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傳事工.與主同心

作者:文◎黃英豪 來源:期刊 - 2018靈糧季刊第四季 - 2018-10-22出版 類別:教會事工

刊登日期/ 2018.10.02

8月28~29日在靈糧山莊舉行的「靈糧網絡主任牧師退修會」,讓平日在各地辛苦服事的同工們,得此機會好好充電並彼此交流。

第二天上午,萬小運牧師主講較少被深入談論的專題:「認識教會佈道差傳事工」。萬牧師解釋:如今許多人對「宣教」的定義各有不同,因此他不用「宣教」,而用「差傳」。佈道與差傳是一體的,佈道與差傳是上帝藉教會恢復世界的行動,也是教會效法耶穌最具體的行動。他認為佈道與差傳並非「事工」,而是教會本質的呈現。

萬牧師引用約翰福音九章4節:「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他提醒眾牧者:白日將盡,我們做主的工不會一直都有好時機。就如啟示錄第六章的末世預言:不論是第一印白馬所預言的「戰爭」、第二印紅馬所預言的「沒有平安」、第三印灰馬所預言的「資源耗竭(糧食短缺)」、第四印黑馬所預言的「死亡威脅(生存困境)」、第五印「殉道者的數目滿足了」,每一個預言都正在應驗。還有全球的極端氣候已經成為常態,今後勢必成為宣教的阻力。

「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廿四14)既然如此,我們當知:除非教會藉著佈道與差傳,叫萬民都聽聞福音,否則主耶穌還不會來!

 

差傳事奉迎接主的再來

促使萬牧師盡心投入差傳事奉,是他49歲那年的某個特會中,有一位講員問會眾:「『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是指:我們周圍的人都信主?還是地上每一個民族都聽聞福音?」大家異口同聲地說:「當然是地上每一個民族都聽聞福音。」講員接著問:「你現在努力的事,跟耶穌再來有多少關係?」萬牧師當時坐立難安,他捫心自問:「我很努力,但是我的努力跟耶穌再來確實沒有太多關係。」他心中有很深的遺憾。

據統計,目前台灣派出的宣教士有600多位,平均2442人差派1位宣教士;整個靈糧大家庭有七萬多人,所派出的宣教士人數似乎遠低於平均值。聽得出萬牧師的用心良苦,他看見靈糧大家庭都很努力,他希望我們能避免這遺憾。

萬牧師不但引導眾牧者明白主的心意,也以多年的差傳實務經驗,分享具體可行的步驟,例如:小型教會如何從事差傳、差傳如何從禱告起步。最後,萬牧師說明了「差會」的角色:教會是「靜的架構」,差會是「動的架構」,教會+差會+宣教士=三股合成的繩子。

 

代禱事奉可擴張兄姊眼光

筆著所服事的蘭陽靈糧堂,多年來也持續在每個主日為一個未得之民禱告(現專為伊斯蘭世界禱告);願意更多學習代禱事奉的人,也每週有一天專心為列國代禱。幾年下來,不少弟兄姊妹都表示:他們本來對宣教或陌生的民族一點感覺也沒有,但是經過長期為宣教代禱,神就漸漸擴大他們的心,讓他們對未得之民的需要/困難/處境越來越能感同身受,甚至能感受到神對穆斯林的愛和憐憫。

如果沒有代禱事奉,基督徒可能信主10年、20年,仍然只顧念自己的事;可是一旦進入代禱事奉(尤其是為未得之民禱告),他的心就會被神擴大,就像同心圓向外擴展:我→我的家→我的教會→我的城市→我的國家→萬國萬民。於是漸漸能夠與主同心,擁有神的眼光和想法,有第一手的「啟示性看見」──知道在這末後的世代,神要藉著教會叫天國的福音傳遍天下。當教會裡形成這樣的氛圍時,推動差傳就像順水推舟了。

靈糧大家庭較少聽到這種「老派」的差傳信息,除了因為像萬牧師這樣夠資深、有教導恩賜、又有實務經驗的講員本來就為數不多,或許還有另一個原因:我們對於「非典型差傳」的興趣,遠多過「典型的差傳」。「非典差傳」指的是:與以色列連結、去聖地走禱、出國帶營會或作培訓、把幸福小組推廣到海外華人教會、關心各地受逼迫教會、在海外建立24/7敬拜禱告的殿……。這些工作在神眼中都極有價值、也都應該參與;不過若將大部份宣教經費和資源都投注其上,「傳福音給萬民聽」的工作就有可能被排擠、遲遲不會展開了。

願聖靈感動我們都捫心自問:「你現在努力的事,跟耶穌再來有多少關係?」願靈糧大家庭有越來越多力量和資源,被用於「典型的差傳」。

(作者為蘭陽靈糧堂主任牧師)

相關文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
2025.02.18
《倍速推進的大能——禁食》書摘:給我一個禁食的好理由(不如給六個?)
禁食還有許多其他目的。我之所以選擇這六點,是因為它們將帶領我們學習聖經中的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多年來為我的禁食帶來 了目的。所以請拿出你的聖經,準備好刻意來尋求禁食吧。為了幫助您發現禁食的目的,我在此提出幾個有助於更深探究的問題:
2025.02.18
【台灣拿細耳人集訓見證】以神為中心,領受拿細耳人的呼召!part2
看拿細耳集訓見證part1 台東靈糧堂 社青/亭亭 「過往,我覺得有刺青看起來很酷,但根源其實是自卑感和錯誤的身份認同。」第一天聚會,李協聰牧師領受要為身上有刺青的人禱告,當下我很驚訝,卻也感受到天父要更深的醫治我,因為刺青帶來的羞愧。我參與在教會的兒童、青少年事工,曾有家長看見我的刺青,向牧者表達擔憂,覺得我會帶給兒童負面影響。也因此雖然我服事下一代,卻常會在意別人的眼光,然而,在聚會中的禱告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