 使被欺壓的得自由;
• 折斷一切的軛。(參考以賽亞書五十八章5、6節)

我們內心最強烈的呼求必須是,讓主透過我們在肉體上限制攝取養分,使我們在靈裡得著完全的自由。 如果教會在禁食中追求主,有多少人可以獲得自由,原本身上兇惡的繩索會被鬆開?我個人深信,很多時候我們明明已經得著應 許,但卻因為沒有在靈裡迫切尋求,而未能看到應許實現。當絕望 的父親在找有沒有人可以救救他被鬼附的兒子時,教會已經錯失過 一次機會。神已經準備好擊敗撒但的勢力,眾人都在看著,但教會 還沒有準備好。由於缺乏禱告和禁食,教會錯失了一次事奉的機 會。

在初代教會錯過這個事奉時刻的幾百年前,先知但以理抓住了一 個屬靈機會的季節。當但以理被擄到巴比倫並在那裡生活時,聖經 的應許、世俗的環境和但以理的命定在那一刻交匯,但以理沒有錯 過他可以事奉的時機。但以理對耶利米書的研究使他相信,猶大的 奴役時代即將結束。耶利米曾預言巴比倫的囚禁將持續七十年,然 後人民將重獲自由。在這七十年即將結束時,但以理的重擔變成了 靈裡頭的新生:「我便禁食,披麻蒙灰,定意向主神祈禱懇求。」 (但以理書九章3節)

但以理調整好自己的面容和信心,並在靈裡下定決心透過禱告 和禁食去實現應許。他並沒有將神關於自由的預言視為理所當然, 而是相信並為之犧牲擺上,只為要看到它實現。但以理在瑪代族大 利烏王統治的第一年起開始禁食,大多數神學家認為那是西元前538 年,不過他是在西元前605年左右第一次被驅逐出猶大時就被擄了。

因此,但以理是在被擄的第六十七年或第六十八年開始尋求神的。 神的應許就只差臨門一腳,而但以理的代禱將打開大門,好讓地上 能夠真實經歷到這個應許實現。

自從但以理開始悔改、禁食為期兩年之內(也有可能更早),塞 魯士王便願意釋放那些想要回到耶路撒冷的人,百姓被擄了七十年 的奴役生活就在此告終了。當神的先知禁食禱告時,全國上下的百姓都得救了。

  • 我們有沒有可能因為沒有祈求神的應許要實現,而不小心錯過了許多神蹟?

  • 有多少命定之日因著我們肚腹永遠飽足,或是因為我們尚未屈膝而無法實現?

我們錯過了多少可以事奉的時刻?

我恐怕得另外花時間才能完整談論神的主權,以及人不論是在回應或抵制恩典時,自由意志扮演何種角色。然而我相信在許多教會中,我們已經讓神學的鐘擺擺動得太大了,對於人究竟是否有必要提升自己的渴望,好看見神預定要實現的心意成就,變成採取一種完全放任的態度。

如果照約翰.衛斯理所說:「神所做的一切,無非就是在應允禱告 。」哪怕這句話只有部分正確(我相信他是正確的),那麼教會 就負有一個重責大任是要孜孜不倦地尋求神的面,直到神對於末世 的應許都一一實現為止。換句話說,直到人們完全得釋放前,我們就是需要禱告和禁食。 此刻我們正處在屬靈機遇的偉大時刻。

2033年,教會將慶祝耶穌受死、埋葬、復活和 升天兩千周年:這是大使命頒布後的兩千年, 也是聖靈澆灌後的兩千年。許多大使命活動都 在努力推進,使這個季節成為歷史上實現大使命最重要的季節。許多組織正在共同努力,爭取在2033年之前把耶 穌的好消息帶給地球上的每一個人。人類歷史上的這一時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有屬靈潛能,如果我們透過禱告和禁食做好準備, 數百萬人的生命就能在這一時期得到超自然的釋放,有些邪惡勢力只有透過這種方式才能被撼動。

不要錯過你的事奉時刻!

