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傳事工.與主同心

作者:文◎黃英豪 來源:期刊 - 2018靈糧季刊第四季 - 2018-10-22出版 類別:教會事工

刊登日期/ 2018.10.02

8月28~29日在靈糧山莊舉行的「靈糧網絡主任牧師退修會」,讓平日在各地辛苦服事的同工們,得此機會好好充電並彼此交流。

第二天上午,萬小運牧師主講較少被深入談論的專題:「認識教會佈道差傳事工」。萬牧師解釋:如今許多人對「宣教」的定義各有不同,因此他不用「宣教」,而用「差傳」。佈道與差傳是一體的,佈道與差傳是上帝藉教會恢復世界的行動,也是教會效法耶穌最具體的行動。他認為佈道與差傳並非「事工」,而是教會本質的呈現。

萬牧師引用約翰福音九章4節:「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他提醒眾牧者:白日將盡,我們做主的工不會一直都有好時機。就如啟示錄第六章的末世預言:不論是第一印白馬所預言的「戰爭」、第二印紅馬所預言的「沒有平安」、第三印灰馬所預言的「資源耗竭(糧食短缺)」、第四印黑馬所預言的「死亡威脅(生存困境)」、第五印「殉道者的數目滿足了」,每一個預言都正在應驗。還有全球的極端氣候已經成為常態,今後勢必成為宣教的阻力。

「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廿四14)既然如此,我們當知:除非教會藉著佈道與差傳,叫萬民都聽聞福音,否則主耶穌還不會來!

 

差傳事奉迎接主的再來

促使萬牧師盡心投入差傳事奉,是他49歲那年的某個特會中,有一位講員問會眾:「『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是指:我們周圍的人都信主?還是地上每一個民族都聽聞福音?」大家異口同聲地說:「當然是地上每一個民族都聽聞福音。」講員接著問:「你現在努力的事,跟耶穌再來有多少關係?」萬牧師當時坐立難安,他捫心自問:「我很努力,但是我的努力跟耶穌再來確實沒有太多關係。」他心中有很深的遺憾。

據統計,目前台灣派出的宣教士有600多位,平均2442人差派1位宣教士;整個靈糧大家庭有七萬多人,所派出的宣教士人數似乎遠低於平均值。聽得出萬牧師的用心良苦,他看見靈糧大家庭都很努力,他希望我們能避免這遺憾。

萬牧師不但引導眾牧者明白主的心意,也以多年的差傳實務經驗,分享具體可行的步驟,例如:小型教會如何從事差傳、差傳如何從禱告起步。最後,萬牧師說明了「差會」的角色:教會是「靜的架構」,差會是「動的架構」,教會+差會+宣教士=三股合成的繩子。

 

代禱事奉可擴張兄姊眼光

筆著所服事的蘭陽靈糧堂,多年來也持續在每個主日為一個未得之民禱告(現專為伊斯蘭世界禱告);願意更多學習代禱事奉的人,也每週有一天專心為列國代禱。幾年下來,不少弟兄姊妹都表示:他們本來對宣教或陌生的民族一點感覺也沒有,但是經過長期為宣教代禱,神就漸漸擴大他們的心,讓他們對未得之民的需要/困難/處境越來越能感同身受,甚至能感受到神對穆斯林的愛和憐憫。

如果沒有代禱事奉,基督徒可能信主10年、20年,仍然只顧念自己的事;可是一旦進入代禱事奉(尤其是為未得之民禱告),他的心就會被神擴大,就像同心圓向外擴展:我→我的家→我的教會→我的城市→我的國家→萬國萬民。於是漸漸能夠與主同心,擁有神的眼光和想法,有第一手的「啟示性看見」──知道在這末後的世代,神要藉著教會叫天國的福音傳遍天下。當教會裡形成這樣的氛圍時,推動差傳就像順水推舟了。

靈糧大家庭較少聽到這種「老派」的差傳信息,除了因為像萬牧師這樣夠資深、有教導恩賜、又有實務經驗的講員本來就為數不多,或許還有另一個原因:我們對於「非典型差傳」的興趣,遠多過「典型的差傳」。「非典差傳」指的是:與以色列連結、去聖地走禱、出國帶營會或作培訓、把幸福小組推廣到海外華人教會、關心各地受逼迫教會、在海外建立24/7敬拜禱告的殿……。這些工作在神眼中都極有價值、也都應該參與;不過若將大部份宣教經費和資源都投注其上,「傳福音給萬民聽」的工作就有可能被排擠、遲遲不會展開了。

願聖靈感動我們都捫心自問:「你現在努力的事,跟耶穌再來有多少關係?」願靈糧大家庭有越來越多力量和資源,被用於「典型的差傳」。

(作者為蘭陽靈糧堂主任牧師)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