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願意》馬偕音樂劇,跨越時空對台灣捨己的愛

文|劉子寧 攝影|高振銘

刊登日期/ 2022.12.22

台北靈糧堂2022聖誕節系列活動首發:由喜樂家族基金會百人攜手演出的《愛,我願意》馬偕音樂劇,於12月17到18日連續兩天、四場演出在台北靈糧堂宣教大樓。戲劇當中沒有任何一位專業演員,而是由百名特殊兒與他們的家長共同演出。但當有限的人,與無限的上帝連結在一起,就如同馬偕在台灣,從遭受誤解排斥到建立60間教會、對台灣的醫療教育帶來深遠影響,顯示基督的愛跨越時空與一切阻礙。

喜樂家族基金會執行長潘秀霞牧師表示,演出馬偕故事的動機,是為了傳揚福音,《愛,我願意》2019年於國父紀念館首演後便大獲好評,至今已在全台巡演超過十場。雖因場地限制,把部分場景片段做虛實整合的方式呈現,但相信仍然能傳遞馬偕為主來台奉獻一生傳揚福音的好消息。

馬偕不單來台宣教,更對台灣醫療、教育發展帶來極大祝福

音樂劇中結合舞蹈、音樂、打鼓、戲劇元素,講述1872年,27歲的加拿大的宣教士馬偕,在神的呼召下來到福爾摩沙台灣。傳教之初,當地民眾認為傳統信仰受到威脅,對這位「黑鬚番」充滿厭惡和排斥,導致他屢遭謾罵。為了融入台灣人的生活與文化,馬偕認真學習台語,也成功吸引人們抱持好奇來聽他傳講信息。

當時台灣人民的牙齒狀況不好,馬偕成立「滬尾偕醫館」,為貧困病人提供拔牙等醫療服務,並在過程中傳福音。隨著馬偕的付出,一位常和馬偕接觸的青年阿華,終於願意開口向上帝禱告,後來更成為馬偕的第一個台灣弟子。馬偕為宣教走入偏鄉蠻荒之地,甚至遇到山上的人想要殺害他,但都能化險為夷,前後在台灣創立了60間教會。

馬偕對台灣的影響不僅在醫療領域,也包括現代教育。他和台灣女子張聰明結婚,也開辦牛津學堂、女子學堂,提升台灣女子在知識和生活上的水平。來台近30年的時間,他全然服事神,而音樂劇最後一幕停留在馬偕患喉癌離世前的畫面,透過他在日記中寫下的台語詩句:「我全心所疼惜的台灣啊!我的青春攏總獻給你……我心未通割離的台灣啊!我的人生攏總獻給你……」體現出他「寧願燒盡、不願朽壞」的精神。馬偕的一生如同一粒麥子,落在台灣這片土地裡死去,150年後,結實纍纍。最後,透過一首《平安台灣》歌舞,回應馬偕終其一生的奉獻。

學習馬偕的一生,讓基督的愛湧流出來

台北靈糧堂林德安牧師表示,看到這群喜樂家族的親子們用他們的生命說故事,特別是在說一個「比台灣人更愛台灣」的馬偕博士的故事,可以看到上帝的愛充滿在這當中,而上帝是一切愛的源頭。如同約翰一書4:16、4:19提到:「上帝就是愛……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約翰福音3:16也提到:上帝將獨生愛子耶穌,賜給我們,叫一切信祂的得著永生。

聖誕節之所以特別,是因為耶穌基督的降生要解決世人罪的問題(羅馬書5:8)。馬偕因著愛耶穌的緣故,才能夠全然地去愛這群對他不友善的台灣百姓,並在日記寫下「都是為基督 (All for Christ)」。當有限的人、與無限的上帝連結在一起,就會有愛、喜樂、盼望湧流在世人中間,帶出極大的祝福,更是永恆生命的展現。四場現場演出皆賺人熱淚、掌聲四起,今年的聖誕,期待這次的活動能喚起我們傳福音的熱情,將這份耶穌的愛活出來!

相關文章

2025.04.04
|25醫治特會|醫治在十字架上就發生,我們只要透過信心領受並宣告
醫治訓練特會第二天下午,前Bethel Healing Room醫治事工主責牧師Chris Gore,分享醫治事工的實際層面。他翻轉了許多人看禱告醫治的眼光,重點是因著明白自己身份,知道醫治本是神大能動工,並非靠著禱告詞講的長度或繁複才能做到。最後透過實際操練,讓大家一起經歷醫治禱告的大能。 他提醒,在聆聽病人需求時,不需要聽落落長的敘述,以免落入「同情」的漩渦中,但可以「同理」對方,因為許多人只...
2025.04.04
|25醫治特會|行公義是知道自己與基督聯合成為義,坦然無懼來到施恩寶座前!
醫治特會首晚的主題是「公義的大能」,伯特利教會醫治事工創辦人Chris Gore牧師用顛覆性的方式,帶領大家重新省思聖經中的公義。特別是「行公義」要如何行,完全不是從行為面來看,而是要意識到自己因著基督,已經成為義人,不然,基督徒最終只會被視為「矯正民風、把罪管理好的一群人」。 我們的行為,真的值得被稱為「公義」嗎?我們的認定,是透過很多的行為,但是新約中我們與基督聯合,內外都是公義,「你不可能比...
2025.04.04
|25醫治特會| 從饒恕而活,成為釋放神大能的手
「你已經得到完全的饒恕,不再有任何事要被饒恕。」醫治特會下午第一堂,前Bethel Healing Room醫治事工主責牧師Chris Gore以「從饒恕而活」為題,帶領眾人重新理解「饒恕」的觀念,「知道自己被饒恕多少,決定我們能運行在神大能的程度有多少,不只是感到抱歉或為罪悔改而已。」他接著以約翰福音中「行淫的婦人」為例,當耶穌反問婦人,原先控告她的人在哪裡?婦人的回應是:「沒有人要繼續控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