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擴張、再擴張! ——國際事工部開展新會堂

文◎張儀貞

刊登日期/ 2018.02.04

人數的擴張

台北是一個國際化的城市,有不同國家到台灣工作的人、學中文的年輕人、也有黃皮膚的ABC。為了提供這些不同語言的族群適合的聚會場所,台北靈糧堂開展了國際事工。其中,國際事工部於2010年開始以英語族群為主要牧養對象(註1),後來也增加了中英雙語崇拜,讓他們當中習慣華語的家人可以一起來聚會。

2015年,原本在和平會堂的聚會空間已不敷所需,幾經尋找,有一位在東區經營夜店的弟兄,願意提供場地供聚會使用。「夜店就是教會」的新嘗試頗為大膽,卻明顯受到這些英語族群的喜愛,2016年搬進夜店後,每星期兩堂的聚會總是充滿了熱情敬拜的年輕人,聚會人數很快地突破了六百人。

場地的擴張

雖然聚會人數不斷地成長,但成員家中的長輩和孩子們卻較難在夜店裡聚會,因此國際事工部嚐試不同的方法,希望他們能繼續來聚會。2016年底,在與教會商議之後,決定以「One Family Many Homes(一個牧區兩個崇拜地點)」的方式,除了位於忠孝東路的夜店崇拜地點,也另提供一個適合家庭的聚會場地。

為了這個需要,牧區重回原來和平會堂的會址,並在教會事工管理處的協助下,重新裝修為一個新的聚會點和辦公室,可容納180人的會堂和5間教室。

裝修後稱為「復興會堂(簡稱FX)」(註2)的場地,對國際事工部而言,是一個很大的祝福。過去沒有固定的場地,無法進行許多的裝備課程,如今有了固定的會堂,牧者現在可以做長程和系列教導的規劃,並可發展家庭事工和兒童事工。當然,新的會堂也考驗著服事同工的能力,除了講員必須主日趕三場外,服事的同工增加,帶動許多人投入教會的服事。

過去在夜店預備受洗池較為困難,所以在夜店聚會時,每隔六週才能有一次洗禮。現在有了自己的會堂,「我們計劃每週都可以辦浸禮!」國際事工部的Peter萬力豪牧師興奮地說。

培訓的擴張

新會堂已於2017年10月啟用,對國際事工部而言,能夠擁有自己的會堂、教室和辦公室,也代表著牧區一個新的里程,不論是事工或人才的培育,都可以付諸實現。「我們現在開始的Growth Track,就是一個訓練領袖的計劃,需要每週六來上課,這是我們新場地目前最重要的計劃之一。」Peter牧師特別感受培養人才的迫切性,他頗感觸地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廿年前,若是沒有,就是現在要種!眼看來到教會的人越來越多,培植領袖已刻不容緩。今年我們有了FX,相信是神的帶領和預備。」

「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天使飛在空中,有永遠的福音要傳給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國、各族、各方、各民。」(啟十四6)這些年,國際事工部在牧養與培訓事工的擴張,讓我們看到各國、各族、各方、各民也可以近在我們的周圍。這群暫居在台灣,不習慣使用華語的族群,好像已經游到家門口的魚兒。讓我們張大福音的網,為主得更多的人!

註1:國際事工部原為英語牧區,現隸屬國際事工中心,已漸成為跨文化宣教的主力。
註2:國際事工部復興會堂地址: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263號B1。

相關文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
2025.02.18
《倍速推進的大能——禁食》書摘:給我一個禁食的好理由(不如給六個?)
禁食還有許多其他目的。我之所以選擇這六點,是因為它們將帶領我們學習聖經中的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多年來為我的禁食帶來 了目的。所以請拿出你的聖經,準備好刻意來尋求禁食吧。為了幫助您發現禁食的目的,我在此提出幾個有助於更深探究的問題:
2025.02.18
【台灣拿細耳人集訓見證】以神為中心,領受拿細耳人的呼召!part2
看拿細耳集訓見證part1 台東靈糧堂 社青/亭亭 「過往,我覺得有刺青看起來很酷,但根源其實是自卑感和錯誤的身份認同。」第一天聚會,李協聰牧師領受要為身上有刺青的人禱告,當下我很驚訝,卻也感受到天父要更深的醫治我,因為刺青帶來的羞愧。我參與在教會的兒童、青少年事工,曾有家長看見我的刺青,向牧者表達擔憂,覺得我會帶給兒童負面影響。也因此雖然我服事下一代,卻常會在意別人的眼光,然而,在聚會中的禱告服...