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靈糧誌No.49】線上小組面面觀3,疫情讓我們成為答案──青年牧區旅者小組

口述|李曉恩、鄭雅琪  整理|楊青山

刊登日期/ 2020.07.18

「疫情讓我們想辦法克服難關,督促我們成為答案,而不是藉口。」──旅者小組

去年被分殖出來的青年牧區「旅者小組」,是按著有宣教異象熱情的弟兄姊妹而召聚在一起,「旅者」是鼓勵所有組員到世界各地為主作見證。小組成員有33人,來自各方,因著共同宣教興趣,聚會裡充滿歡樂。新冠疫情爆發後,因為不能見面,被迫線上小組,反而催生出新的因應策略。疫情不僅在數位化「旅者小組」,更是逐步讓它數位轉型。

當教會公布停止實體聚會後,李曉恩、鄭雅琪兩位小組長正傷腦筋,33人如何進行線上聚會,經過一星期Zoom撞牆期,發展出「助教」的分工,專門協助網路和音訊,讓主持人可以專心主領,也開放小組長和助教的麥克風,讓聚會有溫度,並讓組員透過文字自由分享,善用40分鐘暫停,再重開下半場,完全模擬實體聚會的情況。由於在家裡聚會,免掉場地和交通限制,所以常有組員聊到晚上12點,自此聚會週週漸入佳境。

進入線上聚會後,兩位小組長開始思考如何維繫組員的關係,腦力激盪後,將3至4人編為小小組,共有10個小小組,每個小小組裡有A、B、C組員,當週  A若為被關心目標,B、C就要傾力關懷。關心的方式從簡訊代禱、請Uber eat送下午茶到上班地方、手寫卡片送到對方家裡等等,在不能見面的疫情期間,這些關懷就顯得特別珍貴。又因常常更換小小組合,就打散了一堆堆的熟人群聚,彼此就認識更多組員。「線下關係經營得好,回到線上聚會就更熱絡。」兩位小組長笑著說。

旅者小組最大的特色就是「國家之夜」,為了讓組員認識更多國家,進一步為這些國家禱告。所以將5至6人編為小小組,每個小小組負責一個國家,組員間討論如何呈現。疫情期間的以色列之夜,就採用預錄,然後大家一起觀看 youtube直播,並在線上敬拜,一起為以色列禱告。

非常時刻逼出組員的潛力,剪輯出以色列的景點、人文、食物等圖文影片,再由同工作主持人介紹,就像在看專業的旅遊頻道,彷彿親身遊歷以色列,並在影片的廚房場景教導製作無酵餅,帶出逾越節的由來,組員都在家裡觀看,也跟著禱告。推出之後,不只組員們為主辦同工的用心而感動,線上影片也吸引了宣教機構的關注,訝異一個小組的分工之作,為他們帶來了啟發。

展望未來,將定期安排實體和線上聚會,而第三週的國家之夜會採實體聚會加小組直播,聚會可以變成產出,接觸到許多線上的朋友。又如遇上節慶連假,將採線上小組方式,讓住外縣市返鄉的組員不缺席,運用之妙讓聚會方式變得更多元。

「疫情期間肢體關係不但沒有失聯,而且還繼續被建造,深深感到神的眷顧和親自牧養。」李曉恩和鄭雅琪兩位小組長異口同聲地說。

(充滿宣教熱情的旅者小組)

相關文章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
2025.03.20
21天禁食禱告見證:回到與神的連結中,從新開始、美好事正在發生!
21天禁食禱告會將邁入第三週,在場場禱告會中,眾人領受聖靈的澆灌。來看三位弟兄姊妹的見證: 回到與神的連結中,更深認識神的話 台北靈糧堂成人牧區/邱彥彰 21天禁食禱告前的一個主日,周巽正牧師說,禁食最重要的核心是,回到與神親密的連結中,所以我以此為目標,開始每天一餐的禁食,並成功禁食了前三天。在第四天晚上,忍不住吃了東西。不過當晚,小組有例行每週一次的線上讀經,跟著教會進度一起讀創世記一到三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