目的5:恢復

麗莎和我非常喜歡前院的那棵小李子樹,它的葉子顏色漂亮, 令人賞心悅目,雖然樹很小,但李子的收成一直很好。我們認為, 對於田納西州克利夫蘭市的一棵前院樹來說,這已經很不錯了,也 挺自豪的。有年夏天,我們發現李子樹的葉子上有一些洞,還有一些蟲子在樹上「閒逛」。然而,我們當時正忙著參加鎮上的一個特 會,根本沒有時間照顧我們的樹,也沒有對它多加關注。就在我專 注於參加聚會的同時,李子樹就成了蟲子的誘餌。

等到這一個禮拜過去了,我們美麗的李子樹已經枯死,紫色的葉 子變成了褐色的花邊,成群的日本甲蟲填滿了牠們的肚子,而我們 的獨樹果園現在一片荒蕪。再也沒有李子了。我們感到羞愧。

日本甲蟲雖然令人心痛,對樹木極具破壞力,但它們確實無法 與聖經中提到的蝗蟲相比。蝗蟲是無孔不入的。這些看起來像蚱蜢 的昆蟲大肆攻擊植物— 吃葉子、莖和根。蝗災幾乎在世界各大洲 都有發生,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蝗災發生在東非和阿富汗等地 11。蝗蟲 成群結隊地飛來,黑壓壓一片,像毯子一樣蓋在莊稼上。據記載, 紅海邊的一個蝗群覆蓋了大約2000平方英里 12。蝗蟲也是多產的旅行 者,在一次強大的破壞之旅中覆蓋和毀滅了整個國家,曾有成群的 蝗蟲從加拿大飛到德克薩斯州過 13。

先知約珥說過,在以色列歷史上的某個時刻,蝗蟲及其幼蟲將組成一支真正的毀滅大軍,給這片古老的土地帶來神的審判。許多學 者認為,約珥對昆蟲入侵的描述也代表了人類軍隊對神子民的實際入侵。約珥將這種昆蟲入侵描述為對神設計的攻擊,它將使豐饒變 成貧瘠。巨大的蟲子軍隊,或者說人類軍隊,是神對那些心靈遠離神的人的實際審判。他們因著靈命裡的衰退,而失去了肉體上的豐碩果實。乾旱、火災、饑餓的牲畜、沒有果實的果園、沒有喜樂的僕人,這些都是因為他們在靈命上偏行己路而造成的。約珥預言前半部分所描述的情況,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絕望:剪蟲剩下的,蝗蟲來吃;蝗蟲剩下的,蝻子來吃;蝻子剩下的,螞蚱來吃。⋯⋯田荒涼,地悲哀;因為五穀毀壞,新酒乾竭,油也缺乏。農夫啊,你們要慚愧;修理葡萄園的啊,你們要哀號;因為大麥小麥與田間的莊稼都滅絕了。葡萄樹枯乾;無花果樹衰殘。石榴樹、棕樹、蘋果樹,連田野一切的樹木也都枯乾;眾人的喜樂盡都消滅。祭司啊,你們當腰束麻布痛哭;伺候祭壇的啊,你們要哀號;事奉我神的啊,你們要來披上麻布過夜,因為素祭和奠祭從你們神的殿中斷絕了。你們要分定禁食的日子,宣告嚴肅會,招聚長老和國中的一切居民到耶和華— 你們神的殿,向耶和華哀求。 (約珥書一章4節、10∼14節)。約珥發出了警鐘— 「吹響號角, 敲響警鐘。」他的先知性告誡是:「起來,聚集在一起,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在乾旱和絕望中,仍是可以找到盼望。

耶和華說:「雖然如此, 你們應當禁食、哭泣、悲哀, 一心歸向我。」 你們要撕裂心腸,不撕裂衣服。 歸向耶和華— 你們的神; 因為祂有恩典,有憐憫, 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 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你們要在錫安吹角,分定禁食的日子,宣告嚴肅會。 (約珥書二章12、13、15節)

約珥繼續傳遞著恢復和盼望的訊息:

錫安的民哪,你們要快樂,
為耶和華─ 你們的神歡喜; 因祂賜給你們合宜的秋雨,
為你們降下甘霖,
就是秋雨、春雨,
和先前一樣。
禾場必滿了麥子; 酒醡與油醡必有新酒和油盈溢。 我打發到你們中間的大軍隊,就是蝗蟲、蝻子、 螞蚱、剪蟲,那些年所吃的,我要補還你們。 (第23∼25節)

神應許百姓,如果他們全心全意並真正破碎自己只為尋求祂,他們就會經歷超自然的恢復。樹木會再次開花、羊群會吃飽、雨水會 降下、復興會降臨這片土地。然後約珥宣告了五旬節的應許,即聖 靈將大大澆灌的應許:

「以後,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 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 你們的老年人要做異夢, 少年人要見異象。 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 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

(第28、29節)

謙卑自己,熱切地尋求神,禁食會恢復他們靈裡的大能。他們必將經歷復興!

