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報選文》帶出更美的人際與溝通關係

文 | 陳麗貞

刊登日期/ 2024.02.07

我觀察到自己平常與人的溝通:有時明明是善意的,為何對方如此不悅;有時我急著表達想法,卻忽略了對方的感受,所以他也聽不進我的意見;有時莫名其妙地溝通就卡住了。原來外面的言辭是表象,沒說出來的內心需要才是重點。

我覺得人實在很難懂!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卻是天天的,溝通真是一門值得花時間學習的學問。我希望我的溝通是能「反敗為勝」,使自己喜樂也使別人受益的「有效溝通」!

知道益人學苑開了《從「心」溝通練習曲》的課,也就是「非暴力溝通」的課,我決定在百忙中撥出時間來學習!

「非暴力溝通」有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第一要素:觀察事實而不是評論。第一招就讓我恍然大悟,為何我自認為出於善意的溝通,對方的回應會如此不友善。因為我的表達常帶著主觀的、過去印象的評論,而且有時這評論與目前所看到的事實有點差距呢!

第二要素:同理對方的感受,是與對方繼續連結很重要的環節。我是個重視時間效率的人,有時急著把想法說清楚,卻忽略了對方的感受,結果發現對方根本聽不進去我所說的,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感受被了解,在被了解的溝通中感受到被支持,那彼此的心就會更容易敞開。

第三要素:發現對方與自己內在真正的需要。經過老師的帶領、大小團體的操練、書本的表列,發現這一環才是情緒的起源點。若能抓到對方真正的需要,也能照顧到自己的需要,這溝通應該會出現令人感動的關係發展!

第四要素:提出善意的「請求」,也就是表達自己內心的需要,請對方能傾聽和理解,對結果保持開放。上了這課,我發現以前我溝通的模式好像都是「要求」而不是「請求」,難怪雙方都無法在善意中好好溝通!

我很感恩有上這一門課,剛發現有同學不是第一次來上這門課,心中有點疑惑:「為何還要再來上課?」現在我全都明白了!這一門課像一桌豐富的菜餚,除非你內化了,才會成為你生命的養分,帶出更美的人際與溝通關係。

最後一定要感謝逸雰老師,雖是線上的教學,老師的PPT重點清楚,還常找到很適合主題的影片,使我們一下子茅塞頓開!對我們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況瞭若指掌,線上課雖屬自主學習,但老師對學生狀況的同理與關愛令人感動!我最欽佩老師的問題解答,有一次我問她一個很無奈的問題,她的解答是:「溝通的目的是要與對方連結,是看重關係,而不是停留在事情的對錯。」這句話再一次打醒了我!

這門課雖然暫時告一段落,但在實際的應用上,我會常常想:「如果按『非暴力溝通』原則,我應該如何修正?」我發現以後溝通一定要放慢!要有耐心,要去反芻,這樣一定會慢慢進步!(作者為致福益人學苑學員)

致福益人學苑3~6月學習活動2/14(三)截止報名,詳情請上https:// gvcschool.breadoflife.taipei

相關文章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
2025.03.20
21天禁食禱告見證:回到與神的連結中,從新開始、美好事正在發生!
21天禁食禱告會將邁入第三週,在場場禱告會中,眾人領受聖靈的澆灌。來看三位弟兄姊妹的見證: 回到與神的連結中,更深認識神的話 台北靈糧堂成人牧區/邱彥彰 21天禁食禱告前的一個主日,周巽正牧師說,禁食最重要的核心是,回到與神親密的連結中,所以我以此為目標,開始每天一餐的禁食,並成功禁食了前三天。在第四天晚上,忍不住吃了東西。不過當晚,小組有例行每週一次的線上讀經,跟著教會進度一起讀創世記一到三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