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匈牙利相遇

作者|陳之嵐   整理|嚴文珮

刊登日期/ 2023.01.19

從去年2月開始,許多來自烏克蘭的難民逃至匈牙利,布達佩斯靈糧堂起身回應,成為接待難民的救助者。隨著戰事延續,服事內容也不斷調整,從殘補式救助工作,慢慢發展為較有體系、制度的培力工作。

當台灣的短宣隊,在去年陸陸續續前往支援時,距離俄烏戰爭開打已經過了4個月,烏克蘭人雖漸漸在匈牙利找到生活的節奏,但實際上,心頭上的負擔未曾減少。

婦女們一方面尋找穩定的方式,與留在國內備戰的丈夫、兒子、爸爸們聯繫,同時照顧身邊因著戰爭,心靈受創的小孩;另一方面,她們也必須在語言、環境、文化都備感陌生的情況下,獨立面對繁複的簽證流程,好使他們能長居布達佩斯。每一天,大人小孩都承受著排山倒海、層層疊疊的壓力與重擔,究竟短宣隊去到布達佩斯能夠做些什麼呢?

 

讓陪伴單純

布達佩斯靈糧堂的傳道Cinti與台灣短宣隊,為這些辛苦的媽媽們創造一個得以短暫喘息的時空。他們設計許多戶外活動、遊戲,陪伴烏克蘭的小朋友們。這些孩子經歷戰爭的衝擊,家園被毀、輾轉逃難,小小的靈魂在顛沛中無聲掙扎,我們能給的,就是單純的陪伴,在這些純粹的遊戲互動中,喚回他們的銀鈴笑聲。

 

笑容裡的堅強

媽媽們終於可以暫時放下照護孩子的責任,遠遠的觀看自己的孩子,重拾跑跳歡笑的能力;婦女們交流最新的戰況情報與生活資訊,彼此安慰鼓勵,與短宣隊員們分享過去在烏克蘭的家園照片,以及被迫逃難、一路流離的辛酸。在巨變下,她們臉上的笑容,代表著堅忍與勇敢的強大心志,令我們詫異、敬服,這是在衝擊中努力重建自己的心靈後,才得以看見的面容!這是母性的堅強。

 

不能缺少的父親角色

青少年族群也是短宣隊的關顧重點。他們正值尋找自我角色定位的人生階段,卻面臨與父親角色的分離,生活中也缺少成熟男性的榜樣;他們必須自立自強,同時面對家人分離、人生未知感、自我形象與價值建立的不確定等,我們發現弟兄在此處成為許多眼神炙熱追逐的焦點,這群青少年極需一位男性,堅定的告訴他們:「你做得到!你可以!」

 

愛中相遇

就在短宣隊要離開匈牙利前,有一個烏克蘭媽媽提議要烹煮她們國家經典的湯品-羅宋湯給大家嚐嚐,對她們而言,「為人煮飯」就是一種表達愛的方式。一起用餐的同時,另一位烏克蘭媽媽大聲宣告,有一天戰爭結束、和平到來,她將開放烏克蘭的家,邀請台灣短宣隊成為座上賓。這不是告別的餐會,而是帶著盼望的約定,期待那一天,在和平裡相遇。

今年2月中旬,短宣隊將重新整隊、再次出發,現今正積極的籌備訓練。我們盼望和平快快到來,在此之前,我們等候,觀看神的作為;我們啟行,跟隨神的腳步;我們變化,在神的帶領下彈性調整,願人在各樣景況中,都能發現:愛,永不失敗,一直都在。

(陳之嵐為宣教植堂處 IMission1匈牙利特派宣教士;嚴文珮為宣教植堂處 IMssion1團隊夥伴)

相關文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
2025.02.18
《倍速推進的大能——禁食》書摘:給我一個禁食的好理由(不如給六個?)
禁食還有許多其他目的。我之所以選擇這六點,是因為它們將帶領我們學習聖經中的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多年來為我的禁食帶來 了目的。所以請拿出你的聖經,準備好刻意來尋求禁食吧。為了幫助您發現禁食的目的,我在此提出幾個有助於更深探究的問題:
2025.02.18
【台灣拿細耳人集訓見證】以神為中心,領受拿細耳人的呼召!part2
看拿細耳集訓見證part1 台東靈糧堂 社青/亭亭 「過往,我覺得有刺青看起來很酷,但根源其實是自卑感和錯誤的身份認同。」第一天聚會,李協聰牧師領受要為身上有刺青的人禱告,當下我很驚訝,卻也感受到天父要更深的醫治我,因為刺青帶來的羞愧。我參與在教會的兒童、青少年事工,曾有家長看見我的刺青,向牧者表達擔憂,覺得我會帶給兒童負面影響。也因此雖然我服事下一代,卻常會在意別人的眼光,然而,在聚會中的禱告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