二十世紀初,世界各地的人們開始經歷五旬節的大能和復興,恢復顯然正在發生,經歷聖靈新鮮澆灌所影響的每一個教會運動都表 現出恢復。基督教重新回到如同新約中所描述的樣子;人們正在經 歷深刻的屬靈復興。

此外,透過這些屬神的運動,人們正在以一種新的方式操練屬靈紀律。五旬節運動的先驅們如何禱告和禁食的故事不勝枚舉,禁食 是他們信仰結構的一部分。最初只有少數人經歷五旬節的大能,然而到了二十一世紀,已經倍增到全世界有近6.5億的信徒都經歷到了 聖靈充滿。

禁食的目的之一是恢復;禁食時我們會表達出內心的渴望,希望神以超自然的方式恢復 我們。就像祂為約珥所做的那樣,神會聽到我 們的呼求,使我們的靈命得以更新。現今的教會迫切需要恢復,尤其在西方世界更是如此。最近的研究顯示,世界的弊病已經滲入教會。在美國教會中,離婚率、憂鬱症患者和其他掙扎與未參加教會聚會的人一樣普遍(甚至更普遍)。就好像約珥在異象中所看見的蝗災一樣,靈界的入侵使教會不堪重負,這使得教會對美國一般社會大眾的影響已經減弱,甚至已經萎縮。現在約有63%的美國人認為自己是基督徒,但在五十年前這個數據要高得多,達到90% 。

隨著LGBTQIA+議程的推進,多元化取代了真理,網路上漫天散 布的盡是污穢,混亂控制著課堂和法庭,教會的聲音則被內部鬥爭 所佔據。於此同時,無形的蝗蟲大軍正吞噬著我們的果實,包括講 臺的完整性和聽眾的屬靈生命力。這些成群結隊的困難會讓我們回 到神身邊嗎?現在豈不是時候該吹響號角、敲響警鐘、禁食,好消 除現今無形蝗蟲的傷害嗎?

目的6:獎賞
— 希伯來書第十一章、創世記第十五章、腓立比書第三章

喬安娜.海斯(Joanna Hayes)戴著墨鏡,目不轉睛地盯著終點線,多年的訓練讓她在2004年夏季奧運會上迎來了這千載難逢的時刻。在她右手邊的是奧運金牌得主加拿大的佩迪塔.費利西安 (Perdita Felicien),一百米跨欄除了需要出色的時機、非凡的協 調性、速度和力量外,還需要集中注意力,海斯在起跑時非常專 注。當槍聲響起,選手們便出發了。海斯的眼睛緊盯著終點線,在 跨越第一個跨欄時,她的步伐從未停止過,然而,她身邊的加拿大選手就沒那麼幸運了。費利西安失去重心,踩到第一個跨欄,一個 踉蹌,撞到了她右邊的選手。但在這混亂的時刻,海斯沒有亂了腳步,沒有動搖,甚至似乎完全沒有注意到比賽的熱門選手已經摔 倒。海斯以破奧運紀錄的時間衝過終點線,獲得了她多年訓練和專 注目標的回報— 一枚金牌 。

在許多方面,禁食有助於我們專注於首要目標。它訓練我們的心可以遠離塵世的紛 擾,向著我們面前的獎賞前進。現今日常作息之中,充斥在我們身邊的干擾,可以說是達到了歷史新高;平均 來說,84.4%的人在工作中會受到干擾,最常見的干擾包括電子郵件 (26%)、電話或簡訊(55%)、同事(27%)以及網路(41%)17。

人們平均每12分鐘就會查看一次智慧型手機,71%的人表示他們的手 機從不關機,40%的人說自己早上醒來後五分鐘內就會查看手機 18。 這不僅降低了我們在工作中的效率,缺乏專注甚至可能致命:每年 大約有3000人死於因駕駛分心而導致的車禍 19。

