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週年特刊】改變,在職場

文|林慶豐執事(台北靈糧堂執事會副主席)

刊登日期/ 2014.01.01

2012年,林慶豐執事擔任樂生療養院迴龍醫院院長,職場的挑戰接踵而來。

首先面對的,是院內的低迷士氣。長期以來,因外界對「漢生病」(俗稱痲瘋病)錯誤的認知與污名化(註),許多人怕被傳染,任職於樂生療養院員工,甚至因覺得自己的工作不光采,而不敢告訴別人。

為了提升員工的士氣,慶豐執事常以聖經的話勉勵主管:「醫者要行公義,就是心中有醫療法規;要存憐憫的心愛病人、愛員工;更要存謙卑的心才能夠帶團隊;我是基督徒,所以我是在上帝的帶領之下當院長,與上帝同行。」

身為院長的慶豐執事更積極地親自關懷漢生病患,與他們話家常、擁抱他們、參與他們的活動;院民都可以感覺到,這位院長不一樣,他身上有愛。

另一方面,非常實際的問題是醫院的經營。慶豐執事上任前三個月,將近20%的醫師因署醫弊案提出辭職,門住診經營業務停擺,營運面臨極大困難,醫院成本為收入的1.5倍,在商業名詞稱「死亡交叉線」,表示經營不下去、要斷頭了。

慶豐執事將醫療事業分成二十幾個團隊,運用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及成本會計(cost accounting)的觀念,每週、每季與主管開會檢討,也成立讀書會及引進新的經營概念。因著全院開始重視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幾個月後,醫院的門診量及住院率大幅增加,業績成長兩倍,達到「黃金交叉線」,醫院開始活絡起來。而院內的基督徒也因著有一位對神認真負責的院長而凝聚。成立團契後,慶豐執事更在職場祭壇的禱告下,全力投入讓捷運「迴龍站」改名為「迴龍/樂生站」。

有一位非基督徒的主管,看到醫院的改變、經營的改變、組織文化的改變,就說:「院長,我從你身上發現真的有神。」

2014年,慶豐執事升任衛生福利部醫院及社福機構管理會的執行長,負責管理全國32家醫院及13個社福機構的營運與經營,其中包含約2萬多名員工,相信神將更大更難的事交在他的手上,是因著他在大小的事上都忠心倚靠神、高舉神,而神必繼續在職場更多使用他!

(汪于茹採訪整理)

註:全世界90%的人類對痲瘋分枝桿菌有自然免疫力,目前已有藥物可以有效治療漢生病。

相關文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
2025.02.18
《倍速推進的大能——禁食》書摘:給我一個禁食的好理由(不如給六個?)
禁食還有許多其他目的。我之所以選擇這六點,是因為它們將帶領我們學習聖經中的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多年來為我的禁食帶來 了目的。所以請拿出你的聖經,準備好刻意來尋求禁食吧。為了幫助您發現禁食的目的,我在此提出幾個有助於更深探究的問題:
2025.02.18
【台灣拿細耳人集訓見證】以神為中心,領受拿細耳人的呼召!part2
看拿細耳集訓見證part1 台東靈糧堂 社青/亭亭 「過往,我覺得有刺青看起來很酷,但根源其實是自卑感和錯誤的身份認同。」第一天聚會,李協聰牧師領受要為身上有刺青的人禱告,當下我很驚訝,卻也感受到天父要更深的醫治我,因為刺青帶來的羞愧。我參與在教會的兒童、青少年事工,曾有家長看見我的刺青,向牧者表達擔憂,覺得我會帶給兒童負面影響。也因此雖然我服事下一代,卻常會在意別人的眼光,然而,在聚會中的禱告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