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週年特刊】奇妙雙手 令人讚歎

文|曾華清

刊登日期/ 1999.01.01

神看重工人過於工作
神清楚地引領我們夫婦來開拓屏東靈糧堂小組化教會。神預備祂的工人是奇妙、有次序的。記得在北美求學時,我們就對大陸的耶穌家庭頗感興趣;又在陳仲輝牧師門下受教,向他學習「家庭小組與教會發展」。四個月學習獲益良多,立定志向以後一定要建立「家庭小組教會」。神學院畢業後赴韓觀摩韓國的家庭小組及禱告生活前後三次,深感台灣教會停滯不前乃因不推展家庭小組及禱告生活之故。回來台灣在台北浸信會牧會。彼時年幼無知,推動團契及各級助道會乃不得其法,未能得力。一牧養教會整整七年,現在想起在傳統的型態中仍有不足智慧和靈性來轉型,覺得十分虧欠。

神預備工人成就植堂異象
幾年前再去新加坡實地觀摩並受訓二次,決定開拓小組教會。禱告尋求半年終向原教會提出辭呈,再經半年才離開預往中南部開拓。經人介紹給台北靈糧堂植堂處,與駱世雄牧師及周神助牧師再三約談,彼此覺得異象吻合,就在台北靈糧堂受訓八個月後,來屏東開拓屏東靈糧堂。而後由於高雄靈糧堂廖泰益牧師有植堂異象,熱切禱告尋求神旨及同工支持,我們夫婦便又在高雄靈糧堂受訓四個月後,由高雄靈糧堂差派我們至屏東開拓教會。那時我們也覺得「遠水救不了近火」,能接受高雄靈糧堂的差派最為恰當。我們跟著廖牧師在屏東繞城禱告尋求地點,看見神的引領印證,於是租下屏東巿忠孝路297-3號透天厝,為開拓教會的第一站──屏東靈糧堂小組教會。

們的左右手──母堂和祖母堂
歲月如梭,到此已兩年,神的帶領令人讚嘆不已。在高雄靈糧堂的財力、物力及代禱的支持下,並本地同工同心服事裡,有許多神蹟奇事隨著我們,證實我們所傳的道(可十六20)。在這期間有通靈者、鬼附者、吸毒者、學佛多年者及原為神棍者悔改歸主,亦有病痛者、心靈破碎者得醫治,多半都是受過真理的教導明白福音而信主,至今有五十餘人受浸加入教會。教會的組織架構完全是小組教會的架構、裝備、訓練及牧養,經文禱讀則多半是照著台北祖母堂的運作,簡化及本土化後來牧養之。最初半年牧師和師母用八至九成的時間去佈道,用三一六傳福音、探訪、協談和關懷社區。(例如:在信義國小和至正國中各有媽媽成長班,約有廿幾位家長參加;目前已進行兩個學期)。到了後半年則用一半的時間作福音工作,一半時間對內關懷、訓練及裝備聖徒。

感恩的心
這兩年來感謝高雄靈糧堂母堂的特別照顧及代禱勇士背後的守望,感謝靈糧神學院福音隊的協助,彰化靈糧堂福音隊的行軍禱告、廣傳福音,及士林靈糧堂福音隊的社區訪談、領人歸主和爭戰禱告。也謝謝廖泰益牧師的勉勵、駱世雄牧師的異象分享、區永亮牧師的培靈、劉美珊教師的醫治特會,及台北所錄製的福音卡帶並各種文字影音教材。除此之外,最感謝的是天上阿爸父神的慈愛、耶穌基督的恩惠及聖靈的感動常與我們同在,因為離了祂,我們就不能做什麼。

同工生活
牧者帶領每日教會早禱,第一場上午六至七時,約有五至十人參加;第二場上午七時卅分至八時卅分,約有四至六人參加。除主日和週一休假外,同工幾乎每日早上都是靈修時間、工作計劃或事工檢討。下午則外出探訪、傳福音、一對一造就聖徒,並一或二個晚上帶領小組聚會。

教會異象
建立一個敬拜讚美、門徒訓練、權能事奉、廣傳福音、聖潔榮耀的小組教會。教導弟兄姊妹注重聖道和聖靈、信心與行為、恩賜運用與聖潔品格要能平衡。總體目標就是傳福音,見證榮耀主的名。

懇請代禱
一、求神賜下一對年輕傳道同工來作青少年事工。他們能完全認同小組教會運作、權能事奉、順服受教,且愛屏東百姓的靈魂。
二、希望全教會兄姊每天均有正常的靈修生活,並以實踐三步五祝福禱告收割計劃來迎接新的世紀,為耶穌贏得城巿。
三、教會同工及弟兄姊妹百分之百認同及委身小組教會的異象、策略、組織及運作,同心合意建立神大能的教會。
(作者為屏東靈糧堂牧師)

相關文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
2025.02.18
《倍速推進的大能——禁食》書摘:給我一個禁食的好理由(不如給六個?)
禁食還有許多其他目的。我之所以選擇這六點,是因為它們將帶領我們學習聖經中的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多年來為我的禁食帶來 了目的。所以請拿出你的聖經,準備好刻意來尋求禁食吧。為了幫助您發現禁食的目的,我在此提出幾個有助於更深探究的問題:
2025.02.18
【台灣拿細耳人集訓見證】以神為中心,領受拿細耳人的呼召!part2
看拿細耳集訓見證part1 台東靈糧堂 社青/亭亭 「過往,我覺得有刺青看起來很酷,但根源其實是自卑感和錯誤的身份認同。」第一天聚會,李協聰牧師領受要為身上有刺青的人禱告,當下我很驚訝,卻也感受到天父要更深的醫治我,因為刺青帶來的羞愧。我參與在教會的兒童、青少年事工,曾有家長看見我的刺青,向牧者表達擔憂,覺得我會帶給兒童負面影響。也因此雖然我服事下一代,卻常會在意別人的眼光,然而,在聚會中的禱告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