儘管喬安娜.海斯因專注贏得了奧運金牌,然而同一個夏天, 卻有另一位運動員是因分心而與金牌失之交臂。讓我們來看看美國 射擊選手馬修.埃蒙斯(Matt Emmons),他在空氣步槍三姿比賽 中遙遙領先對手,只需要最後一槍打中靶心,就能輕鬆奪冠。他目 光專注地透過槍管瞄準,扣下扳機,分數立刻顯示出來,但奇怪的 是,計分板上卻沒有任何他的成績。感到困惑之餘,他與裁判進行 溝通,堅信自己剛剛有命中目標。不過他也很快就意識到,原來自 己打中的是對手的靶心!這次的「射錯靶」讓他痛失金牌 20。

同樣地,倘若專注在錯誤的事物上,也是 會有其代價要付。禁食不僅有助於我們堅定地 重新聚焦在神身上,也能夠幫助我們,將自己 打從靈裡持續專注在那擺放在前頭的目標與獎 賞。

神的話應許祂會獎賞那些殷勤尋求祂的人:「人非有信,就不能 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 祂的人。」(希伯來書十一章6節)

獎賞是什麼?當然,禱告蒙應允是獎賞的一部分。這種切切尋 求也會給我們帶來超自然的平安、神聖的愛以及各種形式的屬世祝福。除了天上的冠冕、金色的街道、天使的詩班和永生之外,聖經 向我們保證,最大的獎賞就是主祂自己。耶穌是我們賽跑結束時的 金牌,祂是我們的獎賞,是我們在活人之地的福分。

在長時間禁食的期間和禁食完之後,我目 睹了神行奇妙之事:許多人得救了、數百人接 受了聖靈的洗禮、瞎眼的眼睛睜開了、聾子的 耳朵不再閉塞、瘸腿的能走路了、教會的問題 解決了、財務方面的神蹟展開、身體健康恢復。當我切切地尋求祂 時,神給了我獎賞,然而最大的獎賞是經歷祂的同在、祂的榮耀和 祂的位格。

我發現要想解釋在長時間禁食期間和禁食之後,可以與耶穌有多靠近,實在很困難:

• 祂的聲音變得清晰。
• 祂的話語生動活潑。
• 祂的內心世界明明可見。
• 祂的百姓變得更加珍貴。
• 祂的同在成為一切。

在身體極度虛弱的時候,我與詩人的觀點不謀而合:「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但神是我心裡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 遠。」(詩篇七十三篇26節)

在我第一次為期四十天的只喝水和果汁的禁食期間,我寫了一本日記。在準備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回過頭來閱讀了第一次四十天 的旅程。有幾件事讓我印象深刻,包括我們的事工在那段時間裡所 完成的一切,以及主在那段期間所做的一切。我對自己的力量感到 驚訝,對神的親近感到驚奇,也比生命中任何時候都更清楚自己的 需要。也許最後一天的反思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摘錄其中一段如下:

[摘錄] 實在難以置信,我居然四十天沒有進食任何固體 食物。顯然,這是出於神的心意,我從沒想過自己能做到。 第一週過後,我以為自己大概無法完成,但不知怎麼地, 神幫助了我。事實上在過去的三週裡,我幾乎不太感到饑 餓。和往常一樣,禁食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帶給我的影響。耶 穌正在改變我的生命。我越來越有一顆牧者心腸,我越來越 不太會為教會的事情擔憂,而是越來越多地關心神在我生命 中的作為。

禁食期間,發生了幾件超自然的事情— 包括在異象中看見天 使,那讓我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接下來的一年。儘管主在我禁食時 做了這麼多大事,但最令我難忘的仍然是祂的同在和與我如此親近 的這件神蹟。神對亞伯蘭的應許是我們也可以支取的應許,就是讓 祂成為我們最大的獎賞:「這事以後,耶和華在異象中有話對亞 伯蘭說:『亞伯蘭,你不要懼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地賞賜你。』」(創世記十五章1節)

