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週年特刊】我從母堂學習的團隊事奉

文|周學仁牧師

刊登日期/ 2009.01.01

團契時代運動會拔河比賽

當我要開始任何事工,很自然地就會先想找同工建立團隊,因為周哥都是這樣做事工,我也自然就這樣學著做!

廿年前就讀中華神學院最後一年,我來到台北靈糧堂實習。畢業後隔年即至台北靈糧堂服事,當時正是團契及成人主日學鼎盛的巔峰時期。我及師母進入平均年齡比我們大十歲以上的活石團契當輔導。那年我廿九歲,已婚有女,就被指派至中壯年牧區,平均年齡卅三歲至五十五歲的活石團契當輔導。與其說我是團契的輔導,不如說是被他們輔導更實際。當時活石團契的主席是現任台北靈糧堂香柏牧區的區牧長史雲光牧師,那時他還是帶職弟兄,他對我這個在狀況外的小老弟諄諄善誘,殷殷教導,使我在摸索中漸漸適應。當時團契人才輩出,並且團隊事奉,有事大家一起來,雖然我這位輔導常在狀況外,但團契仍有聲有色地發展。

周學仁牧師(左四)與周神助牧師夫婦及分堂牧者合影

好不容易才坐穩位置,剛將靈泉團契由靈磐團契一手帶領出來才幾個月的現任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謝宏忠院長(當時他也是帶職弟兄),一家人領受神所賜全職呼召要赴美讀神學。「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我又糊裡糊塗地同時兼活石及靈泉兩團契的輔導,但因能力有限難以勝任。當時還是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神學生的黃英豪牧師夫婦(現任蘭陽靈糧堂主任牧師),奉命接手活石團契,我及師母才又專職靈泉團契輔導。
這個團契比活石團契年輕些,但平均年齡還是比我及師母大,又在一群師兄師姊的耐性愛心調教下,寬容我許多的錯誤,我才漸漸享受到牧養的事奉。當時團契在小組長以上設立家長作平信徒牧養領袖,現在母堂一線事工的陳淑媛牧師、中區的帶職區牧陳能哲、李錦絹伉儷都是靈泉團契家長。雖然缺少智慧又無經驗,但靠著強力活潑的領袖團隊,及人人事奉的教會文化,靈泉團契快速增長,因而必須分成A、B兩個團契。

團隊事奉 合一順服

後來團契轉型為小組教會重新整合,我奉命擔任中區區牧長,牧區大部份的弟兄姊妹我都不認識,經過明察暗訪後,我再次大開眼界,原來各團契有許多優秀愛主的領袖同工,都願順服教會轉型,同心合意地在小組教會的架構中「立即上工」,再創整個教會突破的契機!我再次感受到台北母堂在周哥(我們對周神助主任牧師的慣稱)的帶領下,團隊事奉。合一順服的理念,已成為我們屬靈體質中重要的DNA,同時是靈糧文化中珍貴的屬靈資產。

在母堂配搭學習九年後,我轉往基隆開拓,我發現周哥對建立團隊及人人事奉的理念及熱情已深烙在我心中。雖然他「有容乃大」的寬闊心胸,對我仍有些遙不可及,但建立團隊及人人事奉的理念已成為我的屬靈DNA。以前在母堂常能見到周哥,但周哥與我們許多弟兄們雷同,雖有熱情但比較靦腆,我們男性同工對他常是「深深愛你,遠遠跟隨」。等到我出來開拓教會,才發現原來周哥無形中已帶給我屬靈生命美好的影響。
當我要開始任何事工,很自然地就會先想找同工建立團隊,因為周哥都是這樣做事工,我也自然就這樣學著做!有人說靈糧堂的文化是打群架的文化,這樣的文化有兩個特色,一是靈糧堂是為作戰而存在,我們是基督的精兵,是耶和華大能的軍隊,我們為此而生而戰。二是為了確保勝利絕不單打獨鬥,從周哥身上我看見領袖不必一定是超人(Superman)或明星(Superstar);領袖是Superleader,是一個虛懷若谷,生命榜樣的屬靈導師,我非常感謝周哥為我們樹立美好的領袖典範!
很多教會只有傳道人事奉,這就好像只有全職同工在場上打球,會友就像看台上的觀眾,只負責鼓掌或噓聲;事奉似乎與大部分的人無關。但在靈糧堂好像「教會零失業,天國無待業」,人人對事奉都爭先恐後,全體總動員。走筆至此,我為母堂團隊事奉,人人事奉的美好傳承感謝神,恭賀母堂五十五週年慶生日快樂!恩上加恩!也藉此文感謝周哥美好的生命榜樣,「你很棒!謝謝你!我很欣賞你!」
(作者為基隆靈糧堂主任牧師)

相關文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
2025.02.18
《倍速推進的大能——禁食》書摘:給我一個禁食的好理由(不如給六個?)
禁食還有許多其他目的。我之所以選擇這六點,是因為它們將帶領我們學習聖經中的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多年來為我的禁食帶來 了目的。所以請拿出你的聖經,準備好刻意來尋求禁食吧。為了幫助您發現禁食的目的,我在此提出幾個有助於更深探究的問題:
2025.02.18
【台灣拿細耳人集訓見證】以神為中心,領受拿細耳人的呼召!part2
看拿細耳集訓見證part1 台東靈糧堂 社青/亭亭 「過往,我覺得有刺青看起來很酷,但根源其實是自卑感和錯誤的身份認同。」第一天聚會,李協聰牧師領受要為身上有刺青的人禱告,當下我很驚訝,卻也感受到天父要更深的醫治我,因為刺青帶來的羞愧。我參與在教會的兒童、青少年事工,曾有家長看見我的刺青,向牧者表達擔憂,覺得我會帶給兒童負面影響。也因此雖然我服事下一代,卻常會在意別人的眼光,然而,在聚會中的禱告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