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而來-聖誕大詩班》用五首聖樂,深刻描繪彌賽亞降生的真義!

文|黃小花,照片|王心柔

刊登日期/ 2022.12.27

甫落幕的台北靈糧堂《就是要聖誕》系列活動最終章《為愛而來-聖誕大詩班》,在12月25日,於宣教大樓溫馨登場。當天由成軍15年的豐收聖樂佈道團,帶來結合古今的五首聖誕聖樂,氣氛莊嚴感人,真切傳遞耶穌降世的寶貴意義。

豐收聖樂佈道團負責人、台北靈糧堂退休音樂牧師汪美過去多年帶豐收聖樂佈道團在全台各地演出,今年回到母堂表演,直言非常榮幸!

優雅細緻的音樂,在半個小時的演出中層層堆疊,預備眾人經歷聖誕節的真義。汪美牧師介紹,今年演出的曲目是以韓德爾神劇《彌賽亞》中聖誕的段落來描述耶穌降生的夜晚。小型弦樂團先合奏出安靜優雅的《草原交響曲》,描繪出牧羊人在野地看守羊群的畫面,然後女高音唱出天使向牧人報佳音的「宣敘調」,而「榮耀歸於神,平安賜給世人」這天使的宣告當然就由詩班合唱來表達了!

有趣的是,三次天使宣告,音量一次比一次更強,表示天使的聲音越來越靠近,最後的尾奏則由小提琴漸弱的演奏,來表達天使逐漸地遠去,而帶著裝飾音的最後一個音更暗示著天使突然之間就消失了!

混聲合唱之後,男聲合唱帶來有關牧羊人的故事,「請問看見什麼」是一首很有趣味、也很有韻味的聖誕歌曲,從晚風先問小羊兒、小羊兒又問牧羊人、到牧羊人再去問大君王,提出了答案說:有一嬰兒是上帝的獨生子,要帶給我們光明盼望!值得一提的是,這首曲子的鼓聲帶出了非常生動活潑的氣息。

「女聲合唱告訴大家,東方博士找到耶穌大大喜樂,他們向嬰孩獻上禮物、獻上敬拜,把『天父賜下愛的禮物』稱為『伯利恆的寶藏』。」汪美牧師解釋,這兩首歌曲由當代受歡迎的教會音樂作曲家Tom Fettke編寫,女聲和聲優美,而切分音的運用更帶來特別的節奏感,很容易引起共鳴。

最後一首曲子《為你為我》,由美國作曲家Don Wyrtzen創作,道出了聖誕節的真正意義:「耶穌的降生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是為了你、是為了我,是為了我們可以成為天父的兒女,使我們得到真正的平安!」

汪美牧師說,原來的歌詞是說:「耶穌釘十架、流寶血、完成救贖,是為了你。」因為希望在聖誕節也可以使用,所以這次歌詞有略調整,把耶穌卑微生在馬槽的聖誕元素也加進歌詞中,又因為曲調中每個段落的開始都用了「模進式」的兩個樂句,把歌詞改成「祂為了你,祂為了我」,希望聽眾們從這首詩歌中,能夠聽到耶穌的降生就是為了他們!

而這首編曲的最後一段有高音獨唱加在合唱上面,又有全體樂團(特別是銅管)的全力投入,把全曲帶到最高點!相信聖靈藉著這首詩歌觸摸到聽眾的心,很多與會者在場深受感動。

翻譯為中文有難度,為讓眾人得到最直接感動

擔任本次演出的主唱潘心心,直陳最大的挑戰是歌曲以中文演譯,考驗團隊翻譯時要能貼近原文的意思、並且保有演唱的優美與流暢度。「汪美牧師帶領團隊翻譯的過程中,會不斷反覆推敲『這樣好聽嗎?有符合原意嗎?』」;再者,用中文進行美聲發聲有一定的難度,對演唱者來說會有一定的挑戰。

但豐收聖樂團多年來堅持中文演唱的原因,就是為了讓在地的人能夠使用自己熟悉的語言、從歌曲中直接領受到神的愛,聽眾不需要進行第二層思考,讓這些美好歌曲能夠更貼近人心。

潘心心說,這次和弦樂,木管、銅管、打擊等樂手一起配搭,因著時間關係,練習次數壓縮到最精簡,是這次彩排過程的一大挑戰。自己與樂手們的搭配也從頭開始磨合,如今能夠有默契的搭檔演出,非常感動。「聖樂帶給人的威儀感、儀式感,是其他類型音樂無法取代的!」服事的道路上,潘心心最感動的不是收到聽眾的讚美,而是看見人們透過自己的演唱被神摸著。

汪美牧師一路看著潘心心從信主後加入詩班,後來繼續進修聲樂、在青年牧區接受牧養裝備,這些年日常為豐收聖樂團的團員作個別、小組、或團體的聲樂指導,這次師生同台吃重服事,成為合一的美事!

相關文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
2025.02.18
《倍速推進的大能——禁食》書摘:給我一個禁食的好理由(不如給六個?)
禁食還有許多其他目的。我之所以選擇這六點,是因為它們將帶領我們學習聖經中的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多年來為我的禁食帶來 了目的。所以請拿出你的聖經,準備好刻意來尋求禁食吧。為了幫助您發現禁食的目的,我在此提出幾個有助於更深探究的問題:
2025.02.18
【台灣拿細耳人集訓見證】以神為中心,領受拿細耳人的呼召!part2
看拿細耳集訓見證part1 台東靈糧堂 社青/亭亭 「過往,我覺得有刺青看起來很酷,但根源其實是自卑感和錯誤的身份認同。」第一天聚會,李協聰牧師領受要為身上有刺青的人禱告,當下我很驚訝,卻也感受到天父要更深的醫治我,因為刺青帶來的羞愧。我參與在教會的兒童、青少年事工,曾有家長看見我的刺青,向牧者表達擔憂,覺得我會帶給兒童負面影響。也因此雖然我服事下一代,卻常會在意別人的眼光,然而,在聚會中的禱告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