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靈糧季刊第四季no-33】談心,為我們的夫妻關係點了一盞明燈

文/吳秋明、林立惠

刊登日期/ 2015.10.30

文/吳秋明

從小到大,對我而言,表達感覺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我在一個非常傳統且鄉下的地方長大,身為一個男生,從小父母教導男兒有淚不輕彈,要求我們家醜不可外揚。不論在家裡遇到了任何事情,只要遇到任何外人,都要壓抑感覺,不要讓人看出你發生了任何的事情。這樣的狀況持續久了會有副作用,平常都壓抑感覺,但一發起怒來卻讓妻子立惠難以招架,甚至在心中造成傷害。
在談心成長課程中,我學到如何精確的表達自己的感覺,讓從小被壓抑的感覺活了過來。如此一來感覺得以表達,對方也能在沒有任何控告、判斷的情況下清楚我的感覺,同樣的立惠所表達的感覺,我也較能接住。
談心成長課程中提醒我們要為愛點一盞燈,以前和立惠吵架,都是任憑潛意識掌控而發的衝動反應,當有這樣理解後,自己也學會暫停,而能有理性的回應。如今,我們彼此了解多了,衝突少了,夫妻關係自然一天比一天進步!

文/林立惠

我是個情感豐富卻不善表達、常覺得詞窮的妻子,丈夫秋明卻是位說話高手。所以,我們的溝通方式總是秋明述說事實、表達想法,我覺得被指責而產生防衛心態。我無法真實表達感覺,常是壓抑,事後卻沒有處理。類似的事重覆發生,我們的溝通常像兩條平行線沒有交集。談心帶給我們夫妻的收穫是溝通方式改變。透過自覺練習幫助我標明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的需要、釐清感覺背後的信念。秋明也意識到唯有表達感覺才是心與心的溝通。感覺就是感覺,沒有對錯、不能被論斷、否定。談心操練使我們成為懇談者與傾聽者,讓我們把真實的心聲和感受表達出來,去除指控和怪罪對方,也學會傾聽、不立刻辯解,接納對方的感受與對事情的看法。讓我們的溝通更通暢,關係更親密。
談心帶給我在服事上的收穫是「助人的智慧」。過去當有人求助時,我是很好的聆聽者,但我常絞盡腦汁,希望給對方解決方法或建議。其實,很多難處我沒經歷過,也不想只丟給對方要愛主、禱告之類的標準答案,常覺得又大又難。在談心成長課程中提到「傾聽加邀約,你需要我為你做甚麼?」透過提出開放性問題,引導受助者勇敢的說出心中的想法、感覺和需要。傾聽就是愛、了解中有醫治。我只需要耐心傾聽、用心陪伴,受助者就有力量處理他的難處。

(吳秋明、林立惠夫婦為台北靈糧堂東西中區會友)

相關文章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
2025.03.20
21天禁食禱告見證:回到與神的連結中,從新開始、美好事正在發生!
21天禁食禱告會將邁入第三週,在場場禱告會中,眾人領受聖靈的澆灌。來看三位弟兄姊妹的見證: 回到與神的連結中,更深認識神的話 台北靈糧堂成人牧區/邱彥彰 21天禁食禱告前的一個主日,周巽正牧師說,禁食最重要的核心是,回到與神親密的連結中,所以我以此為目標,開始每天一餐的禁食,並成功禁食了前三天。在第四天晚上,忍不住吃了東西。不過當晚,小組有例行每週一次的線上讀經,跟著教會進度一起讀創世記一到三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