使徒保羅在他的人生旅途中始終專注在他與耶穌基督的關係,並以此作為自己當跑盡的賽道終點。在他生命的最後階段,就是當宣 教之旅結束,不再有公開分享的機會,那些事工剛開始開展令人興 奮不已的日子過去之後,隨後保羅是默默無聞地被關在羅馬監獄中 與世隔絕。他有許多屬靈同輩都被看好應該能在他之前跑完當跑的 路,但他們都經歷了許多的跌撞或跌倒,唯有保羅仍在賽道上。他 全神貫注,奮力向前,不是為了衝向下一個佈道時刻,而是為了奔 向耶穌基督。保羅知道,真正的獎賞、或是人生跑到終點所能夠贏 得的真正金牌,就是認識耶穌:

使我認識基督,曉得祂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祂一同受 苦,效法祂的死,或者我也得以從死裡復活。這不是說我已經 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 穌所以得著我的(或作:所要我得的)。弟兄們,我不是以為 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 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 賞。 (腓立比書三章10∼14節)

大衛王也像其他屬神的偉人一樣,生活得異常專注。大衛在他的 詩篇中不斷重申,他追求的不僅僅是更大的建築或為他的王國擴大 領土,他所追求的是主耶和華。他是一個合神心意的人;他不是為了追求地位、權力或聲望,才從伯利恆的牧羊場上被帶到以色列成 為王,神使他做王,是因為他追求的是與主建立永恆關係的這塊純 金。詩篇中有幾篇顯明出大衛的追求之心和他對主的專注:「有一 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 中,瞻仰祂的榮美,在祂的殿裡求問。」(詩篇二十七篇4節)

當我們單單渴望認識神、瞻仰祂的榮美,將有助於我們順利奔過終點線。我們的金牌不僅僅是可以在天上有冠冕、豪宅、新的身 體,或是能與其他被得救者的永遠在一起— 那塊金牌其實是祂, 耶穌才是天堂裡精彩可期的部分,祂的同在才是禁食付上辛苦代價的價值所在。 所以請像喬安娜.海斯一樣,保持專注,才不會失去平衡。終點就在前方,禁食將有助於你訓練自己的心,讓你的心定睛在真正的金牌上,祂才是我們的獎賞!

(本文選自異象工場出版《倍速推進的大能——禁食》第二章)購買連結

相關文章

2025.02.10
拿細耳人集訓最終日:興起佈道家,讓復興的火延燒全台
最後一天上午,拿細耳人集訓的主題是「向前行」,在本週的裝備、挑旺、禁食與聖靈充滿之後,我們要怎麼持續回應神?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周巽正首先分享,在近尾聲時,我們不用急著想接下來要辦多大的佈道會,回到校園、職場,只要跟著聖靈去轉向那些你有感動的人,「我相信神要帶出一波復興,興起傳福音的佈道家!」 如同David牧師對著拿細耳人集訓學員宣告:這是英雄的世代(HERO Generation),近期當周巽正為此禱告時,神也特別顯明本次同為主辦單位的台南活水基督教會陳培恩牧師,身上有一個特別的恩膏,「我相信神要使用他,帶領一群佈道家,在接下來一系列的烽火行動吹響號角!」眾牧者一起上台,為陳培恩牧師夫婦祝福,宣告年輕世代的佈道家,要更多被興起。
2024.12.30
2025年異象聖靈澆灌·應許實現-主任牧師專訪
走過2024年,在「置身榮耀·愛中合一」的異象、靈糧70的對焦中,神給台北靈糧堂2025年的異象是「聖靈澆灌·應許實現」,以及核心經文路四:18~19。迎向2025年,我們該如何回應神的心意?創意處專訪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周巽正,跟我們談談他眼中的「聖靈澆灌·應許實現」: 靈糧70中,許多人都領受,聖靈要大大澆灌在教會。「我們要在這個恩膏裡面傳揚福音,使神的國度榮耀彰顯。」周巽正相信,「我們要看見醫...
2024.10.18
【2024靈糧誌No.53】「耶穌基督」是唯一的品牌:神的兒子,是我們的共識
在注意力稀缺的年代,如何讓人心遇見福音、並被真理吸引,成為教會界的重要挑戰?對此,台北靈糧堂創意藝術媒體處(下稱創意處)處長晏信中牧師指出,重點不在於強化教會的品牌行銷,而是恢復「說故事的能力」,因為「耶穌基督就是最大的品牌。我們的當務之急,就是把這個品牌傳遞清楚!」 如同耶穌在世上三年,始終透過說故事,讓福音藉由具體的比喻落地;近代的基督教佈道家,也多具備「善於說故事」的特質,「關於福音,我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