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週年特刊】感恩與展望迎向神的浪潮

文|周莊碧明牧師 (國度事奉中心負責人)

刊登日期/ 2014.01.01

1970年,我在菲律賓的母堂――「中華基督教會」差派並支持我在「校園團契」做學生工作,當時因看見缺乏下一代的接班人和領袖,神興起機構起來關心年輕人;有7年之久我是在台北靈糧堂聚會。之所以選擇在台北靈糧堂聚會,不是因鄭昌國牧師接任主任牧師(鄭牧師原也在校園團契服事),乃因在這裡深刻感受到被愛與被接納,特別當時姊妹會的媽媽們十分呵護我,溫馨地關愛我這個遠離家鄉(菲律賓)到異地服事的宣教士。在我的生涯規劃中,從未計劃要到台灣服事,但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神的道路也高過人的道路;這四十四年來的事奉,除了在高雄服事一年多,以及在美國進修的一年,其餘時間都是參與在靈糧堂服事。

四十多年前擔任「校園」同工時,還擔任過台北靈糧堂兒童主日學校長;那時梅媽媽和何馬桂琴執事也是兒童主日學的老師。歲月如梭,當年牧養教導的孩童們,如今一個個都已結婚生子;那些在兒童詩班、主日學服事的同工們,至今仍有許多在國內外繼續服事主,且都非常優秀。在靈糧堂服事的年日一直都很喜樂,從未有過要更換教會的一絲念頭;靠著神的恩典,教會從一百多人持續成長到目前一萬多人(包含福音中心),我心中一直非常珍愛父神所賜給我的教會。

回想剛來台北靈糧堂時,我才24歲,只是一個年輕的宣教士──在菲律賓牧會兩年,受神差派來到台灣──當時的我確實很幼嫩且幼稚,沒恩賜也無才幹,僅有一份願意忠心服事主的心志。然而,主既是一位不平凡的神,我是祂的僕人使女,我相信、也希望成為不平凡的傳道人。就這樣,神果真帶領我一步一腳印地走過來,真是超乎所求所想!

另外,自從踏上台灣的土地,我就愛上了這片土地以及這裡的百姓。心中對這地一直有深沉的負擔,並禱告呼求,甚願看見神更豐盛的榮耀降臨這地;即使我可能將會被埋在這塊土地上,但心中仍期盼能看到神轉化台灣,使台灣能進入祂的命定。

如今,台北靈糧堂從一間教會開始,不斷地擴張帳幕、張大幔子、放長繩子、堅固橛子,再向左向右開展,以致在全球各地已有386間的分堂和福音中心。這都是神奇妙的恩典和帶領,和所有同工們齊心協力的果效!特別感恩的是,神賜給我們非常優秀且合一的團隊;44年來,教會的更新和轉化都在同心合一的恩膏中進行,我們夫婦的弱點也被同工們接納及補滿,因此這些年在靈糧堂的服事很喜樂!我深深喜歡教會,喜歡神的家――主耶穌的新婦。

雖然三年前周牧師已卸下了主任牧師的職務,但我倆還是繼續到國內外服事眾教會。感謝神,擴大了我們的心胸,教會、城市、國家、列國都在我們心中;就如同今早靈修時,神以出埃及記卅四章10節對我說――「我要立約,要在百姓面前行奇妙的事,是在遍地萬國中所未曾行的。在你四圍的外邦人就要看見耶和華的作為,因我向你所行的是可畏懼的事。」相信即或我們年老髮白時,神仍要做更榮耀的工作!我真興奮且期盼看見神奇妙的大作為。

相關文章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
2025.03.20
21天禁食禱告見證:回到與神的連結中,從新開始、美好事正在發生!
21天禁食禱告會將邁入第三週,在場場禱告會中,眾人領受聖靈的澆灌。來看三位弟兄姊妹的見證: 回到與神的連結中,更深認識神的話 台北靈糧堂成人牧區/邱彥彰 21天禁食禱告前的一個主日,周巽正牧師說,禁食最重要的核心是,回到與神親密的連結中,所以我以此為目標,開始每天一餐的禁食,並成功禁食了前三天。在第四天晚上,忍不住吃了東西。不過當晚,小組有例行每週一次的線上讀經,跟著教會進度一起讀創世記一到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