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海法──以色列的多元宣教

作者:文◎張淑娃 來源:期刊 - 2018靈糧季刊第四季 - 2018-10-22出版 類別:教會事工

刊登日期/ 2018.10.02

據說「海法」這個詞,與希伯來文חוף יפה(hof yafe)發音相近,意思是「美麗海岸」,台北靈糧堂與「憐憫帳幕會堂」網絡建立關係已經有三年之久,憐憫帳幕母堂和其中兩家分堂都座落在美麗的海法灣附近,今年夏天我前往海法大學上希伯來文暑期密集班,希望藉此實地更準確掌握海法地區的屬靈重要角色,並更深明白神對這份夥伴關係的下階段帶領。

 

寶貴的關鍵人物

此趟行程充滿許多未知數,上帝透過飛機上一部紀錄片,指示了一些重要方向,這部紀錄片的主角是英國生物學家珍古德,當年她出發到非洲時,初期的研究工作毫無進展,直到有一隻黑猩猩開始願意與她互動才逐步有了進展。當下我心裡很清楚,我必須溫柔且不放棄地去發掘和感受當地的文化及人事物,就像珍古德一樣,要耐心等候重要的關鍵人物出現,某個程度上我是個外來的侵入者,唯有當我的存在對所要接觸的族群,不再是突兀或陌生的時候,才會帶來突破。

 

在第一個週六安息日,我去到了位於海法郊區的憐憫帳幕母堂參加崇拜聚會, 當天聚會完了之後,亞維沙龍牧師的十歲大兒子馬蒂突然靦腆地走到我面前問:「我可以為妳禱告嗎?上帝一直催我為妳祝福,請讓我為妳禱告。」然後就舉起手為我做了很真誠的祝福,然後他就深深地鬆了一口氣,我們彼此擁抱,神的愛充滿我們的心。接下來幾週一個又一個接踵而來的友善回應,使我接收到一些前所未有關於這間彌賽亞會堂及猶太人的第一手資訊,同時這段時間也使我有機會跟會堂的兩位秘書、出納、香柏牧區的領袖多一些時間彼此關心、交談、討論,這樣面對面溝通增進了雙方的合作默契及效能。

 

在第一個關鍵人物馬蒂的禱告及擁抱中,我驚覺聖靈就是我此行最重要的關鍵人物,是聖靈感動人來堅固我的信心和手中工作,是聖靈把人帶到我身邊,是祂安排了關鍵的際遇和腳蹤。

 

隱藏在高處的禾場及禱告殿

海法大學位於迦密山上,山上的雲彩每天以超寫實的方式點綴著海法大學,一 位同班同學有感而發的說,當年以利亞的僕人所看到的巴掌大的雲彩應該就是這樣,就算是只有巴掌大,但是其速度卻極快且撼動人心,神正以強而有力的方式發出呼召,這是跨世代跨族群全體總動員的以色列福音使者運動,凡是回應的人都要興起發光,眾人要享受與神同工的開創歷史之旅。

 

有別於純基督徒的各類聖地探訪團,校園中更全面開啟了對以色列及中東局勢的多視野資訊。典型的希伯來語言課程中有三大類學生,一個是基督徒及學者,其次是猶太裔海外人士,再來就是已經回歸的新移民。而海法大學也提供用英文授課的教育、地中海研究、國際政治、衝突處理等各學科供人選修。海法大學暑期密集班課程課業很重,所以學校刻意安排許多免費出遊及活動,讓學生在紓壓中體驗當地文化,藉此生命可以多些交流、彼此互動影響。在短短的暑假中,就使我破紀錄認識了此生最多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也接觸了各類專業人士,其中包括匈牙利聖經學者、研究中世紀專題的哲學家、資訊系阿拉伯學生、社會學系猶太學生,這些都是福音使者的重要資源,在以色列最重要可行的福音之道就是生命見證,而校園及職場是最名正言順的福音禾場。

 

這當中很重要的是去正視和體悟當地暗潮洶湧隨時可能引爆的衝突點,還有當地社會及百姓生命中,在實際生活下才會發現的不可愛陰暗面,這些就是傳揚福音時最需要突破的壓制點,需要眾人大量代禱。整個海法大學校園中每個角落都可從不同面向俯視山下各區域,尤其是安息日人煙稀少,掩藏於迦密山高處的校園儼然成了五星級禱告殿,是絕佳的敬拜禱告美地。

 

 

以色列事工百花齊放

在海法我巧遇了曾在兒童牧區長大的洪振銓同學,他目前在以色列理工學院就讀機械系研究所,在他身上我看見年輕人可以投身以色列宣教的莫大潛力,當代的福音大軍就包括這些可以來以色列長期或短期就學、工作、旅遊,或者只來打工、當義工的外邦信徒,年輕人、退休人士只要有心都可參與以色列事工,有位現在進到西岸巴勒斯坦城市服事的國際志工,就有感而發大力呼召年輕人到以色列體驗各種多元的宣教旅程,這樣年輕的生命會更具意義與滿足感。

 

廖欣姊妹剛成立了「十個外邦人」非營利機構,其目標之一是希望提供一個平台,讓許多覺得外語能力不足的華人仍可參與猶太宣教。就算不能親身到以色列的人也可以禱告、奉獻、贊助等方式,扶持類似的機構及已經投入此事工的工人成為基督的手和腳,去安慰扶持並建造以色列。在以色列成立非營利協會,建立服事平台,也是本堂未來可嘗試的方向。

 

來自空中飛行的啟示

六月底登上以色列航空時,新的飛行安全短片令人刮目相看,這是我第一次能看完一支飛安短片,不僅重點清楚表達,而且令人百看不厭,有內容、風格、技術及人才。這部片啟示了新型態的跨文化福音事奉之道也應如此,首先就是以嶄新方式分享福音,其次是讓所要接觸的對象之需求成為主體又彼此成全,而福音使者更可有力地活出見證、樂此不疲彰顯福音大能。

 

如今我們正與憐憫帳幕母堂研擬差派福音隊去以色列,同時其母堂的年輕信徒也計畫訪台服事,人人參與、及時走出去,是當前以色列事工的關鍵指標。

(作者為台北靈糧堂宣教植堂處以色列憐憫帳幕事工執行傳道)

相關文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
2025.02.18
《倍速推進的大能——禁食》書摘:給我一個禁食的好理由(不如給六個?)
禁食還有許多其他目的。我之所以選擇這六點,是因為它們將帶領我們學習聖經中的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多年來為我的禁食帶來 了目的。所以請拿出你的聖經,準備好刻意來尋求禁食吧。為了幫助您發現禁食的目的,我在此提出幾個有助於更深探究的問題:
2025.02.18
【台灣拿細耳人集訓見證】以神為中心,領受拿細耳人的呼召!part2
看拿細耳集訓見證part1 台東靈糧堂 社青/亭亭 「過往,我覺得有刺青看起來很酷,但根源其實是自卑感和錯誤的身份認同。」第一天聚會,李協聰牧師領受要為身上有刺青的人禱告,當下我很驚訝,卻也感受到天父要更深的醫治我,因為刺青帶來的羞愧。我參與在教會的兒童、青少年事工,曾有家長看見我的刺青,向牧者表達擔憂,覺得我會帶給兒童負面影響。也因此雖然我服事下一代,卻常會在意別人的眼光,然而,在聚會中的禱告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