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週年特刊】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

文|林德安

刊登日期/ 1999.01.01

「萬國啊!你們都當讚美耶和華。萬民哪!你們都當頌讚祂。」(詩一一七:1)「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廿八19)「那時,有虔誠的猶太人,從天下各國來,住在耶路撒冷。這聲音一響,眾人都來聚集,各人聽見門徒用眾人的鄉談說話…我們帕提亞人、瑪代人……革哩底和亞拉伯人,都聽見他們用我們的鄉談,講說神的大作為。」(徒二5~11)「此後,我觀看,見有許多的人,沒有人能數過來,是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樹枝,大聲喊著說,願救恩歸與坐在寶座上我們的神,也歸與羔羊。」(啟七9~10)以上四段經文讓我們看見萬國萬民認識主,歸向主以至於敬拜主,這是神的心意也是神國擴展的趨勢。我們這些蒙恩人理當用諸般的智慧盡力傳揚福音,而語言是一項最基本的工具。工具越多,工作的層面自然越廣。

包含台語、印尼、英語三大區
「台北靈糧堂」身處在台北市這國際級的大都會中,為了贏得萬民歸主,我們設立了語言牧區來拓展國語之外的語言福音事工。本牧區包括台語、印尼語及英語(含菲語)三大區,各語言區有自己獨立的崇拜時間及週間小組聚會活動。
目前各區的負責區牧如下:台語─林德安、潘秀霞、劉傑聰、陳瑞枝;印尼語─林玉華(印尼藉華僑);英語─馬躍中、馬瑪琍夫婦(Timothy & Mary Meier美籍宣教士)、劉敏智、畢愛珊(Alison Brandt澳藉宣教士,Willy Reyes(菲籍宣教士,負責菲語事工)。
由於語言的特質性,本區的牧養或福音對象與國語區有明顯的區隔。然而就傳福音的角度卻能互相配搭,彼此支援,一起「下網打魚」。舉個例:林弟兄夫婦平常用國語溝通,家中雙親則習慣說台語,另有一位菲藉女傭,林弟兄的公司老闆是美國人,工廠有一些印尼藉勞工,在這種情況下,語言牧區可以成為林弟兄的最佳拍檔,一起同工來得著他身邊尚未得救的靈魂。

會友變動不斷 服事心態不變
本區一方面可以隨時與其他各區配搭,一方面也積極針對特定族群推展福音事工。例如:台語長春團契從一九九八年六月起開始進入一些安養中心作福音探訪行動,至九月底已決志受洗者的40位。印尼語區在幾個僑生或勞工集中處設立福音據點,有小組聚會甚至主日崇拜的活動,地點包括北部的板橋、新莊、新店、新竹、南部的高雄及即將開始的台南。菲語區為了顧及有些兄姊工作休假時段在週間或有陪送年長者到教會聚會的等候時間而發展週間小組。英語區的對象除了外藉人士,異國婚姻夫婦,也包括一些本國藉兄姊。雖然居留及工作異動問題致使流動性極高,但同工們仍帶著神國胸襟積極造就信徒成為門徒。
語言區待撒種及收割的禾場極廣大,但願靠著莊稼的主賜下能力及諸般智慧贏得萬民萬族歸向祂。

台語區現況
本區主日上午有台語崇拜及成人主日學的造就課程,牧養體系分長春團契及家庭小組。長春團契於週四上午9:30聚會,成員多為年長兄姊,目前由林潘秀霞師母負責,劉傑聰牧師及陳瑞枝傳道配搭。長春團契在牧養上配合教會採分區(中、東、西、南、北)並再細分小組進行,各區長、小組長雖年長卻都謙卑學習,盡力作好關懷牧養工作。自一九九八年六月神開了安養院的福音大門,至一九九九年八月已固定在二十三間的安養中心有福音探訪行動,一年多下來已超過兩百位寶貴的靈魂受洗歸入主名下。長的兄姊雖不能「南進」遠征,卻能就近傳福音給安養院中的老人。這群原本在孤單絕望中的老人,因著福音真光臨到,使他們的生命充滿了喜樂與盼望。參與探訪隊的兄姊更是在靈裡大得激勵。
至於家庭小組,成員從社青到壯年,按不同區域不同時段聚會。雖是台語牧區,其實家庭小組組員多是國台語雙聲帶,我們自許是神國的雙棲部隊,流利的雙重語言工具使兄姊傳福音的領域更加倍。在本堂主日崇拜中常見一家家兩三代同來敬拜主,雖參加不同語言崇拜,卻是一幅最榮美的圖畫,感謝主!
在台灣,台語仍是非常普遍被使用的語言(選舉前更易看出它的重要性),我們不特意高舉台語的優越性或強調背後象徵的意識文化。單單為了靈魂得救的緣故,如果習練這語言工具能叫我們更容易且更多接觸本地的鄉親同胞,求聖靈柔軟我們的心與舌頭吧!
(作者為台北靈糧堂語言區區牧長)

相關文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
2025.02.18
《倍速推進的大能——禁食》書摘:給我一個禁食的好理由(不如給六個?)
禁食還有許多其他目的。我之所以選擇這六點,是因為它們將帶領我們學習聖經中的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多年來為我的禁食帶來 了目的。所以請拿出你的聖經,準備好刻意來尋求禁食吧。為了幫助您發現禁食的目的,我在此提出幾個有助於更深探究的問題:
2025.02.18
【台灣拿細耳人集訓見證】以神為中心,領受拿細耳人的呼召!part2
看拿細耳集訓見證part1 台東靈糧堂 社青/亭亭 「過往,我覺得有刺青看起來很酷,但根源其實是自卑感和錯誤的身份認同。」第一天聚會,李協聰牧師領受要為身上有刺青的人禱告,當下我很驚訝,卻也感受到天父要更深的醫治我,因為刺青帶來的羞愧。我參與在教會的兒童、青少年事工,曾有家長看見我的刺青,向牧者表達擔憂,覺得我會帶給兒童負面影響。也因此雖然我服事下一代,卻常會在意別人的眼光,然而,在聚會中的禱告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