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禁食禱告見證》母女中間隔斷的牆被拆毀,關係得釋放!

文/感謝讚美小組 鄭貞怡 攝影/賴若函

刊登日期/ 2024.03.12

過去幾年間,教會曾經發起多次的禁食禱告;唯獨這次是70-80位外國代禱者,不約而同為台灣而來,還自費買機票,甚至不只一次前來,自己也很想加入這禱告浪潮,親眼見證歷史性的一刻。過往我參加過幾次的禁食禱告,已養成每日早晨神的話+精力湯+水煮蛋的生活習慣。所以,這次迅速轉換成「週間早晨但以理式禁食、週末早晨只喝水」的生活模式。

疫情解封後,我遲遲沒有參加實體主日崇拜(除了第四週的禱告服事);甚至是聖餐主日,久到我都忘了上次領餅杯是什麼時候?第一堂太早(家住桃園)、第二堂太多人、第三堂與小組時間重疊。各式各樣的理由,搪塞了回家的路。

捫心自問,起初單純愛神的心、渴慕之情去哪了?曾經為了趕參加第一堂崇拜,收了一張建國高架橋超速罰單,那種仍舊興奮的激動全然消失了嗎?主啊!我不想再被太多事淹沒而與你無分,「我要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我便不致搖動。」於是,我選擇加入21天的禁食禱告行列,與阿爸父同工,與眾聖徒一起經歷神。我渴望,藉著禁食禱告喚起昏沉沉的靈魂,回到起初單純的渴慕、回到起初燃燒的熱情、回到起初永恆的盟約。

今天主日崇拜後到女兒鈐那裡,幫她換下髒的床包、被單、毯子;母女倆一起去吃火鍋。鈐到台北租屋工作,已四年又3個月。她的個性,就像「出去好像不見一樣」,鮮少打電話聯絡。以前在高雄、台南讀書,錢不夠時會打電話回家;現在自己工作有收入,就更少連絡了。

我擔心她一個人在台北生活,有吃好?睡好?工作忙嗎?平常都做些什麼?以前問起,她總是不耐煩。想到聖經說,不要惹兒女的氣,我只好把所有的擔憂、思念都交託給神,默默的每日為她禱告。

但是,神奇的事在這次用餐期間發生了;她娓娓道來,平常都做些什麼、工作賺的錢都怎麼運用,包含所有我在禱告中擔心而沒問出口的事。再來,她還看見,教會的好處在於:改變了媽媽對她的態度。

女兒說,以前在外地求學時,我沒接到電話會急到神經緊張,奪命連環CALL,母女關係緊繃;超過一個月沒回桃園,我會催促她趕快回來;我的擔心焦慮、成為母女之間隔斷的牆;即便是近在咫尺,心卻如同東離西那麼遙遠!還提到我從小就偏心弟弟,她生病會被媽媽罵,弟弟就不會被罵,所以,生病時忍到不能忍才說。

聽到這裡,非常揪心,強忍住淚水,任憑在眼眶內打轉;哽咽地說,你講到我快哭了。我說對不起,媽媽對不起你!因為弟弟從小體弱多病,需要更多照顧。想當初一個人帶兩個孩子,職業婦女蠟燭兩頭燒,不好的情緒總是燒向懂事的鈐;主啊!來到你面前,深深對過去造成鈐的傷害,認罪悔改。願神親自撫慰她內心受傷的靈,醫治釋放我的寶貝女兒。哈利路亞!

之前我為母女關係禱告了許久,在這禁食禱告期間終於有所突破,讚美主!主打破了銅門、砍斷了鐵閂,拆毀了我和鈐中間隔斷的牆!禁食禱告為我帶來親子間關係的得勝與釋放,感謝主!

相關文章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
2025.03.20
21天禁食禱告見證:回到與神的連結中,從新開始、美好事正在發生!
21天禁食禱告會將邁入第三週,在場場禱告會中,眾人領受聖靈的澆灌。來看三位弟兄姊妹的見證: 回到與神的連結中,更深認識神的話 台北靈糧堂成人牧區/邱彥彰 21天禁食禱告前的一個主日,周巽正牧師說,禁食最重要的核心是,回到與神親密的連結中,所以我以此為目標,開始每天一餐的禁食,並成功禁食了前三天。在第四天晚上,忍不住吃了東西。不過當晚,小組有例行每週一次的線上讀經,跟著教會進度一起讀創世記一到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