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週年特刊】山邊異象 建造教會

文|陳永正牧師

刊登日期/ 2014.01.01

信義靈糧福音中心於2009年11月成立,迄今已屆五年。信義團隊的班底是一群來自東區所屬的信義區小組,我們牧養的小組以家庭為主,陸續擴展的族群有婦女、社青、親子及兒童等小組。信義區領受了山邊異象,即沿著四獸山往北到南港、內湖區;而我們的目標是得著信義區的百姓作主門徒,在每一里設立祭壇、建立小組,並沿著山邊的異象拓植教會。

我們按五重職事的功能,成全了核心小組長成為領袖團隊。依領袖團隊成員的恩賜和負擔:目前黃敏夫婦主責牧養關懷與敬拜;劉永年弟兄主責基礎裝備與教師;陳淑鳳師母與萬美秋姊妹主責先知性禱告;魏國麟弟兄與劉思妤姊妹主責傳福音;教會治理由我來主責。領袖團隊的主要任務是要裝備弟兄姊妹發掘恩賜,並使用恩賜來服事,一起同心建造神榮耀的教會。

開拓期間,神學生陳政宏夫婦用心牧養社青小組,並花時間裝備他們做主門徒。之後,陳玫汝傳道勇敢回應了神的帶領,開展青少年事工,藉由青年牧區的Young club,成立了三期的青少年才藝班,接觸認識了教會附近的國中生約有20多位。來自馬來西亞的楊月芬傳道,則對婦女特別有負擔,積極栽培幾位婦女跟隨主。

每位小組長用心關懷組員的需要,每週聚會像家人般學習彼此相愛。當然,現階段教會對社區關懷與弱勢服務也需更加落實。過去兩年多,在福德區開始接觸認識5~6個新住民家庭,我們使用當地的安親班,開設了親職成長、親密之旅等課程,實際幫助他們如何教養孩子,並與配偶溝通、管理情緒等。過去三年多,我們與松山禮拜堂一起配搭,投入興雅國小的品格教育,教導感恩、專注等品格,同工們每週需進4~5個班級帶領品格活動,並與這群孩子建立關係。

每年暑假持續開辦社區兒童才藝課程,感謝益人學苑所提供的專業師資與課程資源。這些年家長的口碑已成為我們招生的利器,看到孩子們歡喜地學習,師母巧妙地設計品格遊戲並融入課程中。成果發表是孩童展示學習成果,且是邀請家長進到教會的時刻;當然開學後的跟進更是關鍵,今年我們將部分的才藝班安排在兒童主日學進行,許多社區的孩子也因此走進教會。

第一代信主、帶領全家歸主的見證,如:思妤帶領年邁的公公在住院期間信主,婆婆願意從民間信仰歸向耶穌,並在家裡舉行聖別禮拜。美貞因對待婆婆的孝敬,困難中仍堅定信靠主,因而影響了全家族──婆婆、丈夫及二個女兒都信主。淑芬經過多年的流淚禱告,並開放家庭接待小組,終讓丈夫的心更加柔軟向主敞開,在三年前婆婆與丈夫也信了主。瑞金信主後很火熱傳福音,常關心同事的需要,並帶領多位同事進到教會信主,也影響了住在龍潭的爸媽及大哥以致全家信主。

今年我們更積極的拓展年長小組,因在信義區有近15%超過65歲者,再加上現有的長者,都是我們服事的對象。隨著兒主孩子長大,加上暑期開辦的籃球營,我們需更有智慧的牧養下一代,並進入國中校園。感謝主!我的兒女也與我們夫婦一起同工:聖美參與字幕與兒主服事;佳恩教導孩童查考聖經,並關懷青少年。期盼神興起更多的父子二代服事一起來建造祂的教會!

四週年慶全教會石門水庫之旅

相關文章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
2025.03.20
21天禁食禱告見證:回到與神的連結中,從新開始、美好事正在發生!
21天禁食禱告會將邁入第三週,在場場禱告會中,眾人領受聖靈的澆灌。來看三位弟兄姊妹的見證: 回到與神的連結中,更深認識神的話 台北靈糧堂成人牧區/邱彥彰 21天禁食禱告前的一個主日,周巽正牧師說,禁食最重要的核心是,回到與神親密的連結中,所以我以此為目標,開始每天一餐的禁食,並成功禁食了前三天。在第四天晚上,忍不住吃了東西。不過當晚,小組有例行每週一次的線上讀經,跟著教會進度一起讀創世記一到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